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報天天讀:2024年04月22日學習時報金句(4379期)

作者:延安号
黨報天天讀:2024年04月22日學習時報金句(4379期)

準确把握“九個以”的實踐要求 推進黨的自我革命走深走實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述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科學回答黨的自我革命“為什麼要”“為什麼能”“怎樣推進”的重大問題,特别是明确提出“九個以”的實踐要求,為新時代新征程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深刻認識“九個以”實踐要求的重要意義

  “九個以”的實踐要求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推進自我革命、永葆先進性純潔性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

  新時代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偉大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九個以”的實踐要求,源于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形成于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生動實踐,有其生成、發展、升華的演進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力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從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提出“六個必須”“九個堅持”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範體系”作出專門部署,再到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明确提出“九個以”的實踐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黨自我革命的曆史經驗特别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成功經驗,創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創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進一步深化了對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規律性認識。

  我們黨深入推進自我革命的行動綱領。“九個以”的實踐要求,既有高瞻遠矚的戰略擘畫,又有系統完備的方法指引,從根本保證、根本目的、根本遵循、戰略目标、主攻方向、有效途徑、重要着力點、重要抓手、強大動力等層面,對怎樣推進自我革命作了總體謀劃部署,揭示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精髓要義,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推進自我革命的深邃思考和戰略把握,是新時代新征程上黨的自我革命最為關鍵、最為根本的要求。

  我們黨深入推進自我革命的根本方法路徑。“九個以”的實踐要求,對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實踐作出戰略部署,既部署“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橋”和“船”的問題,使黨的自我革命的目标指向更加明晰、方法政策更加科學、路徑措施更加有效,推進自我革命的思路舉措日益清晰完備,構築起長期執政條件下黨解決自身問題、跳出治亂興衰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

  準确把握“九個以”實踐要求的思想邏輯

  “九個以”的實踐要求,既有戰略安排又有工作部署,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展現了為什麼要自我革命、為什麼能自我革命、怎樣推進自我革命的辯證統一。同時,“九個以”每個要素之間緊密聯系,形成内在統一的有機整體。貫徹落實好“九個以”的實踐要求,需要我們準确把握“兩個統一”的思想邏輯。

  為什麼要自我革命、為什麼能自我革命、怎樣推進自我革命,内在邏輯是辯證統一的。從本質上講,三者植根于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是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九個以”的實踐要求貫通黨為什麼要自我革命、為什麼能自我革命、怎樣推進自我革命三個重大問題。我們黨對“三個重大問題”的深刻認識和思考把握,是“九個以”的實踐要求的思想基礎和邏輯起點;“九個以”的實踐要求是對“三個重大問題”規律性認識的實踐轉化和行動要求。貫徹落實好“九個以”的實踐要求,就要從整體上學習、整體上領悟、整體上把握,就要把為什麼要、為什麼能、怎樣推進自我革命貫通起來,堅持辯證思維,準确把握精髓要義,確定領會到位、貫徹到位、落實到位。

  “九個以”的實踐要求有着深層次的戰略思考,涵蓋了推進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主攻方向、有效途徑、強大動力等内在要素,是緊密聯系、互相貫通、内在統一的有機整體。從根本要求看,“九個以”立足全局根本,從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上司、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等方面,闡述了黨的自我革命的政治保證、使命任務和指導思想,回答了開展自我革命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問題,是深入推進自我革命的政治原則和政治保障。從目标任務看,“九個以”立足目前、着眼長遠,從跳出曆史周期率、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等方面作出戰略部署,明确了黨的自我革命的目标方向和途徑載體,是深入推進自我革命的行動準則和方向指引。從關鍵舉措看,“九個以”從鍛造堅強組織和建設過硬隊伍、正風肅紀反腐、自我監督和人民監督相結合等方面,闡釋了自我革命必須把握的關鍵要害、突破關口和動力源泉,指明了深入推進自我革命切實可行的實踐方法,是深入推進自我革命的科學政策和有效舉措。

深入貫徹“九個以”實踐要求的工作思考

紀檢監察機關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要懷着深厚感情、堅定信仰、強烈使命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準确把握“九個以”的實踐要求,把思路舉措搞得更加嚴密,把各方面工作抓具體、抓深入。

  堅持政治統領,強化理論引領。中國共産黨是最高政治上司力量。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曆史性、開創性成就,開辟了百年大黨自我革命新境界,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新征程上,深入貫徹“九個以”的實踐要求,要進一步推動增強堅定擁護“兩個确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進一步推動學深悟透黨的創新理論,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時刻對标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着眼實作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戰略意圖和決策初衷,進一步強化政治監督,在具體化、精準化、常态化上下功夫,督促推動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兩個維護”落實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各方面全過程。

