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通鼻利竅良藥——鵝不食草

作者:PSM藥盾公益
通鼻利竅良藥——鵝不食草

本品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全草,别名雞腸草、滿天星、地胡椒等。始載于《食性本草》,《本草綱目》亦有記載。夏、秋二季花開時采收,洗去泥沙,曬幹。

【性狀特征】

本品幹燥全草互相纏成團,呈灰綠色或棕褐色,莖細而多分枝,顔色較深;質脆易斷,斷面黃自色中央有白色的髓或已形成空洞;葉小,多皺折,破碎不全。完整的葉片呈匙形,邊緣有3~5個鋸齒,葉脈不明顯;質極脆,易碎落;頭狀花序小,球形,黃色或黃褐色;聞之略有香氣,久聞有刺激性,口嘗味苦微辛。

通鼻利竅良藥——鵝不食草
通鼻利竅良藥——鵝不食草

【性味與歸經】

味辛,性溫,歸肺、肝經。

【功能與主治】

具有發散風寒,通鼻竅,止咳的功效。用于風寒頭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淵流涕。

【效用分析】

鵝不食草辛散溫通,主入肺經,功能發散風寒,但藥力較弱,一般風寒感冒較少選用。因其長于通鼻竅,故主要用于風寒感冒而見鼻塞、流涕、頭痛者,可與其他發散風寒、宣通鼻竅藥配伍。鵝不食草辛溫升散,入肺經,能通肺竅,利鼻氣,故可用治鼻息肉以及鼻淵鼻塞、頭痛。現代臨床多用于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單純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等),經鼻腔給藥,劑型多種,單用或複方配伍均可。

【配伍應用】

1、鵝不食草配蒼耳子、辛夷。三藥均能發散風寒宣肺通竅,皆為治療鼻鼽鼻淵之常用藥。三藥配伍,能增強發散風寒、宣肺通竅之力,常用治風寒鼻塞、鼻科病證鼻塞不通,并常與白芷、細辛同用。

2、鵝不食草配麻黃、細辛。鵝不食草能發散風寒,略兼化痰止咳之功;麻黃善于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細辛善于發散風寒、溫肺化飲。三者配伍,能發散風寒,化痰止咳平喘,常用治寒痰所緻的咳嗽痰多。

【鑒别應用】

僞品蚤綴,石竹科植物,又名鈴鈴草、雀兒蛋、雞腸子草,全株有白色短柔毛。莖叢生、自根部分枝,下部平卧,葉小,圓卵形,兩面疏生柔毛,并有細乳頭狀腺點;聚傘花序疏生枝端;苞片和小苞片葉質,卵形,密生柔毛;花瓣倒卵形,白色,全緣;種子腎形,淡褐色,密生小疣狀突起;聞之無刺激性氣味,口嘗味甘微苦。蚤綴雖可入藥,但不具備鵝不食草發散風寒、通鼻竅、止咳等功效,故不可代替鵝不食草入藥。

【常用藥膳方】

1、祛風通竅、健胃消食:鵝不食草9g、雞内金5g、瘦肉50g。将鵝不食草用紗布包好,雞内金碾碎,然後跟瘦肉一起放入炖蠱中,炖煮40分鐘左右,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2、鼻炎、過敏性鼻炎:鵝不食草、凡士林各适量。用法:将鵝不食草烘幹,研細末,加凡士林調成10%-20%軟膏,每用少許,塗入鼻黏膜中,每日2~3次。

【成藥例證】

1、鼻炎康片

藥物組成:野菊花、黃芩、豬膽粉、麻黃、薄荷油、鵝不食草、蒼耳子、廣藿香、當歸、馬來酸氯苯那敏。

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宣肺通竅,消腫止痛。用于風邪蘊肺所緻的急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

2.克痢痧膠囊

藥物組成:白芷、蒼術、石菖蒲、細辛、荜茇、鵝不食草、豬牙皂、丁香、硝石、枯礬、雄黃、冰片組成。

功能與主治:具有解毒辟穢,理氣止瀉的功效。用于洩瀉,痢疾和中暑。

審稿專家:中山市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 陳社帶、劉銳鋒

作者:中山市人民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 鄧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