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B17轟炸機,九死一生的反人類炮塔,一度成為成為寡婦制造機

作者:東莞老周

談到二戰死亡率最高的兵種,不是陸軍部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轟炸機部隊首當其沖,特别是美國陸航的B-17重型轟炸機的炮塔機槍手,更是以九死一生聞名。美軍B-17轟炸機是二戰主力重型轟炸機,具有較遠的航程,和數噸的載彈量,但是損失卻不少。

二戰B17轟炸機,九死一生的反人類炮塔,一度成為成為寡婦制造機

把時間調回到1943年,中途島和瓜島戰役的勝利,使喘過氣的美國終于可以有餘力,在歐洲地區大規模部署重型轟炸機部隊。當時,更先進的B-29戰略轟炸機還未投入量産,美國陸航重型轟炸機部隊的主要裝備,還是B-17空中堡壘和B-24解放者。而B-17重型轟炸機,由于服役時間早,使用經驗相對成熟,在對德戰略轟炸中,往往身先士卒,但糟糕的設計,德軍強大的火力,也讓美國付出了巨大傷亡。

二戰B17轟炸機,九死一生的反人類炮塔,一度成為成為寡婦制造機

這就要說到B-17的空中堡壘綽号,B-17重型轟炸機采取4發動機布局,極端情況下即便3台發動機失效,B-17也能飛回基地。同時,該機長22米,寬31米,最大起飛重量接近30噸,擁有十分堅固的機體,能夠攜帶8噸炸彈,且機身巨大總體抗打擊能力極強。

二戰B17轟炸機,九死一生的反人類炮塔,一度成為成為寡婦制造機

即便機體被打到千瘡百孔,也不會出現機身斷裂現象,再配上機身上密布的機槍炮塔,B-17空中堡壘的綽号,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然而,B-17也有一個要命的缺陷,就是機槍炮塔的設計,B-17的前後上下都有12.7毫米的自衛機槍塔,用來攔截來襲的軸心國戰鬥機。數十門機槍讓B-17成為了難啃的刺猬,但代價也很慘重。

二戰B17轟炸機,九死一生的反人類炮塔,一度成為成為寡婦制造機

首先就是堪稱人形反應裝甲的機尾的炮塔,機尾炮塔設計的初衷,是為了幹擾從後方襲擊的德軍戰機。然而,在實際空戰中,面對裝備2門13毫米重機槍,4門20毫米機炮的德軍FW-190戰鬥機,隻有2門12.7毫米的機尾炮塔手,往往還在校正彈道時,就被德軍20毫米炮一個照面打成肉醬。

二戰B17轟炸機,九死一生的反人類炮塔,一度成為成為寡婦制造機

許多受傷傳回的B-17重型轟炸機,都出現了機尾炮塔連着尾翼,一起被打碎的情況。以至于在後來的B-24重型轟炸機上,美國重點加強了機尾防護。然而,在缺乏空優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這些措施對機尾機槍手的保護,依然是微乎其微。以至于二戰中B-17乃至其他盟軍重型轟炸機機尾機槍手的傷亡率,一直都是機艙成員的3倍。

二戰B17轟炸機,九死一生的反人類炮塔,一度成為成為寡婦制造機

然而,機尾機槍手,還不是最慘,機腹下的機槍手,才是真的十死無生。B-17的機腹炮塔完全獨立于轟炸機,隻能從外面進入,B-17轟炸機每次出動,機槍手都需要從地面提前爬進腹部球形機槍塔。而且,腹部球形機槍塔空間極其狹窄,機槍手隻能佝偻着躺在裡面,每次出擊幾個小時身體難以展開活動,别提多憋屈。而且,為了減少傷亡率,B-17重型轟炸機經常會選擇飛升至9000米高空,在這個高度上,溫度最低可至零下40度,而機腹炮塔機槍手此時的保護措施,就隻有薄薄的一層鐵皮,還有身上穿着的防寒衣物。

二戰B17轟炸機,九死一生的反人類炮塔,一度成為成為寡婦制造機

并且,B-17機艙廁所的下水道出口,就在機腹炮塔前方,高空高速飛行時,隻要有人尿尿,就會有大量的黃色液體,濺射到腹部炮塔上并迅速結冰,結果就是機腹機槍手,什麼都看不到。但是以上,其實都是能夠克服問題。機腹炮塔機槍手的真正問題,在于突出的設計,離地面太近。

二戰B17轟炸機,九死一生的反人類炮塔,一度成為成為寡婦制造機

B-17重型轟炸機起飛時,機腹炮塔機槍手,距離地面隻有30厘米。換言之,哪怕飛機出現輕微的損傷被迫迫降,機腹炮塔機槍手,會被拍在地上的飛機,迅速壓成肉餅,甚至哪怕是正常降落程式操作不慎,機腹炮塔也有可能與地面來個親密接觸。遭到德軍戰機攔截時候,這個部位的機槍手是非常緊張的。

二戰B17轟炸機,九死一生的反人類炮塔,一度成為成為寡婦制造機

此外,了解戰列艦防護設計的人應該都知道,戰列艦選擇之是以選擇中部重點防護,而輕視首尾防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根據模拟在海上運動交戰中,中部被命中的機率,遠遠超過首尾被命中的機率。而對于高空轟炸機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高射炮向天上進行不斷修正射擊時,機體中部,被命中的機率最大的。

二戰B17轟炸機,九死一生的反人類炮塔,一度成為成為寡婦制造機

這也導緻高射炮火的密集彈幕,一直也是腹部機槍手陣亡的關鍵原因之一。雖然,後來美國根據回報做出了一些改進,比如使腹部機槍手可以從機槍進入球形炮塔,但腹部機槍手在轟炸機受損過後,仍是整機傷亡最大的位置。甚至哪怕B-17沒有受傷,火力薄弱的腹部,也往往是德國戰鬥機的首先射擊目标之一。還好P-51遠端戰鬥機在戰争末期,大規模投入歐洲戰區全程提供護航,否則B-17重型轟炸機的綽号,恐怕就不是“空中堡壘”,而是“空中寡婦”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