  堅守政治目标,把準主攻方向。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指向的是跳出治亂興衰曆史周期率,着眼的是鞏固黨的長期執政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這一徙木立信之舉入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赢得了黨心民心,厚植了執政根基。新征程上,深入貫徹“九個以”的實踐要求,就要以黨的自我革命的政治目标為引領,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突出常态長效深化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健全風腐同查同治工作機制,既“由風查腐”又“由腐糾風”,堅決防止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反彈回潮,深化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嚴的基調深化黨的紀律建設,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為契機,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以規範運用“四種形态”為導向嚴格紀律執行,以壓緊壓實政治責任為抓手凝聚管黨治黨合力,充分發揮紀律建設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使鐵的紀律真正轉化為黨員幹部的自覺遵循,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黨内政治生态和幹事創業、擔當作為的昂揚精神狀态。

  堅持系統思維,着力清障護航。反腐敗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上司開展史無前例的反腐敗鬥争,赢得了黨心民心,凝聚起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的磅礴力量。新征程上,深入貫徹“九個以”的實踐要求,必須清醒認識反腐敗鬥争形勢,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态勢,下大氣力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決打赢反腐敗鬥争攻堅戰持久戰。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對象、新型腐敗和隐性腐敗,分類施策遏增量減存量。強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常态化做好查辦案件“後半篇文章”,通過深化改革阻斷腐敗滋生蔓延,抓住定政策、作決策、審批監管等關鍵權力,推動重點領域監督機制和制度建設。強化正反兩方面教育,推動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與黨性教育、紀律教育、家風教育融合,健全以案說德、說紀、說法、說責機制,營造廉榮貪恥的社會氛圍。

  強化自我監督,接受人民監督。自我監督和人民監督是兩種主體不同但又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監督形式。隻有實作黨的自我監督和人民監督有機統一、良性互動,才能推動黨的自我革命開創新局面。新征程上,貫徹“九個以”的實踐要求,既要強化黨的自我監督,也要注重依靠人民監督。發揮黨内監督主導作用,使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調,形成黨的自我監督的強大合力。注重發揮人民監督作用,不斷拓展群衆監督的路徑和管道,確定權力在陽光下運作。堅持人民至上理念,緊緊扭住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這個關鍵,認真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堅持依靠群衆、為了群衆,把聽取、回應群衆監督意見建議的過程作為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過程,確定永遠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援。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我們要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自覺踐行“九個以”的實踐要求,以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态、腳踏實地的務實行動,将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扛起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的使命擔當

  習主席在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對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作出重大部署,鮮明提出解放和發展新質戰鬥力的時代課題,具有很強的政治引領性、理論開創性和戰略指導性,為我們把握發展大勢、推進新時代新征程強軍事業指明了方向。必須堅決貫徹習主席戰略部署,聚焦如期實作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強化使命擔當,突出發展重點,深化改革創新,以實際行動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奮力跑出強軍加速度,開創高品質發展新局面。

  深刻領悟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對強軍勝戰的重大意義

  習主席強調指出,新興領域戰略能力是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大陸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關系國家安全和軍事鬥争主動,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必須深刻領悟習主席戰略意圖,準确把握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的時代背景、全局要求和軍事價值,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決策部署上來。

  新興領域是軍事博弈競争的制高點。随着新一輪科技革命、産業變革、軍事革命迅猛發展,國際軍事競争格局正在發生曆史性變化,新興領域已成為競争的焦點所在。一些國家将大陸作為主要戰略競争對手,不遺餘力加強新興領域軍事布局,加快先進技術研發、作戰概念開發和軍事體系重塑,力求以技術削弱和抵消我戰略能力,企圖打造不對稱優勢。面對“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複雜嚴峻形勢,唯有直面挑戰、乘勢而上,抓住新興領域快速發展契機,以觀念變革為先導,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新域新質作戰力量發展為重點,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把我們與軍事強國戰略博弈、戰略制衡的力量搞堅強,努力在激烈的國際軍事競争中搶占先機、赢得主動。

  新興領域是新質戰鬥力的增長極。新質戰鬥力源于新興科技的發展應用,本質特點在“新”。縱觀世界軍事發展史,先進的科學技術總是首先應用于軍事,不斷催生新的作戰能力,火藥火器制造技術是熱兵器時代戰鬥力的支撐,内燃機和電力技術是機械化時代戰鬥力的支撐,計算機、通信技術是資訊化時代戰鬥力的支撐。目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高技術群快速向軍事領域轉化,推動戰鬥力結構從以傳統的兵力、火力、機動力為主向資訊力、結構力、智能力為主轉變。必須準确把握戰鬥力生成的内在規律,堅持在新興領域求突破,大膽創新探索新型作戰力量建設和運用模式,充分解放和發展新質戰鬥力。

