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尋東亞生态農業延續的秘笈——讀《四千年農夫--中國、北韓和日本的永久性農業》

作者:文彙
探尋東亞生态農業延續的秘笈——讀《四千年農夫--中國、北韓和日本的永久性農業》

耕地是農業生産活動的空間載體,耕作是人類文明演進的主要标志和重要根基。在農業被石油鎖困遭工業馴化的當下,在農業生态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實作農業生産的可持續發展,確定中國人端牢端穩中國飯碗,顯得非常重要和異常緊迫,這一方面需要國人加緊探索研發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另一方面需要我們系統追溯和詳盡鈎沉中國悠久厚重的農耕曆史,竭力從古代農業文明中汲取智慧與吸納經驗。美國土壤實體學之父富蘭克林·H·金教授對東亞農業耕作進行了細緻考察,對處于同一緯度的中國、日本和美國鄉村生産形态進行了對比性研究,在考察和研究基礎上撰寫的《四千年農夫——中國、北韓和日本的永續農業》,是一部“急切地希望了解在人口稠密的東亞三國,農夫是如何用有限的土壤生産出足夠的糧食的”的探尋揭橥之作,也是一部追溯和緻敬東亞生态農業文明的經典之作。

富蘭克林·H·金博士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農業實體學教授(以下簡稱金教授),曾經擔任美國農業部土壤局局長,先後出版了《土地》《灌溉與排水》《農業實體學》等享譽世界的農學著作,在20世紀初的世界農學界享有較高的學術聲望。為了“了解經過兩千年或三千年甚或也許四千年之久的今天,怎麼使得土壤生産出足夠的糧食來養活這三個國家稠密的人口成為可能,”金教授來到中國、日本和北韓進行為期4個月零20天的農業考察,返美後根據在東亞三國的所見所聞所感,傾心撰寫了《四千年農夫》一書。該書在美國甫一出版就引發了歐美農業界的震動與嘩然,“甚至于20世紀50年代成為美國有機農業運動的聖經。”

農耕是人類文明遞嬗與遷變的前奏和序曲,農耕文化在中國乃至在整個東亞繁複浩大、久遠深博,然而至今無論是曆史學家抑或社會學家還是農學家,均未完整精确地抉發和提煉出東亞農業耕作的基本模式和主要經驗。金教授在《四千年農夫》一書序言中所說,我們早就渴望跟中國和日本的農民見面,用自己的腳走進他們的田園,親眼察看世界上最古老的農民們所采用的方法、器具和習慣等。金教授是一個具有鮮明問題意識的專家,在開篇就提出了貫穿全書的诘問:“擁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東亞,是如何在兩三千年漫長的歲月裡,用有限的土地養活了這龐大的人口,這樣不可思議的文明是如何保持自身的土地資源不被消耗殆盡的”,通過實地考察、現場咨詢和自身思考,他認為農耕的首要條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而遠東的漢民族早已遇到此類問題,而且已經找到了解決此類問題的路徑,這是西方向東方學習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态環境的第一課。

在書中,金教授運用大量執行個體和衆多資料,對東西方農耕方式做了比較和分析,認為美國在不到百年時間内就耗盡了土壤的地力,而中國農耕曆經四千多年的演化,土壤依舊肥沃如初,且養活了數倍于美國的人口,根本原因在于東方農耕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生态化耕作,金教授耳聞目睹了東亞可持續農耕模式的實踐運作,親眼見證了東亞土壤保持四千年活力的曆史秘訣,“震驚于他們土地的高産,也驚愕于這些農民提供了如此有效率的勞動卻樂意接受極少的報酬”,作者還欣喜而興奮地預測:“假如能向世界全面、準确地解釋僅僅依靠中國、北韓和日本的農産品,就能養活如此多的人口的原因,那麼農業便可當之無愧地成為最具發展意義、教育意義和社會意義的産業。”

