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秘的達:芬奇:穿越者還是天才?​

作者:鷹哥19

​《達.芬奇傳》作者:貝恩德·勒克

神秘的達:芬奇:穿越者還是天才?​

​說起達·芬奇這個名字,我們都不會陌生。他是歐洲文藝複興的代表,更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畫家之一。他的畫作引發了無數人的追捧,并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整理了成交的記錄,一幅神秘的《蒙娜麗莎》,更是被譽為無價之寶。不過,很多人對達·芬奇的認知,也僅限于此了。

對于我們大多人而言,達·芬奇隻是一個西方很有名的畫家而已,畫出了很多幅很貴很貴的名畫,貴到我等普通人隻要擁有一幅,就可以“躺平”幾代人。但是實際上,畫家,隻是達·芬奇衆多身份裡的一個。

無所不能的達·芬奇

在曆史上,達·芬奇的成就,要遠比我們想象地多;達·芬奇的偉大,也并不僅僅在于那些價值連城的名畫。他被譽為人類曆史上絕無僅有的天才,而且還是不可思議的全才。

達·芬奇一生興趣廣泛,在工程學、武器學、天文學、實體學、地理學、生物學、哲學、文學、醫學、光學、音樂等方面都有諸多成就。

比如,在音樂方面,達·芬奇發明的七弦琴,是小提琴的早期形态;在時尚領域,他為宮廷内的女士設計優雅的手袋,在當時廣受歡迎;在建築學方面,達·芬奇曾設計過一座長達240米的跨海大橋,不用水泥也不用米漿,僅僅依靠建築材料之間的壓力就能粘合在一起,雖然這是一張草稿圖,但500年後的今天,這張草圖被麻省理工學院的師生成功設計出來,印證了達·芬奇在建築學上的天賦。

在城市規劃方面,達·芬奇提出了人車分流的設計理念,還設計出下水道,以減少瘟疫在城市的擴散;在機械領域,達·芬奇設計的仿人型機械,被公認為是世界最早的機器人,甚至對宇航局的科學家們探索宇宙也有所啟發。

在醫學領域,達·芬奇是傑出的解剖學家。他解剖過30多具屍體,以此來了解人體的結構、心髒的功能,以及血液的循環。他還在一個百歲逝世的老人身上發現了動脈硬化,并诠釋了動脈硬化的原理及動脈硬化對身體的緻命傷害。最後,他還用精密的繪畫描繪出心髒内血液流動的方向和血流的狀态。

在天文方面,他敢于質疑“太陽圍繞地球運作”的說法,認為太陽是不動的,雖然這個觀點今天看來也不正确,但能在“地心說”盛行的年代提出這個觀點,實屬敢為天下先。此外,他還注意到了“地球反射”的現象,指出,是地球反射太陽光照亮了月亮上沒有被太陽照亮的地方。

在軍事方面,達·芬奇設計的簧輪點火裝置,可以在步槍或者類似的手持武器中産生火花,點燃火藥,這直接促成了槍械的廣泛應用。他還畫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滑翔機和直升機的草圖,除此之外,降落傘、機關炮、手榴彈、潛水艇、坦克、起重機等事物的原型,都曾在他的圖紙裡出現過。

看到這,你是不是也會感歎,這哥們哪裡是個天才,分明是個頂級天才、絕世通才、罕見全才。要不然,另一位天才人物愛因斯坦也不會成為達·芬奇的“小迷弟”。

愛因斯坦曾感歎道:“如果達·芬奇把研究的東西當時就發表出來的話,人類科技會立刻加速至少50年。”

神秘的達·芬奇

我們普通人想在一個領域做出點成績,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達·芬奇竟然可以在這麼多領域有所涉獵,而且每個領域都做得這麼好,甚至一些技能的掌握領先了那個時代幾百年。

要知道,達·芬奇生活的時代,大概是中國的明朝時期,但他研究的東西和描繪的圖紙,大多都是我們這個時代也廣泛應用的東西。是以很多人認為,達·芬奇是不是穿越了?還有人說,達·芬奇接觸過外星人,被外星人改造過。

雖然這些說法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達芬奇的經曆确實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早期的達·芬奇隻是在繪畫上有些天賦,但24歲到26歲時,他卻在文獻記錄上失蹤了兩年。這兩年,他剛剛在繪畫領域嶄露頭角,本應該更加努力,畫出更好的作品,或是廣泛社交,增加“流量”和“曝光量”,但奇怪的是,他那兩年卻急流勇退,不但沒有任何作品問世,行程也沒有任何記載,反而玩起了失蹤。

那麼,達·芬奇是去哪了呢?

