天天看點

萬山區黃道鄉:山河舊貌換新顔 砥砺奮進振興路

作者:天眼新聞

4月的黃道侗鄉,目之所及是動人圖景,路之所至是通衢廣陌。穿行在黃道鄉的綠水青山間,一條條公路蜿蜒向前、一棟棟新居整潔雅緻、一個個富民産業拔地而起、一張張笑臉幸福洋溢,村民群衆朝氣蓬勃、昂首闊步走在鄉村振興康莊大道上。

近年來,黃道鄉牢記囑托、感恩思進、感恩奮進,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首要任務,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以“強村富民”為載體、全力促進脫貧群衆增收,以特色小寨為抓手、全面推進和美鄉村建設,讓脫貧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成為現實。

萬山區黃道鄉:山河舊貌換新顔 砥砺奮進振興路

守底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黃道鄉地處貴州省東部的武陵山區,綿延的山脈為該鄉帶來豐富自然資源的同時,也禁锢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據統計,在2014年之前,全鄉有建檔立卡貧困對象948戶3324人,貧困村6個,綜合貧困發生率達20.99%。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全鄉幹群齊心協力、盡銳出戰,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闖勁,砥砺奮進打赢攻堅戰、攻堅克難啃下硬骨頭。截至2019年底,全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清零”,貧困村全部達到退出标準,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0%。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脫貧摘帽後,黃道鄉迎難而上、接續奮鬥,把防止返貧監測幫扶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重中之重。

萬山區黃道鄉:山河舊貌換新顔 砥砺奮進振興路

“最近身體怎麼樣啊?生活中還有哪些困難和問題?”走進田坪村魚形組劉遠良家中,田坪村黨支部書記劉凡像往常一樣,和劉遠良拉起了家常。

“現在身體恢複得非常不錯,再過一段時間就能痊愈了,感謝政府的各項政策幫扶,幫助我們解決家庭實際困難,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哩。”看到村幹部來,劉遠良高興不已。身患鼻咽癌的他,需要長期就醫治療,家中生計靠妻子外出務工維持。作為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且家中還有2個上大學的孩子,昂貴的醫藥費和沉重的經濟壓力對劉遠良無疑是雪上加霜。

“2022年,根據鄉幹部走訪回報的線索,了解到劉遠良家的情況後,我們及時上報,通過召開村組民主評議會研判後,第一時間将其納入監測幫扶,幫助劉遠良申請了國家防貧預警專項資金,為其剛考入大學的女兒申請了助學基金,并号召社會企業家向其資助。”劉凡說道。

動态監測、精準幫扶是黃道鄉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重要舉措。堅持早發現、早幹預、早幫扶,狠抓防止返貧動态監測和幫扶,大力推進重點人群監測幫扶專項行動,嚴把識别納入關、幹部幫扶關、風險消除關,及時發現存在返貧緻貧風險點的農戶,全鄉累計認定監測對象50戶140人,共消除風險35戶108人,占比77.1%,做到應納盡納、應幫盡幫、應消盡消,并有效防止“體外循環”,確定鄉村振興路上不讓一戶掉隊。

抓發展,增強鄉村内生發展動力

時下,在黃道鄉丹陽村李家園等地,2000餘畝香柚花相繼綻放,潔白似雪、清香撲鼻;

在百彙園蔬菜大棚基地,蕃茄、辣椒等蔬菜長勢喜人,每年可帶動群衆就業增收近2萬元;

在老頂沙生豬養殖基地,村“兩委”成員和鄉農業服務中心的從業人員正指揮着溫氏集團的運輸員将477頭生豬分批裝車出欄,運往外地;

在長坳村畜禽糞污集中進行中心,運輸車裝載着肥料正來回工作……

一幅幅産業興旺的圖景在黃道大地漸次展開。

萬山區黃道鄉:山河舊貌換新顔 砥砺奮進振興路

産業振興,是幫助農民群衆實作穩崗就業促增收的關鍵“法寶”。近年來,黃道鄉在探索群衆增收緻富的新路子上從未停止腳步。黃道鄉以“兩強兩富”為目标,大力發展生态香柚、生态蔬菜、生态生豬産業,推動實作強基層組織、強集體經濟、富農民“口袋”、富農民“腦袋”。

據悉,截至2023年底,全鄉共有10個村實作“村社合一”,村級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均在15萬元以上,其中50萬元以上的7個,占70%。

在黃道鄉人口不到千人的長坳村,因荒山多、缺少合适的産業,曾是集體經濟幾乎為零的“空殼村”,也是名副其實的二類貧困村。

2019年過後,長坳村抓住全鄉大力發展香柚種植這一契機,通過村企聯建壯大集體經濟,并采取“黨建+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先後種植香柚2000餘畝,讓群衆每年獲得18萬元土地流轉金,同時還能獲得60萬元的“薪金”。

香柚産業的發展讓群衆緻富增收,森林的覆寫率也提高到70%以上。在幹群不斷努力下,2023年該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5.7萬元。

萬山區黃道鄉:山河舊貌換新顔 砥砺奮進振興路

“一直以來,黃道鄉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圍繞‘兩強兩富’目标,不斷提升基層組織的引領力,增強産業發展的‘造血力’,激發鄉村發展的新活力,促進生态香柚、生豬等特色産業發展,為實作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黃道鄉黨委副書記、政府鄉長袁淵說。

黃道鄉力坳村,提起黨員羅仁長,村裡人都紛紛豎起大拇指說:“這個年輕人很棒!”

