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廢城市”究竟是座什麼“城”?城投環境探索“1+1+1+2+3+N”建設模式

“無廢城市”究竟是座什麼“城”?城投環境探索“1+1+1+2+3+N”建設模式

《上海市無廢城市建設條例》将于今年6月5日起施行。“無廢城市”究竟是座什麼“城”?企業的可感可享,能讓這個熱詞更通俗形象。

城投集團是全市3家示範企業之一,全力推進“無廢集團”建設。城投集團環境闆塊的核心企業——城投環境今天透露,“無廢企業”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制定完成,探索“1+1+1+2+3+N”建設模式。同時,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處置“智慧物流”系統也于今天上線。

為上海“無廢城市”建設提供基層實踐經驗

無廢城市,并不是指城市沒有廢棄物,而是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程度減少固體廢物處置量,将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實作綠色低碳發展的城市發展模式。是以,“無廢城市”的建設瞄準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等關鍵詞,“變廢為寶”要靠技術創新的真本領。

城投環境探索建立的“1+1+1+2+3+N”模式,包括打造1個“無廢收運基地”,将徐浦基地打造為智慧化、低碳化、人文化的“花園式”生活垃圾中端轉運基地;

建立1個“無廢工廠”,把老港基地濕垃圾三期建立為全國領先的全生命周期綠色智慧的資源化無廢工廠;

完善1套數字化平台,打造完善協同高效的全鍊條、全流程、全品類數字化平台;

拓展2類固廢收運模式,即推進有害垃圾一體化收運和可回收物“環保管家”式回收新模式;

協同3種固廢内循環,包括推進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建築垃圾等系統内循環;

探索N項工藝優化,比如探索新能源船舶和車輛、物流鍊優化、黑水虻養殖、幹垃圾焚燒爐渣再利用等新裝置新工藝。

通過系列轉型更新發展舉措,聚力打造引領行業、面向未來的“無廢企業”示範品牌,為上海“無廢城市”建設提供基層實踐經驗。

三年疊代更新實作“四全管理”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處置“智慧物流”系統在今天上線,主要分為中轉站管理系統、智慧物流主系統兩部分,實作了精細化指令排程覆寫生活垃圾中轉壓縮、集裝水運、末端處置各環節,解決了生活垃圾前端跨地域、中轉多碼頭、未端多模式的全程統一排程監管難題。

據了解,2021年,依托市國資委項目資助,城投環境對生活垃圾集裝化運輸處置開展業務全流程再造優化,實施了“智慧物流”系統建設。經過三年的疊代更新,該系統基本建成。

在中轉壓縮高效運轉上,該系統與原有系統相比,增加了散裝車輛預感覺、車輛智能識别、集裝車預排程等功能,有效提升中轉站運作效率和集裝箱周轉速度。

在集裝水運精細管理方面,首次導入了國際港口碼頭和船隊管理的最新數字化管理模式,依托智能識别、指令排程,確定生活垃圾分類裝運、精準配送、精細處置,集裝箱箱号識别準确率提升至100%,報港靠泊、返箱排程、修洗箱排程等堵點、難點問題得以解決。

圍繞末端處置計劃作業,系統根據各末端處置場供料計劃,改進全程物流組織,實作最優配送,提升末端設施裝置運轉效率。遇到台風、故障等突發事件,可提前評估預警,通過預制的多種作業場景模闆,實作運輸處置高度協同,增強垃圾運輸處置過程韌性。

該系統的建成營運,實作了上海中心城區每日近萬噸生活垃圾收運處全鍊條、全覆寫、全追溯、全監管的“四全管理”,助力上海這座超大城市進入生活垃圾智慧管理新時代。

交出垃圾分類五年答卷

2019年7月起,上海市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作為城市環境營運的托底保障企業,城投環境建成營運生活垃圾全程分類保障體系,全力投入垃圾分類攻堅戰、持久戰中。

精準布局前端,實作資源循環利用協同發展。建構覆寫黃浦、徐彙、靜安、嘉定、青浦、臨港等6大區域的再生資源回收“點-站-場”營運體系,布設回收點位5210個、示範點3個、中轉站41個、集散中心3個。建構覆寫全市16個區的有害垃圾收運網絡體系,建成全市首個标準化、智能化有害垃圾分揀中心。

更新中轉運輸,集運系統邁入分類新時代。為應對分類中轉運輸的需求,完成對下屬徐浦、虎林兩大固廢集裝轉運基地的硬體改造,引入更加高效的集裝箱豎式壓縮工藝,建造一批600噸級LNG集裝箱船舶,更新配置幹、濕、餐廚垃圾專用集裝箱兩千餘個,編制分類轉運作業标準,建成泊位自動配置設定系統。

發力末端處置,實作“零填埋”曆史性跨越。老港基地幹垃圾日均焚燒處置量可達9000噸,濕垃圾日均處置量可達2500噸,幹濕垃圾處置規模和技術水準全球領先,并實作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曆史性跨域。在老港基地和青浦區建成兩座再生建材利用中心,建築垃圾日均處置量可達4500噸,補足城市固廢處置能力短闆。

聚焦數字轉型,打造全産業鍊數字管理平台。打造“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資訊平台”,彙集了全市16個區、215個街鎮、2100餘個集運箱、4500餘輛清運車、20個末端處置設施等資料源,全面回答上海垃圾“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問題。在前、中、末端分别建成資訊化平台,實作生活垃圾全過程管理從機械化向數字化的蛻變。

城投環境作為城市環境營運的托底保障企業,與浦東新區生态環境局、徐彙區綠化市容局、黃浦區綠化市容局、青浦區綠化市容局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将持續助力各區打造垃圾分類2.0更新版;與江灣鎮街道、中國石化、虹橋臨空經濟園區等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将為街道、企業、園區“無廢建設”提供高水準高品質環境服務;與城投公路、城投水務、城投控股、上海中心等“無廢工地”“無廢工廠”“無廢社群”“無廢商管”場景建設代表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攜手共建城投“無廢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