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玉米跌得人腦瓜子疼,怎麼突然就成這樣了?早在去年就埋下了隐患

作者:新農觀點
玉米跌得人腦瓜子疼,怎麼突然就成這樣了?早在去年就埋下了隐患

小麥下跌後,玉米的笑臉也沒能持續多久,也開始跟着咧嘴了。

大概誰也沒想到,在玉米到了購銷尾聲的時候居然又再次下跌,并且跌得很詭異。

首先是山東玉米來了個破罐破摔。

本來山東玉米就不穩當,缺少政策面以及需求的提振,走得一直晃晃悠悠的,結果最近更是像脫了缰的野馬一般,一個勁兒往下落。

其次是一直穩如泰山的東北玉米,這回也撐不住了。

糧庫糧庫在跌,深加工深加工也在落價,一下就打破了原先風和日麗的局面。

并且這麼一跌不要緊,就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跌起來沒完了。

本來随着玉米購銷接近尾聲,基層餘糧大幅減少,玉米開始等待觸底反彈。結果沒想到,反彈沒等來,反而跌得更猛了。

于是,我們不禁要問:玉米這是中了什麼邪,怎麼就突然成這樣了呢?

玉米跌得人腦瓜子疼,怎麼突然就成這樣了?早在去年就埋下了隐患

俗話說,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樣的局面肯定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在去年玉米剛剛收獲上市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隐患。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玉米目前的局面是區域市場供需不平衡的結果。

東北是玉米的頭号産區,而本地消化不了這麼龐大的供應,是以每年都有大量玉米要外運。

而山東作為全國最大的玉米深加工和飼料加工地區,每年玉米的消費量要達到4000多萬噸。

正常情況下,山東與東北玉米價格會保持一個合理的價差,進而使東北玉米順利外運流通。

這在去年玉米剛收獲上市時表現得十分明顯,即去年玉米收獲後,東北玉米價格頻頻走低,一度成為低窪地區,進而被認為是“機會”,也促使不少東北玉米流入了山東華北。

但是去年玉米增産豐收,其中山東華北就是主要的增産區域,東北玉米的進入使得玉米的供應壓力增加。

除此以外,山東華北還面臨一個更大問題,那就是消費不給力。

一方面是南方銷區有進口谷物替代,對内地玉米并不感冒,多以觀望為主;另一方面,受天氣以及養殖業持續磨底的影響,當地及其周邊生豬去化較多,導緻飼料需求明顯滑落。

于是,山東華北玉米就成了沒人要的孩子,不僅價格頻頻下跌,而且售糧進度也明顯偏慢。

玉米跌得人腦瓜子疼,怎麼突然就成這樣了?早在去年就埋下了隐患

但是在跌破1.2元/斤以後,山東的行情也算是維持住了,雖然還在震蕩,但波動幅度明顯縮小了。

但是就在這時候,又出事了。

一是時間忽忽悠悠地就到了4月底,5月中旬左右早熟小麥就要上市了,也就是說華北小麥将面臨收獲了。

不少貿易商開始轉戰小麥,騰倉玉米,華北市場壓力本來就到極限了,這一騰倉不要緊,直接就成了壓垮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

于是華北玉米連帶着山東開始繼續走跌。

二是玉米這麼一跌,市場情緒也徹底崩潰了。

本來還在觀望的也不觀了,都在想着趕緊跑路,這也是為啥山東玉米的上量遲遲不降,甚至剛降了一點又馬上破千了。

而随着山東走弱,東北企穩,山東和東北玉米開始倒挂,平均價差更是創下了繼臨儲玉米取消以來的新低,甚至已有部分山東華北玉米開始倒流東北市場。

雖然東北一直有增儲撐着,但是山東華北這麼一亂套,尤其是發生了玉米倒流的情況,東北市場也就有點慌不擇路了。

玉米跌得人腦瓜子疼,怎麼突然就成這樣了?早在去年就埋下了隐患

尤其是前期收購價格較高的糧源也挺不住了,一時間無論是糧庫還是企業門前上量大增,自然落價也就成為必然。

于是,玉米就在這種多米諾的效應下,牆倒衆人推了。

前幾天我們還在說,接下來的玉米市場可能會讓人更懵,原因就是各環節幾乎都處于混亂狀态。

比如供需混亂,情緒混亂,就連一直和玉米互為頂底的小麥也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是以這段時間玉米變得十分動蕩,甚至漲跌也開始變得沒有邏輯。

而且目前來看,一時半會兒看不到什麼轉變的迹象,這對持糧主體來說将是一段無比煎熬的時期。

本文完,感謝閱讀!随手點贊,給個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