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大城市群新質生産力布局探析,哪些産業在異軍突起?|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⑩

作者:酒死了

界面新聞記者 |王玉 毛盾

界面新聞編輯 |崔宇

随着全球化和資本市場的不斷深化,中國企業在A股、港股、美股等市場的上市活動日益頻繁,上市公司數量與市值規模持續擴大。與此同時,在區域經濟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戰略指引下,各地區産業結構、産業創新和産業轉型各具特色,上市公司有着明顯的區域特征。上市公司作為經濟的領航者和風向标,其區域分布、行業分布以及業績和市場表現,不僅反映了各地區經濟發展的活力和潛力,也展現了各地區的産業結構、資源配置設定和政策導向。

界面智庫推出的“上市公司區域圖鑒”系列報告,旨在通過研究不同區域(包括31個省行政區及下屬地級市)在不同時間次元的上市公司數量、市值、行業構成和财務名額等多元資料,幫助政策制定者、投資者和研究者透過上市公司來了解和評估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優勢産業布局以及産業集聚和關聯程度等。

相關閱讀:

31省市上市公司數量大比拼:這三個地區科創屬性最強 |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①

優勢産業都是啥?31省市上市公司行業分布大起底 |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②

誰的優勢更大?從區位熵透視31省市上市公司産業集聚度 |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③

黨的十八大以來,31省市上市公司發生了哪些新變化? |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④

黨的十八大以來,31省市的哪些行業實作了跨越式發展?|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⑤

黨的十八大以來,31省市有哪些優勢産業在崛起?|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⑥

誰與争鋒?31省市“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大比拼 |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⑦

31省市上市公司新質生産力布局探析,哪些産業最受寵?|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⑧

盤點五大城市群“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哪個區域最強?|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⑨

界面智庫在“上市公司區域圖鑒”系列報告的第八篇中,介紹了31個省級行政區(不包含港澳台地區)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的産業分布,本文在此基礎上選取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三角、成渝城市圈這五大城市群共計1565家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進行進一步的剖析。

界面智庫發現,從數量分布看,五大城市群前三大新質生産力産業所占比重較全國範圍的比重提升1.3個百分點;從市值看,前三大産業較全國提升4.7個百分點。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在長三角、京津冀、中三角仍表現不俗,穩坐市值占比第一的寶座,但在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圈裡市值占比第一的位置分别被未來産業和生物産業所取代。

此外,成渝城市圈航空航天産業的異軍突起值得關注,成渝地區航空航天産業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共計8家,其中有5家是在近5年完成上市,随着産業叢集的不斷發展,成渝地區的航空經濟不容小觑。

1、三大産業在五大城市群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中的合計數量占比近6成

五大城市群新質生産力布局探析,哪些産業在異軍突起?|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⑩

此前在界面智庫整理的全國1896家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中,數量排名前三的産業分别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高端裝備制造産業、生物産業,三者合計占比達57.8%。本次以五大城市群為對象進行觀察發現,前三名的産業以及位序均未發生變化,但是合計占比有所提升,這三大産業占五大城市群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總數比重為59.1%,較全國範圍的比重提升1.3個百分點,其中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占比提升1.5個百分點,高端裝備制造産業占比提升0.7個百分點,生物産業占比下降0.9個百分點。

五大城市群新質生産力布局探析,哪些産業在異軍突起?|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⑩

從五大城市群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市值分布情況看,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未來産業、生物産業仍為市值前三名的産業,與全國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市值的前三名産業保持一緻,三種産業合計占比為70.6%,較全國範圍的比重提升4.7個百分點,其中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占比提升3.3個百分點,未來産業占比提升1.9個百分點,生物産業占比下降0.5個百分點。

2、成渝地區航空航天産業異軍突起,長三角海洋裝備産業表現亮眼

五大城市群新質生産力布局探析,哪些産業在異軍突起?|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⑩

五大城市群中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依然占據各城市群數量第一名的位置,其中長三角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數量最多,不過若從各大城市群産業數量占比看,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在珠三角的占比最為突出,其占珠三角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比重高達46.2%;從市值方面看,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在長三角、京津冀、中三角仍表現不俗,穩坐市值占比第一的寶座,但在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圈裡市值占比第一的位置分别被未來産業和生物産業所取代。

總體來看,五大城市群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高端裝備制造産業、新材料産業、生物産業、節能環保産業、未來産業這六大領域,這同全國分布情況趨同,不同的是個别産業在所屬地區表現突出,比如成渝城市圈的航空航天産業跻身其前五大産業。