他在日記裡寫道,他那時自己到山裡探險,無意間看到了一個神奇的山洞,他在洞穴的門口停了很久,不停彎腰四處察看,想要分辨出洞中的一些東西,但是除了漆黑一片一無所獲。他在洞口猶豫徘徊,一邊害怕那兇險的黑洞,一邊又渴望看到裡面的神奇事物。日記寫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了。

但當達·芬奇再度歸來時,他的人生就開始開挂,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傑出的一面。是以一些人就猜測,那個山洞可能是個空間蟲洞,可以通往未來世界,達·芬奇是以看到了500年後的世界,他在畫裡一再描摹的,就是自己500年後的所見所聞。

還有人說,那個山洞很可能是被外星人改造過的特殊空間,在那裡時間是緩慢的,達·芬奇在那學完了未來500年的知識,而他之是以沒有子女,就是因為被外星人改造後的他,已經無法同地球人生兒育女了。

這些說法聽着很玄乎,卻給達·芬奇增添了很多神秘色彩。在這層“神秘”濾鏡的修飾下,達·芬奇的畫作也充滿了神秘色彩。

此外,在本世紀初,美國作家丹·布朗,創作了一部名為《達·芬奇密碼》的探秘小說。小說将達·芬奇的畫作視為一個個密碼,這些密碼推動着劇情不斷向前,讓人欲罷不能。這本書2003年一經問世,就成為風靡全球的暢銷書,在這本書的助推下,達·芬奇的神秘色彩更添一分。

真實的達·芬奇

不過,抛開這些神秘的色彩,真實的達·芬奇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相信本周我們要講的這本《達·芬奇傳》,能夠幫助你認識一個更加真實的達·芬奇。

本書的作者貝恩德·勒克是德國曆史學家,也是歐洲文藝複興史的專家。他是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博士,對達·芬奇的研究,呈現出學者獨有的嚴謹。在這本書裡,貝恩德·勒克通過海量的一手資料,抽絲剝繭,為我們真實再現了達·芬奇的人生和他的創作曆程。通過他的筆觸,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而飽滿的達·芬奇。

真實的達·芬奇,其實是個美男子。他有着順滑的金色卷發,也喜歡将頭發染成其它顔色。他還有着發達的肌肉,是個行走的衣架子。當同時代的人都偏愛長袍加身時,他卻喜歡穿玫紅色的及膝短袍。

此外,年輕時的達·芬奇還是個精緻男孩,會将玫瑰花水和碎薰衣草制成的香水灑在手上,當他身着鮮豔的衣袍穿行于市鎮或者騎馬時,渾身散發着典雅之氣。中年後頭發已經變白的他,依舊愛美,為此愛發明的他給自己做了一種染發劑,将頭發染成了棕金色。

真實的達·芬奇是個私生子,他一輩子也沒能獲得正式的家族身份,也沒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學習當時通用的拉丁語。因為私生子身份無法繼承家族的“公證員”職位,他才被父親送去學習藝術,卻也因禍得福,成為家族中最聲名遠揚的人。

真實的達·芬奇有很多的小個性。他是個左撇子,字迹本來就不算好看,可他偏偏還把每個字母都反向書寫,這導緻他寫出來的東西,正常人根本看不懂,必須借助鏡子,才能看明白。事實上,達·芬奇是故意這樣寫字的,為的就是隐藏秘密。而這也是讓他變得神秘的原因之一。

真實的達·芬奇興趣廣泛,知識淵博,對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是一個極富魅力的人。他是個素食主義者,平時還愛喝點葡萄酒。他對大自然充滿熱愛,對人和動物都很溫柔。他的善良人盡皆知,那些不遠千裡來尋找他的人,無論貴賤,隻要擁有才識,他都會熱情款待他們。

真實的達·芬奇是個完美主義者,但同時也是一位重度拖延症患者。同時代的人毫不懷疑他的才華,卻最擔心他無法如期交稿。事實也是如此,一幅畫在他手中總是改了又改,有時候是加入了新想法,有時候又發明了新技法。單是一幅《蒙娜麗莎》,他就畫了整整16年,哪怕輾轉各地,他也随時帶着這幅畫,不斷地潤色、修飾,直到自己滿意為止。等到畫作達到他心中的完美标準了,達·芬奇一看,這麼完美,算了,還自己占有算了。瞧,就是這麼任性。

真實的達·芬奇是終身學習的倡導者。他的一生都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求,他渴望知曉一切,因為總是不停地讀書,不停地做筆記,不停地進行科學實驗,不停地進行草圖設計,不停地研究幾何問題,不停地探索自然規律,不停地提出問題。

他看着藍色的夏日天空,想知道天為什麼是藍色的。他看到鳥兒在飛,想知道它們為什麼能飛。他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軍事武器,畫出了各種各樣的機械圖紙,還通過解剖達到了對人體的全新認識。

真實的達·芬奇還有一個飛行夢,他一輩子都在孜孜不倦地設計可以飛行的裝置。他和助手還不止試行過一次飛翔實驗,他們從高高的屋頂和高高的山脈上滑行而下,領略了那個時代少有人領略的風光。

總之,閱讀達·芬奇的人生,我們不止見證了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的産生,更是認識了一個好奇而有趣的靈魂。通過對達·芬奇一生的評述,貝恩德·勒克認為,盡管達·芬奇是一個超越了時代的先鋒,但很大程度上,仍是那個特殊的時代塑造了他。

達·芬奇的通才和偉大并非是因為穿越,更不是來自于外星改造,而是文藝複興那個特有的時代,塑造了這位偉大的人物。他的無所不通、無所不曉,全都離不開他的個人經曆,我們與其用“天才”二字來贊美他,不如學着從他的人生經曆中汲取養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