探尋東亞生态農業延續的秘笈——讀《四千年農夫--中國、北韓和日本的永久性農業》

閱讀此書可以使人們深度思考土地與農民的關系,在東亞傳統農耕機制裡,農民是農業發展的關鍵要素與核心所在,農民深深地依賴土地,農業發展在農民助推下形成一個閉合的循環;而西方現代農業則是用機器、化肥、農藥取代了農民的主體地位,農民在農業生産活動中被剝離出去,農業正常循環的平衡秩序被打破,這種農業生産方式在創制大量農産品的同時,也使生産要素被大量丢棄和浪費。金教授不僅是一位造詣深湛的土壤學大師,更是一位純正的環保主義者和堅決的生态主義者。他在《四千年農夫》中明确指出西方現代農業的種種病症與諸多弊端,洞察并預言隻有從東方生态農業文明中汲取寶貴經驗,才能維系西方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金教授的生态農業觀念,不僅拓展豐富了近代歐美的農業科學譜系,而且從東方農耕模式中撷取了“可持續”“永續”等農業生産理念,這種節約資源、循環利用、精耕細作、變有限為無限的耕作方式,可謂是西方農學界罕見的空谷足音。

《四千年農夫》既是一部建立在田野考察基礎上的農學專著,也是一部叙論結合、以叙為主的農業考察遊記。金教授在書中詳細陳述了關于東亞農業生産規模、成本、産量和利潤的一些案例和衆多數值,複盤和還原了20世紀初期東亞農民的生産場景和生活圖景,以此闡發精耕細作是東亞農耕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模式。我們知道,中國農民幾千年來發明和沿用的“精耕細作+種養兼業”的生産經營方式:一方面農民在有效土地上密集地投入勞動力、種子、有機肥等生産要素,不斷提高機關面積産量,并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資源,中國自耕農不僅極盡所能地利用空間資源從事農業生産,而且對時間的利用也趨于極緻——農民錯時安排農事以充分利用時間,通過複種、套種、輪作等方式争取在一季中多多收獲農作物;另一方面東方農民通過飼養豬、牛、羊、雞等家畜家禽以發展家庭副業,尤其是在南方一些人稠地窄的地區,人們将養蠶結絲、紡紗織布、種植茶葉等手工業作為耕種業的重要補充。

《四千年農夫》提到農作物“物盡其用”,這可以從水稻的深度加工與綜合利用上得出合了解釋——水稻既是中國南方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又是蓋房建棚的必要建築材料;不僅可以用來制作草席、草袋等生活用品,還可以編織成裝飾品用來銷售;除此之外,農民還将稻草鋪在稻田裡,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能起到保溫、漚肥的作用;稻田還可以用于養鴨養魚,實作種養疊加、一田兩用,正因如此,中國南方稻作的生産方式是循環的、可持續的,達到了世界古代農業農藝的高峰,這種農—漁(禽)—農緊密結合的農業生态系統,是中國江南水鄉農民在土地利用方面的一大創造,也是大陸建立合理的人工生态農業的開端,農民不斷向耕地索取又不斷地反哺耕地,東亞生态農業延續四千年之久由此可見一斑。

金教授通過近距離觀察與深入思考,發現了中國生态農業綿延不斷、生生不息的秘笈,即中國農民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秉持人地和諧、人地一體的系統生态理念,正如費孝通先生在評論《四千年農夫》時所說:“他(金教授)是從土地為基礎描寫中國文化,他認為中國人像是整個生态平衡裡的一環,這個循環就是人和土的循環。”正是在《四千年農夫》的啟發與影響下,費孝通得出了中國傳統社會是鄉土社會的著名論斷。

探尋東亞生态農業延續的秘笈——讀《四千年農夫--中國、北韓和日本的永久性農業》

有機農業是金教授在《四千年農夫》一書中發明的一個重要概念,也是這部劃時代著作對當代世界農業發展的一大貢獻。按照金教授的解釋,有機農業是指在生産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是采用有機肥以滿足農作物生長需求的種植業,或采用有機飼料來滿足畜禽生長需求的養殖業。就實踐運作而言,近代有機農業是從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興起的,有機農業走過了工業化的曲折坎坷之路,原因在于西方發達國家既對天然有機食品寄予關切和希望,卻又在資本邏輯的驅動下無限度地追逐“石油農業”。但西方人一度津津樂道的有機農業,恰恰是借鑒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和發明,這一點就連國内衆多學者都知之甚少。

