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狐臭”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方法(二)

作者:經方中醫張先生

“狐臭”在傳統醫學中被稱為“體氣”、“狐氣”、“狐燥” 等,許多中醫古籍對其病因病機、治療用藥都有所記載。首先,正如《雜病源流犀濁》所記載:“腋臭,漏液,皆先天濕郁病也”,傳統醫學認為腋臭多與先天因素有關,認為“其症多禀乘于父母,穢濁之氣由腋下而出”; 其次,傳統醫學認為,由于個人體質、生活習慣、環境等的不同,多食油膩辛辣的食物、天氣悶熱、 多汗等原因造成造成“濕熱之邪内蘊”,濁氣”外排于體表,是造成腋臭的主要原因。這兩點與之前所提到的現代醫學對腋臭病機的認識是互相印證的。

“狐臭”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方法(二)

在治療思路上,中醫認為應當排除濕熱,同時調理個人體質。可一邊用特效中藥,祛邪殺蟲,同時辨證論治,以化濕洩熱等思路進行治療。進而從根本上解決狐臭難題,以防疾病複發。

唐孫真人《備急千金要方》:“有天生胡臭者,為人所染胡臭者,天生臭者難治,為人染者易治。”南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有腋下胡氣之目,李時珍《本草綱目》亦引之。以後曆代醫家如朱丹溪、李時珍均對本病有所研究, 如《本草綱目》對本病的療法竟達四十一種之多。祖國醫學認為腋臭之發病, 系濕熱内郁或遺傳所緻,并指出臍、腹股溝、肛周等均可發病。前人的這些認識和治療經驗确是難能可貴的。

而醫聖張仲景家傳的《久積良方》中則記載了以紅粉、枯礬、石膏、龍骨、丁香五味中藥材制作腋臭粉的組方。

君藥:紅粉、枯礬,止癢殺蟲,辟穢除臭。

臣藥:石膏、龍骨,清熱斂汗、祛腐生肌。

佐藥:丁香,行散滞氣,除穢消腫。

諸藥合用,直達病所,清熱祛濕,辟穢排濁,共奏祛臭之效。

将藥粉塗于腋下,通過導管,迅速滲透進大汗腺,化濕、洩熱,打通淤積的通道,調控大汗腺的分泌,在藥效持續期間,将大汗腺的分泌物調整到常人水準。

“狐臭”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方法(二)

通過對症下藥,找到科學、安全、有效的方式來解決體味問題,才能持久通透清爽,重獲自信人生。

傳統醫學認為狐臭多與先天因素有關,認為“其症多禀乘于父母,穢濁之氣由腋下而出”; 其次,傳統醫學認為,由于個人體質、生活習慣、環境等的不同,多食油膩辛辣的食物、天氣悶熱、 多汗等原因造成造成“濕熱之邪内蘊”,“濁氣”外排于體表,是造成腋臭的主要原因。這兩點與現代醫學對腋臭病機的認識是可以互相印證的。

在治療思路上,中醫認為應當排除濕熱,同時調理個人體質。可辨證論治,以化濕洩熱等思路進行治療;而醫聖張仲景家傳的《久積良方》中則記載了以五味中藥材制作腋臭粉的寶貴組方,通則不臭,持久清新。

“狐臭”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方法(二)

狐臭一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該病雖不危害患者身體健康,但因腋部的特殊臭味,非常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嚴重可危及患者心理健康。現代醫學認為該病是由大汗腺的分泌異常導緻。在天熱出汗後最明顯,可同時伴有色汗(以黃色多見),少數患者外陰、肛門和乳暈等部位也可累及。多數患者有外耳道耵聍,俗稱“油耳”。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有遺傳特點,青春期最為明顯,老年期有減輕或消失的趨勢,月經和妊娠可使腋腺分泌活躍而加重。

成分:皂角200g(打細粉,單包),紫硇砂、密陀僧、明礬、銅青、白附子、辰砂各50g。6味藥全部混合打粉,越細越好,利于吸收(至少能過80目篩子)。拟名為“七物祛臭散”。

使用方法:先取皂角粉20g放在砂鍋裡,加約2L水,煎30min。外洗數次,不要擦幹皮膚,根據腋下大小取适量6味藥的混合藥粉,敷在局部(藥粉很薄一層,太多會瘙癢),然後用透氣紗布,或者清潔棉布等包好,防止藥物漏出。

“狐臭”的病因病機及中醫治療方法(二)

使用時間:每天晚上開始敷,早上拆掉。每日1次,每日使用,連續數日。

本方是外用藥,直達病所,快速祛邪殺蟲。而中藥内服相對所需時間較長,外用藥相對内服中藥,有物美價廉,起效快的優勢。而西醫常采取手術,但有複發情況,同時術側肩關節活動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同時由于腋臭發病部位的特殊性,易感染,手術後一旦感染多數會形成瘢痕,給患者帶來一些不良影響。可見中藥外用比手術也有不少優勢。

綜上,若要從中醫思路治療狐臭,可一邊用中藥,祛邪殺蟲,同時針灸或者中藥内服辨證論治,主要從肝、膽和胃三經着手,補血疏肝,健脾化濕,清胃瀉熱等思路進行治療。進而從根本上解決狐臭難題,以防疾病複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