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現“龍吸水”奇觀!數十年來首次4月出現,今年為何這麼早?

據有關媒體報道,根據香港天文台4月21日的消息,當日上午9點半左右,通過布設在清水灣的攝影機拍攝到了水龍卷現象。通過公開的畫面顯示,隻見遠處水面上一條水柱從水面騰起,在水柱的最上部有濃密的烏雲,水龍卷在維持數分鐘後逐漸消失。

香港現“龍吸水”奇觀!數十年來首次4月出現,今年為何這麼早?

根據香港氣象部門的統計資料,過去數十年,香港從未在4月份出現過水龍卷這種現象,為何今年會發生這麼早呢?

“龍吸水”

龍吸水現象,也被稱為水龍卷(發生在海面上被稱為海龍卷),是一種特殊的龍卷風,其形成與龍卷風有着相似之處,但發生在水面上。

龍吸水的形成與大氣環境的極不穩定性有關。當暖濕空氣強烈上升,而冷空氣下降時,兩者之間的強烈對流運動為龍吸水的形成提供了基礎條件。這種對流運動通常發生在特定的天氣條件下,如雷雨、大風和冰雹等天氣。

香港現“龍吸水”奇觀!數十年來首次4月出現,今年為何這麼早?

當龍卷風移動到水面上空時,由于龍卷風中心的氣壓非常低,而四周的氣壓相對較高,形成了一個強烈的氣壓梯度。這種氣壓梯度使得龍卷風下方的水面受到強烈的吸力,将水流吸入龍卷風的中心空洞中。随着水流的被吸入,形成了一個繞軸向上的渦流,這個渦流與龍卷風的風速和旋轉方向相一緻。

香港現“龍吸水”奇觀!數十年來首次4月出現,今年為何這麼早?

由于龍卷風的強烈旋轉和氣流運動,将吸入的水流帶入空中,并與雲相接,形成了一個高高的水柱。從遠處看去,這個水柱就像是被龍卷風吸入空中一樣,是以得名“龍吸水”。

龍吸水的形成條件

龍吸水的形成條件主要涉及氣象、地理和水文等多個方面,這些條件互相作用,共同促成了這一壯觀且危險的自然現象。

一是強烈的不穩定天氣條件:龍吸水的形成首先需要大氣環境處于極不穩定的狀态。這通常發生在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條件下。在這些天氣中,暖濕空氣迅速上升,與冷空氣形成強烈的對流運動,為龍吸水的形成提供了基礎。

香港現“龍吸水”奇觀!數十年來首次4月出現,今年為何這麼早?

二是比較寬闊的水域環境:龍吸水通常發生在廣闊的湖泊、海洋或河流等水域環境。這是因為水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有助于維持對流運動的持續進行。同時,水域的平坦地形和相對均勻的水溫分布也有利于龍吸水的形成。

香港現“龍吸水”奇觀!數十年來首次4月出現,今年為何這麼早?

三是特定的風向和風速:風向和風速在龍吸水的形成中起着關鍵作用。一般來說,當低層的風向與高層的風向相反,且風速達到一定值時,容易形成垂直的風切變。這種風切變有助于維持龍卷風的旋轉結構,使其能夠持續發展和加強。

香港現“龍吸水”奇觀!數十年來首次4月出現,今年為何這麼早?

四是上升氣流的增強:上升氣流的增強是龍吸水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在強對流天氣中,暖濕空氣迅速上升,形成強烈的上升氣流。當這種上升氣流與低層的水汽和能量相結合時,會進一步加劇對流運動,為龍吸水的形成提供動力。

香港現“龍吸水”奇觀!數十年來首次4月出現,今年為何這麼早?

此外,地形和地貌的影響:地形和地貌因素也可能對龍吸水的形成産生影響。例如,在某些地區,山脈、丘陵或河流等地形特征可能導緻風向和風速的變化,進而有利于龍吸水的形成。同時,水域附近的陸地地形也可能對龍吸水的路徑和強度産生影響。

香港現“龍吸水”奇觀!數十年來首次4月出現,今年為何這麼早?

今年香港“龍吸水”現象為何出現這麼早?

水龍卷通常發生在強烈的大氣對流條件下,當暖濕空氣迅速上升并與冷空氣相遇時,可能形成旋轉的氣流,進而發展為水龍卷。這種對流活動往往與不穩定的天氣系統、地形特征和海洋環境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針對今年香港4月份出現水龍卷的情況,筆者認為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事件: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導緻極端天氣事件頻發。香港作為一個沿海城市,其氣候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海洋溫度、季風活動以及全球氣候模式的變化。這些因素可能導緻香港在特定時期出現更強烈的大氣對流活動,進而增加了水龍卷等極端天氣現象的發生機率。

香港現“龍吸水”奇觀!數十年來首次4月出現,今年為何這麼早?

二是海洋環境與季風活動:香港位于南海沿岸,海洋環境對其氣候具有重要影響。今年4月份,南海可能出現了較強的西南季候風,與北方的冷空氣相遇,形成了強烈的大氣對流。這種對流活動為水龍卷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

香港現“龍吸水”奇觀!數十年來首次4月出現,今年為何這麼早?

三是地形與局部氣象條件:香港的地形複雜,山地和海洋交錯,這種地形特征可能影響局部的氣流運動和氣象條件。在某些特定的天氣背景下,地形可能加劇對流活動,促使水龍卷的形成。

香港現“龍吸水”奇觀!數十年來首次4月出現,今年為何這麼早?

四是前期天氣狀況:在水龍卷發生之前,香港已經連續多日出現大雨或雷雨天氣。這種持續的降雨天氣為大氣積累了大量的水汽和能量,為水龍卷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極端天氣現象的發生仍然具有一定的随機性和不确定性,是以我們需要持續關注氣象預報和預警資訊,做好防範和應對措施。同時,加強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的研究,提高預測和預警能力,對于保障公衆安全和減少災害損失具有重要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