五大城市群新質生産力布局探析,哪些産業在異軍突起?|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⑩
五大城市群新質生産力布局探析,哪些産業在異軍突起?| 上市公司區域圖鑒⑩

位居五大城市群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數量首位的是長三角,總數量占據五大城市群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半壁江山,具體來看前五大産業依次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195家)、高端裝備制造産業(120家)、新材料産業(119家)、生物産業(98家)、節能環保産業(94家),占長三角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總數量的比重分别為25.0%、15.4%、15.3%、12.6%、12.1%,合計占比達80.4%。在市值占比方面,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以33.4%穩居第一,未來産業以18.6%跻身第二,餘下依次是高端裝備制造産業(9.6%)、生物産業(9.2%)、新材料産業(8.6%)。

除以上五大産業外,長三角在其他産業裡表現也較為優異,展示出領頭羊的地位。最為亮眼的是海洋裝備産業,在五大城市群裡該行業有15家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其中有12家來自長三角,占五大城市群該行業總數量比重高達80.0%;長三角的新能源産業、新能源汽車産業、未來産業、航空航天産業占五大城市群對應行業數量比重分别為65.2%、64.0%,41.9%、36.8%。

總數量排名第二的珠三角,前四大産業同長三角一樣,依次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153家)、高端裝備制造産業(46家)、新材料産業(33家)、生物産業(26家),不同的是未來産業嶄露頭角,以25家的數量同節能環保産業并列第五名。從數量占比來看,分别為46.2%、13.9%、10.0%、7.9%、7.6%、7.6%,若剔除并列産業的影響,合計占比為85.6%。在市值占比方面,未來産業以32.4%的占比躍升到第一名,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占比29.7%屈居第二,餘下依次是生物産業(17.5%)、高端裝備制造産業(6.5%)、新材料産業(4.2%)。

總數量排名第三的京津冀,前五大産業與上述兩大城市群略有不同,未來産業的表現更為突出,将節能環保産業擠出前五名,數量從高到低依次為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83家)、生物産業(39家)、未來産業(31家)、高端裝備制造産業(30家)、新材料産業(18家),占京津冀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總數量的比重分别為35.0%、16.5%、13.1%、12.7%、7.6%,合計占比達84.9%。在市值占比方面,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以52.2%的壓倒性優勢奪得第一,未來産業以20.2%位居第二,生物産業和高端裝備制造産業分别以10.0%和4.1%分列第三和第四,新能源産業以3.5%的占比超越新材料産業和節能環保産業位列第五。

總數量排名第四的中三角,前五大産業依次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31家)、高端裝備制造産業(26家)、生物産業(24家)、新材料産業(20家)、節能環保産業(11家),占中三角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總數量的比重分别為23.0%、19.3%、17.8%、14.8%、8.1%,合計占比達83.0%。在市值占比方面,未來産業取代節能環保産業進入前五,市值占比由大到小依次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28.1%)、未來産業(17.2%)、高端裝備制造産業(12.8%)、新材料産業(10.8%)、生物産業(10.3%)。

總數量排名第五的成渝城市圈,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20家)依然為排名第一的産業,高端裝備制造産業和生物産業為17家并列第二,新材料産業和航空航天産業為8家并列第四,節能環保産業和未來産業均未能入選成渝城市圈前五大産業,取而代之的是航天航空産業,這與成渝地區在加快打造航空航天産業叢集的政策目标相印證。此外,受成渝所處地理位置影響,其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在10大類産業裡僅布局9類,海洋裝備産業目前為空缺項。從數量占比看,成渝城市圈前五大産業比重分别為24.1%、20.5%、20.5%、9.6%、9.6%,合計占比達84.3%。在市值占比方面,生物産業表現尤為突出,其市值占比達31.2%排名第一,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占比16.6%屈居第二,航空航天産業市值占比12.5%排名第三,新材料産業和新能源汽車産業分列第四、第五名,分别占比11.3%和11.2%。

通過對具體上市公司的查閱發現,成渝地區航空航天産業新質生産力上市公司共計8家,其中有5家是在近5年完成上市,該領域的快速發展早已有迹可循。2019年,民航局分别會同四川省、重慶市聯合編制印發了《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重慶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進一步明确了成都、重慶國際航空樞紐的建設思路、發展目标和戰略任務;2022年民航局印發《關于加快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初具規模,成為支撐大陸民航發展的第四極。未來随着産業叢集的不斷發展,成渝航空經濟不容小觑,或将成為中國航空經濟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