早在上個世紀初期,金教授在《四千年農夫》中寫道:“中國傳統農業長盛不衰的秘密在于中國農民的勤勞、智慧和節儉,在于利用時間和空間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并以人畜糞便和一切廢棄物、塘泥等還田培養地力,”該書以大量例證揭示了有機農業緣起于東方、根植于中國傳統農耕的曆史事實。從當下情況來看,20世紀90年代以降,全球有機農業步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階段,業已成為一項世界性的經濟運動,一些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紛紛頒布相關法律和制度,以佑護和推動有機農業的發展與興盛。曆史有時顯得很滑稽,偶或作弄和戲耍國人。丢掉先進農耕理念和優秀耕作傳統的中國,在改革開放後不得不以歐美為師、步西方後塵,于2005年4月出台了有機農産品國家标準,而在這個标準釋出之際,國内許多從事有機農業研究的專家學者和一些有機産品評估組織、認證機構,依然認為有機農業肇始于西方,将西方視作有機農業的策源地和大學營,殊不知有機農業的原發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農耕,中國才是有機農業的真正思想源頭和精神母體,這在《四千年農夫》中得到詳盡說明和充分诠釋。

關于有機農業的生産模式和自然狀态,金教授在《四千年農夫》中做了形象描摹和生動表述:100多年前的中國人,對耕地不施加任何土地之外的其它資源,唯竭盡全力地不間斷投入的就是自身的勞動力,書中談及古代農民種地所施的肥料,完全是畜禽糞便和人類的排洩物,這些穢物經過發酵和曬幹後投放到農田裡,使農田的地力得以增加,對于這些糞肥的開發利用,作者在書中寫道:“那時中國城市的下水道是非常狹窄的,在大大小小城市的每日清晨,總有很多郊區農民趕着驢車或牛車進入城市,将下水道中的糞便運送到田地中,不僅為農作物良好生長培植了地力。而且美化了城市生态環境,”這也許就是有機農業最樸素最原初的樣态。另外,金教授在書中不同章節列舉了家畜家禽糞尿、草木落葉、莊稼稭稈等二十幾種有機肥,這些有機肥被農民年複一年的收集、加工和利用,不僅給農作物補充了植物營養素,而且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能,增進了土壤的肥沃度,正如書中所寫:“中國社會,發展出了一種精巧而複雜的模式,解決了高密度人口和稀缺資源之間的沖突,最終實作了可持續增長。”從這個意義上講,金教授不僅是有機農業的發現者和先驅者,而且是生态農業和循環農業的奠基者和開創者,他在《四千年農夫》中所表達的農學思想,的确具有濃厚的有機論色彩和生态學意蘊,換言之,《四千年農夫》不僅僅是一部關于東亞農業生産的學術著作,也是一本西方農業專家向東方生态農業的緻敬之作,該書于20世紀中葉在西方學術界引起極大轟動,成為指導歐美有機農業運動的寶典與聖經。

探尋東亞生态農業延續的秘笈——讀《四千年農夫--中國、北韓和日本的永久性農業》

時至今日,西方“有機農業”“生态農業”的實踐者們依舊在金教授百年前考察東亞農業的這本著作中尋找着靈感和啟示。近代以來有機農業在西方和東方均面臨着日趨嚴重的問題,如前所述,農業工業化、農業石油化正不斷加劇,由農業污染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愈益凸顯,尤其是脫胎于石化産業的化肥農藥的大面積大劑量施用,造成了土壤的闆結、酸化、鹽漬化,土壤健康正在弱化和退化,農業生産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有機農業難以實作可持續發展。吊詭的是,就在美國農業專家不辭辛勞地認真梳理和周緻總結中國古老的有機農業生産模式之時,就在《四千年農夫》中的理論觀點正在少數西方國家演變成實踐效能之際,進入現代社會的中國卻自覺地抛棄了先民創造的有機農業生産理念,疏遠了與土地的天然情誼,開始運用工業化手段改變甚至颠覆傳統耕作方式:機械化種植、化肥化催産、農藥化增量,中國農民的生産生活發生了異化和畸變,更為可怕的是,大量雨水将殘存的農藥帶到江河水庫甚至滲入地下,對生活飲用水構成較大污染,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加之被化學品毒化的糧食、蔬菜和禽蛋越來越多,人們患病的幾率大幅攀升,這種農業生産方式與中國傳統農耕模式是完全背離的。

