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神秘的达:芬奇:穿越者还是天才?​

作者:鹰哥19

​《达.芬奇传》作者:贝恩德·勒克

神秘的达:芬奇:穿越者还是天才?​

​说起达·芬奇这个名字,我们都不会陌生。他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代表,更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画家之一。他的画作引发了无数人的追捧,并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成交的记录,一幅神秘的《蒙娜丽莎》,更是被誉为无价之宝。不过,很多人对达·芬奇的认知,也仅限于此了。

对于我们大多人而言,达·芬奇只是一个西方很有名的画家而已,画出了很多幅很贵很贵的名画,贵到我等普通人只要拥有一幅,就可以“躺平”几代人。但是实际上,画家,只是达·芬奇众多身份里的一个。

无所不能的达·芬奇

在历史上,达·芬奇的成就,要远比我们想象地多;达·芬奇的伟大,也并不仅仅在于那些价值连城的名画。他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天才,而且还是不可思议的全才。

达·芬奇一生兴趣广泛,在工程学、武器学、天文学、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哲学、文学、医学、光学、音乐等方面都有诸多成就。

比如,在音乐方面,达·芬奇发明的七弦琴,是小提琴的早期形态;在时尚领域,他为宫廷内的女士设计优雅的手袋,在当时广受欢迎;在建筑学方面,达·芬奇曾设计过一座长达240米的跨海大桥,不用水泥也不用米浆,仅仅依靠建筑材料之间的压力就能粘合在一起,虽然这是一张草稿图,但500年后的今天,这张草图被麻省理工学院的师生成功设计出来,印证了达·芬奇在建筑学上的天赋。

在城市规划方面,达·芬奇提出了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还设计出下水道,以减少瘟疫在城市的扩散;在机械领域,达·芬奇设计的仿人型机械,被公认为是世界最早的机器人,甚至对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探索宇宙也有所启发。

在医学领域,达·芬奇是杰出的解剖学家。他解剖过30多具尸体,以此来了解人体的结构、心脏的功能,以及血液的循环。他还在一个百岁逝世的老人身上发现了动脉硬化,并诠释了动脉硬化的原理及动脉硬化对身体的致命伤害。最后,他还用精密的绘画描绘出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和血流的状态。

在天文方面,他敢于质疑“太阳围绕地球运行”的说法,认为太阳是不动的,虽然这个观点今天看来也不正确,但能在“地心说”盛行的年代提出这个观点,实属敢为天下先。此外,他还注意到了“地球反射”的现象,指出,是地球反射太阳光照亮了月亮上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地方。

在军事方面,达·芬奇设计的簧轮点火装置,可以在步枪或者类似的手持武器中产生火花,点燃火药,这直接促成了枪械的广泛应用。他还画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滑翔机和直升机的草图,除此之外,降落伞、机关炮、手榴弹、潜水艇、坦克、起重机等事物的原型,都曾在他的图纸里出现过。

看到这,你是不是也会感叹,这哥们哪里是个天才,分明是个顶级天才、绝世通才、罕见全才。要不然,另一位天才人物爱因斯坦也不会成为达·芬奇的“小迷弟”。

爱因斯坦曾感叹道:“如果达·芬奇把研究的东西当时就发表出来的话,人类科技会立刻加速至少50年。”

神秘的达·芬奇

我们普通人想在一个领域做出点成绩,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达·芬奇竟然可以在这么多领域有所涉猎,而且每个领域都做得这么好,甚至一些技能的掌握领先了那个时代几百年。

要知道,达·芬奇生活的时代,大概是中国的明朝时期,但他研究的东西和描绘的图纸,大多都是我们这个时代也广泛应用的东西。所以很多人认为,达·芬奇是不是穿越了?还有人说,达·芬奇接触过外星人,被外星人改造过。

虽然这些说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达芬奇的经历确实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早期的达·芬奇只是在绘画上有些天赋,但24岁到26岁时,他却在文献记录上失踪了两年。这两年,他刚刚在绘画领域崭露头角,本应该更加努力,画出更好的作品,或是广泛社交,增加“流量”和“曝光量”,但奇怪的是,他那两年却急流勇退,不但没有任何作品问世,行程也没有任何记载,反而玩起了失踪。

那么,达·芬奇是去哪了呢?