  新興領域是戰争形态演變的驅動力。任何時代的戰争,都是該時代最新科技成果的全面試驗和集中展示,新技術驅動着戰争形态和作戰方式變革。從世界近幾場局部戰争和軍事行動看,智能化無人化作戰系統大量投入實戰,“星鍊+”“網絡+”“智能+”推動殺傷鍊殺傷網重塑,跨域聯合、分布殺傷、無人自主等成為新的作戰趨向,一些新的技術裝備對傳統裝備形成降維打擊态勢,推動戰争制勝觀念、制勝要素、制勝方法發生重大變化。适應戰争形态演變,必須突破傳統觀念束縛,關注新興領域、研究新興領域、發展新興領域,搞清戰争制勝新機理,探索力量運用新模式,引領作戰樣式新變革,更好地駕馭戰争、打赢戰争。

  準确把握我軍推動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的關鍵環節

  習主席強調指出,要把握新興領域發展特點規律,推動新質生産力同新質戰鬥力高效融合、雙向拉動。對軍隊來講,必須堅持強軍勝戰導向,以發展新質戰鬥力為主攻方向,牢牢把握新興領域戰略能力建設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基礎性的關鍵環節,着力打通科技實力、創新能力向軍事實力的轉化路徑,努力在新領域、新賽道開創新局面。

  強化軍事需求牽引。新興領域很大程度上是需求引領技術先行先試的探索領域,曆史上網際網路、航天等許多技術發展之初都源于軍事需求。目前,新興技術群集體湧現、快速疊代,要避免盲目性試錯、浪費性投入甚至是方向性錯誤,關鍵是牢牢把握需求這個指南針。必須始終堅持以戰領建,聚焦戰略博弈新趨勢、未來作戰新形态、戰争制勝新機理,從源頭上搞清“未來打什麼仗、需要什麼能力”,深入探索戰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術為戰賦能之策,精準研提需求清單,将需求轉化為軍事能力名額、技術發展要求,推動進入戰略規劃、進入科技研發、進入整體布局。

  強化科技轉化應用。新興領域技術疊代越來越快、競争越來越激烈,一些技術成果疊代周期甚至以天計,誰能在運用中快速疊代更新,誰就能奪得先機、赢得主動,否則就可能“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必須緊跟科技之變、戰争之變、對手之變,增強科技認知力、創新力、運用力,圍繞典型任務、典型場景,深入挖掘新興科技對戰鬥力的催生點,健全先進技術靈活響應、快速轉化機制,第一時間把新技術新裝備推到軍事鬥争、演習演練一線試驗檢驗,在邊用邊改中疊代完善、縮短周期,推動新域新質作戰能力快速生成,盡早把科技優勢轉化為勝戰優勢。

  強化人才建設支撐。強軍之道,要在得人。新興領域戰略競争,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争。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急需一大批高素質、專業化的新型軍事人才。必須大力實施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加快建構制勝未來的新型作戰力量人才體系,推動“指揮員”“戰鬥員”與“科學家”“工程師”融合發展,結合重大軍事行動、試驗演練、研究攻關,讓廣大官兵在實踐中學新興科技、用先進裝備、研新型戰法,實作人與技術智能互動、人與體系深度融合,以高水準新域新質人才供給,最大限度激發新質戰鬥力各要素活力。

  強化軍地協同發展。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既是鞏固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一體化”水準的重要标志。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習主席統籌推進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新型作戰力量發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充分展現了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必須加強新興領域軍地共建共用共享,健全完善需求對接、規劃銜接、資源共享等方面制度機制,将國防科技發展、新域新質作戰力量建設等納入國家新興領域重大建設,實作戰略布局一體融合、戰略資源一體整合、戰略力量一體運用,提高新興領域發展整體效益。

  以新興領域戰略能力牽引備戰打仗工作高品質發展

  習主席強調指出,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戰區作為專司主營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肩負着抓好戰略方向備戰工作的重任,貫徹高品質發展要求,必須以全面提升新興領域戰略能力為契機,深化新質戰鬥力實踐運用,以高品質備戰支撐高水準安全。

加快新型作戰概念研究開發。深化作戰問題研究,緊跟新興科技發展前沿和軍事變革大勢,把握技術演進對作戰方式和制勝途徑的深刻影響,搞清科技賦能、跨域關聯的新特點新機理,與時俱進創新作戰指導。深化戰争前瞻設計,緊密結合各方向、各領域安全威脅、戰場環境和使命任務,預想構設無人化、智能化、網絡化等場景樣式,體系謀劃未來打什麼仗、怎樣打仗,提高戰争和作戰籌劃水準。深化理技融合創新,貫通“需求+技術”開發鍊路,找準前沿理論與新興技術的融合點,着力增強先進概念對技術運用的牽引力、強化新興科技對作戰概念的支撐度。