2017年,對家鄉懷有深厚感情的羅仁長,積極響應鄉裡動員年輕人回鄉創業的号召,回鄉創業。羅仁長投入800萬元在力坳村竹山沖建立了雲飛牧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也力坳村第一個助農産業。

“我們村沒有什麼産業。羅仁長回來後帶着大家養豬掙錢,年底還有分紅,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村支書劉洪芹感慨道。

萬山區黃道鄉:山河舊貌換新顔 砥砺奮進振興路

羅仁長的雲飛牧業生豬飼養基地坐落在竹山沖四方田山上,這裡山青水綠,遠離村民生活區,視野開闊,空氣流動性強,占地12畝,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年出欄生豬可達7000頭。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羅仁長說道。他将公司生産出來的小豬按成本發放給有勞動能力、有意願養豬的群衆,并提供技術指導、飼料和銷售管道。通過這種“散戶帶動”模式,讓群衆參與進來,發展壯大生豬飼養産業,帶動村民緻富。

種植作物有收入、土地流轉有租金、入園務工有工資、合作社入股有分紅……在黃道鄉,群衆“足不出村”,在家門口就能端穩“就業碗”、實作“緻富夢”。

促振興,因地制宜建立和美鄉村

鄉村振興,不僅要實作農民富,還要帶動農業強、農村美。

在貴州百彙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蔬菜大棚内,數個可移動育苗床整齊排開,一排排育苗盤擺放整齊,種植的辣椒苗長勢喜人。企業的負責人唐浩輕輕按下按鍵,大棚裡的自動噴淋系統便開始運轉起來,細密的水珠從噴頭均勻地噴灑出來。

萬山區黃道鄉:山河舊貌換新顔 砥砺奮進振興路

今年年初,為了擴大種植規模,提升蔬菜品質,貴州百彙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搭建了自動育苗大棚,棚内安裝了移動苗床、育苗大棚溫控系統、苗床自動化噴淋系統等裝置。

“以前給菜苗澆水至少需要20到30個勞工,安裝了自動灌溉裝置以後,一個人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澆水工作,大大節約了我們的人工成本。”該公司負責人唐浩介紹到。

良好的人居環境,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一直以來,黃道鄉紮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着力提升人居環境品質,讓農村成為幸福美好家園。

每年春天,走進黃道鄉田坪村,一棟棟農家小院錯落有緻,白牆黛瓦,天上藍天白雲,地下油菜花鮮豔奪目,路在花中,人在景中,宛如一幅幅畫卷鋪展,扮靓了美麗鄉村。

萬山區黃道鄉:山河舊貌換新顔 砥砺奮進振興路

看到寬敞的道路,齊全的配套設施,美麗的屋舍,讓村民劉洪岸深有感觸道:“這幾年村子變化很大,村容村貌美了,村民日子富了,得益于鄉村産業振興帶的帶動發展,時常有遊客來拍照、遊玩,真是熱鬧了不少。”

田坪村的變化隻是黃道鄉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2023年7月以來,黃道鄉以建設“四在農家·和美鄉村”特色小寨為抓手,聚焦建設一批特色小寨目标,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充分考慮各村具體差異、資源禀賦各具特色等情況,,有序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切實讓農村增“顔值”、提“氣質”、升“品質”。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黃道鄉始終堅持把始終把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提升農村生活條件的重要抓手,加快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補齊短闆弱項,全力改善提升群衆生活品質,創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間。

2023年,全鄉完成公路提級改造9.5公裡,新鋪設水管30000餘米,建成農村衛生戶廁435座,增設垃圾集中收集點88個;行政村污水治理率、收集處理率均達100%;鄉屬四所學校全部規範達标,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從“衣食住行”到“教育醫療”,一組組資料的背後,凝聚着全鄉幹部群衆的辛勤付出,凸顯着人民群衆生活發生的可喜變化。

萬山區黃道鄉:山河舊貌換新顔 砥砺奮進振興路

所有的抵達,都意味着新的出發;所有的奮鬥,都揭示着新的願景。如今,黔東侗鄉的大地上生機盎然、風景正好,黃道鄉正以昂揚的姿态,向着新的奮鬥目标不斷進發,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道路上闊步前行、不勝不還。

通訊員 陳國榮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阙成岱

編輯 葛永智

二審 楊聰

三審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