他在日记里写道,他那时自己到山里探险,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神奇的山洞,他在洞穴的门口停了很久,不停弯腰四处察看,想要分辨出洞中的一些东西,但是除了漆黑一片一无所获。他在洞口犹豫徘徊,一边害怕那凶险的黑洞,一边又渴望看到里面的神奇事物。日记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但当达·芬奇再度归来时,他的人生就开始开挂,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杰出的一面。所以一些人就猜测,那个山洞可能是个空间虫洞,可以通往未来世界,达·芬奇因此看到了500年后的世界,他在画里一再描摹的,就是自己500年后的所见所闻。

还有人说,那个山洞很可能是被外星人改造过的特殊空间,在那里时间是缓慢的,达·芬奇在那学完了未来500年的知识,而他之所以没有子女,就是因为被外星人改造后的他,已经无法同地球人生儿育女了。

这些说法听着很玄乎,却给达·芬奇增添了很多神秘色彩。在这层“神秘”滤镜的修饰下,达·芬奇的画作也充满了神秘色彩。

此外,在本世纪初,美国作家丹·布朗,创作了一部名为《达·芬奇密码》的探秘小说。小说将达·芬奇的画作视为一个个密码,这些密码推动着剧情不断向前,让人欲罢不能。这本书2003年一经问世,就成为风靡全球的畅销书,在这本书的助推下,达·芬奇的神秘色彩更添一分。

真实的达·芬奇

不过,抛开这些神秘的色彩,真实的达·芬奇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相信本周我们要讲的这本《达·芬奇传》,能够帮助你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的达·芬奇。

本书的作者贝恩德·勒克是德国历史学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史的专家。他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博士,对达·芬奇的研究,呈现出学者独有的严谨。在这本书里,贝恩德·勒克通过海量的一手资料,抽丝剥茧,为我们真实再现了达·芬奇的人生和他的创作历程。通过他的笔触,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饱满的达·芬奇。

真实的达·芬奇,其实是个美男子。他有着顺滑的金色卷发,也喜欢将头发染成其它颜色。他还有着发达的肌肉,是个行走的衣架子。当同时代的人都偏爱长袍加身时,他却喜欢穿玫红色的及膝短袍。

此外,年轻时的达·芬奇还是个精致男孩,会将玫瑰花水和碎薰衣草制成的香水洒在手上,当他身着鲜艳的衣袍穿行于市镇或者骑马时,浑身散发着典雅之气。中年后头发已经变白的他,依旧爱美,为此爱发明的他给自己做了一种染发剂,将头发染成了棕金色。

真实的达·芬奇是个私生子,他一辈子也没能获得正式的家族身份,也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学习当时通用的拉丁语。因为私生子身份无法继承家族的“公证员”职位,他才被父亲送去学习艺术,却也因祸得福,成为家族中最声名远扬的人。

真实的达·芬奇有很多的小个性。他是个左撇子,字迹本来就不算好看,可他偏偏还把每个字母都反向书写,这导致他写出来的东西,正常人根本看不懂,必须借助镜子,才能看明白。事实上,达·芬奇是故意这样写字的,为的就是隐藏秘密。而这也是让他变得神秘的原因之一。

真实的达·芬奇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是一个极富魅力的人。他是个素食主义者,平时还爱喝点葡萄酒。他对大自然充满热爱,对人和动物都很温柔。他的善良人尽皆知,那些不远千里来寻找他的人,无论贵贱,只要拥有才识,他都会热情款待他们。

真实的达·芬奇是个完美主义者,但同时也是一位重度拖延症患者。同时代的人毫不怀疑他的才华,却最担心他无法如期交稿。事实也是如此,一幅画在他手中总是改了又改,有时候是加入了新想法,有时候又发明了新技法。单是一幅《蒙娜丽莎》,他就画了整整16年,哪怕辗转各地,他也随时带着这幅画,不断地润色、修饰,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等到画作达到他心中的完美标准了,达·芬奇一看,这么完美,算了,还自己占有算了。瞧,就是这么任性。

真实的达·芬奇是终身学习的倡导者。他的一生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他渴望知晓一切,因为总是不停地读书,不停地做笔记,不停地进行科学实验,不停地进行草图设计,不停地研究几何问题,不停地探索自然规律,不停地提出问题。

他看着蓝色的夏日天空,想知道天为什么是蓝色的。他看到鸟儿在飞,想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飞。他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军事武器,画出了各种各样的机械图纸,还通过解剖达到了对人体的全新认识。

真实的达·芬奇还有一个飞行梦,他一辈子都在孜孜不倦地设计可以飞行的装置。他和助手还不止试行过一次飞翔实验,他们从高高的屋顶和高高的山脉上滑行而下,领略了那个时代少有人领略的风光。

总之,阅读达·芬奇的人生,我们不止见证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产生,更是认识了一个好奇而有趣的灵魂。通过对达·芬奇一生的评述,贝恩德·勒克认为,尽管达·芬奇是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先锋,但很大程度上,仍是那个特殊的时代塑造了他。

达·芬奇的通才和伟大并非是因为穿越,更不是来自于外星改造,而是文艺复兴那个特有的时代,塑造了这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全都离不开他的个人经历,我们与其用“天才”二字来赞美他,不如学着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养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