資料表明,當下中國是一個污染大國,但很少有人知道,農業是中國污染最大的産業,國人常常引以為榮地說中國用世界上7%的耕地和6.4%的水資源養活了22%的人口,但大陸卻為此使用了世界上35%的化肥和40%的農藥,在增加糧食和蔬菜産量的同時,付出了極為沉重的環境成本和生态代價。有鑒于此,現在重新強調《四千年農夫》所提出的有機農業,有着強烈的現實意義。如果将時下語境裡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作為“永久農業”或“持續農業”的主要評判标準,那麼鄉土文化則是支撐這一标準的最高文明形态,也就是說,“永久農業”或“持續農業”在鄉土文化中不隻是一種農耕方式,更是一種塑造和固化農民生存狀态的生活方式。解讀《四千年農夫》一書,會感到東亞農耕曆史猶如一幅清幽古樸的山水畫在讀者面前打開,這片神奇土地上的先民以勤笃和睿智,建構着契合自然法度和呼應四季農事的農耕哲學,正是這種薪火相傳、耕讀接續的農耕哲學和農業文化,孕育和滋養了以“永久農業”、“持續農業”為核心與根本的東亞農業文明。

或許也會有論者認為這是金教授彼時對東亞農民生存狀态的一種浪漫化狀繪,但在農耕文明經久綿延的曆史背景下,這種生存狀态無疑就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隻要親近和善待土地,人們無論是出于主動還是處于被動,都會更加趨近四季的輪回和自然的交替,按照金教授的了解,東亞農民生命過程中包含了豐富的實體、化學和心理反應,而時間是這些反應的函數,依此推斷東亞農民是天生的勤奮的生物學家,他們總是能夠根據農時安排自己的農事,以保證收益的最大化,進而促成中國農耕經濟的整體繁榮。中國作為一個擁有四千年多年曆史的農業大國,給今人存留下豐厚殷實璀璨的農業文化遺産,但在現代工業文明的蠶食鲸吞下,農耕文明的價值和功能正在被無情解構和殘忍吞噬,傳統農耕模式正在被肆意颠覆和蓄意毀棄,這就迫使當下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的過往,而《四千年農夫》是我們審視過往的重要參照,該書既是一部追溯和解析東亞農耕的學術著作,也是一個傳布和播撒東亞優秀農耕文化的人文載體。

探尋東亞生态農業延續的秘笈——讀《四千年農夫--中國、北韓和日本的永久性農業》

《四千年農夫》是一部圖文并茂、以叙代論的具有很強可讀性的著述,讀者将從一種輕松視角和舒緩節奏展開閱讀,并跟着作者的視點逐一進行探尋與審度。該書以十七個章節展現了一位西方農業專家對東方農耕社會的觀察、認知與思考,帶領當下讀者一同去了解一個世紀前中國、北韓和日本的鄉村世界,其中有十二個章節記述了從無錫到上海、從廣東西江到山東青島、從齊魯大地到天津沿海、從京畿之地到東北長春的考察内容和感受體會,還不吝筆墨地介紹了水利設施和有機農肥等與耕作生産直接相關的農學知識,并且以較大篇幅記載了間種、套種等精耕細作方式,展現出作者對東亞農耕模式的期許和贊賞。盡管由于工業文明割斷和肢解了東亞的耕作模式,金教授倡導的永續農業、有機農業在中國也沒有始終得到沿襲赓傳,但蘊含在中華民族千百年農業文明中的智慧和經驗,還是值得弘曆和光大的,畢竟中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農業大國,農業智慧和農耕經驗對于中國農民和整個國家,都是值得珍存的無價之寶。

《四千年農夫》讓中外讀者見識了中華民族在農業耕作方面的高超智慧和卓越貢獻,也讓讀者看到了百年前歐美和當代中國農業的各種弊端和諸多病竈,通過兩相參照與比對,我們應當堅定傳統農業文明的自覺和自信,應當把先民創造的傳統農耕文明的精華傳承下去,把積累的豐富農耕經驗與現代科學技術有機結合起來,為世界現代農業發展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作者系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