  推進新質戰鬥力融入聯合作戰體系。突對外連結路貫通,遵循聯合作戰“不在網系内,必在體系外”的内在機理,堅持以網絡資訊體系為支撐,以打通聯合作戰指揮鍊、殺傷鍊、保障鍊為重點,推動新域新質作戰力量融入體系、支撐體系。突出指揮融入,深入研究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指揮特點規律,優化指揮機構設定,規範指揮協同關系,創新指揮方法手段,破解新域新質指揮融入聯合作戰指揮的難點堵點。突出跨域增效,牢牢把握資訊、智能、網絡、電磁等新興領域的廣泛滲透性特征,注重用新技術新手段賦能聯合指揮、改造現行裝備,統籌新質戰鬥力生成與傳統戰鬥力挖潛,以智導能、以網聚能、以技強能,實作聯合作戰效能倍增。

  抓好新域新質作戰力量實戰化訓練。始終把軍事訓練作為生成和提高新質戰鬥力的基本途徑。堅持實戰實訓,加強電抗、無人、網絡、空天等力量實案化對抗性訓練,突出在複雜戰場環境中試驗檢驗,創新戰法運用、完善支撐保障。堅持體系聯訓,推動新域新質作戰力量以“主力”“主角”身份融入聯合訓練演習,加強重點課題專攻精練,推動作戰力量、作戰單元、作戰要素融合內建,整體提升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堅持科技強訓,把握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戰鬥力生成的科技驅動,創新探索模拟化、網絡化、智能化訓練方法路子,大幅提高訓練科技含量,加快形成實戰能力。

  堅決維護新興領域國家安全。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進一步将安全視野從傳統守邊戍防向“高邊疆”“遠邊疆”拓展,準确把握新興領域安全風險與軍事安全風險交織關聯的内在規律,統籌傳統與非傳統安全應對。加快提升重點領域防禦能力,優化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健全重大突發情況應對預案,規範新興領域情況處置原則、方法、流程,完善安全風險防範制度機制,系統提升應對戰略風險、維護戰略利益、實作戰略目的的整體實力。緊盯新興領域安全威脅,特别是一些國家在海洋、太空、網絡等領域對我遏制、圍堵、打壓新動向,保持高度戒備狀态,以頑強的鬥争精神、靈活的鬥争政策、堅決的鬥争行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把持續深化理論武裝擺在更加重要位置

理論強,才能方向明、人心齊、底氣足。習近平總書記在為第六批全國幹部學習教育訓練教材所作的序中深刻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康莊大道,開辟的是人類邁向現代化的新道路,開創的是人類文明新形态。對我們黨而言,這既是光榮的曆史使命,也是嚴峻的現實考驗,迫切需要以理論武裝推動全黨團結、事業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正确思想指引。隻有持續深化理論武裝,才能使我們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協調的行動、強大的戰鬥力,進而完成自身肩負的曆史使命和時代任務,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理論修養是黨員幹部綜合素質的核心,是勝任工作的最根本的本領。一個缺乏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理論思維不強,不善于運用正确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共産黨員,不可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更不可能成為合格的黨員幹部。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好這一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切實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水準和運用能力,擔負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

  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是十分生動的,我們的學習也應是生動的。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内外形勢和異常艱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任何機械地、教條地、斷章取義地學習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的傾向,在認識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各級黨委(黨組)要把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扛起主體責任,持續做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化、内化、轉化工作,不斷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通過不斷建立健全并落細落實理論學習的長效機制,推動廣大黨員幹部切實提高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曆史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質、把握發展規律、把握工作關鍵、把握政策尺度,增強工作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

  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的目的全在于運用。廣大黨員幹部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自覺掌握運用好黨的創新理論這一強大思想武器,解決好“政績為誰而樹、樹什麼樣的政績、靠什麼樹政績”的問題,着力提升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相适應的政治能力、上司能力、工作能力,把看家本領、興黨本領、強國本領學到手。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行動派、實幹家,緊緊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這個中心任務,持續解決制約高品質發展問題、群衆急難愁盼問題、黨的建設突出問題,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創造性開展工作,堅定曆史自信、錘煉鬥争本領,始終以銳意進取、迎難而上的奮鬥姿态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理論武裝一刻也不能停歇。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依靠理論上的成熟確定政治上的清醒與堅定,不斷地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