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叔同的兩首七絕,想象豐富,文筆不凡

作者:雲水心語

大自然缤紛多彩,有時春花爛漫,有時秋葉凋零,人們總是喜歡鮮花鋪地,不願踏入荊棘叢中。人生五味雜陳,紛紛擾擾,沒有永遠的吉祥與安好,卻經常遭遇不測和煩惱。

青山不老、碧水悠長,人生苦短、世事無常,自古及今很多文人墨客面對永恒的宇宙,常會悲慨生命如此渺小,又仿佛隻是一瞬,那些無處不在的塵世滄桑,更令人感懷别時容易見時難。下面分享李叔同的兩首七絕,想象豐富,文筆犀利,更展現出才子的文學造詣。

李叔同的兩首七絕,想象豐富,文筆不凡

贈語心樓主人(其一)

作者:李叔同

天末斜陽淡不紅,蝦蟆陵下幾秋風?

将軍已死圓圓老,都在書生倦眼中。

李叔同是近代著名才子,他出生于天津的大戶人家,祖父經營鹽業、開辦錢莊,父親是清末進士,後來辭官繼承父業,并成為津門巨富。

這首詩創作于詩人24歲時,李叔同當時生活于上海灘,他在異鄉不僅結交廣泛,而且還經常出席各種社交活動,并參加一些戲劇演出。語心樓主人是他的一位好友,具體生平事迹無從考察。

李叔同的兩首七絕,想象豐富,文筆不凡

開篇渲染氣氛,夕陽西墜,但又并非彩霞滿天,而是顯得有些陰沉。如此慘淡的黃昏景象,也讓意氣風發的詩人感覺有些悲戚,他登上語心樓上,頓時感覺秋風寒涼。詩人又放眼眺望,更覺不遠處的山嶺上秋意蕭瑟。

蝦蟆陵,位于西安,又稱下馬陵,本指漢武帝時代董仲舒的陵墓。詩人的視野不可能那麼開闊,可是他的想象卻能夠穿越時空,并以此烘托一種凄涼氛圍,進而為下文的議論打下伏筆。

李叔同的兩首七絕,想象豐富,文筆不凡

“将軍已死圓圓老”,圓圓是指明末著名歌妓陳圓圓,将軍當然就是曾為美人沖冠一怒的吳三桂,他引清兵入關,進而加速了大明王朝的覆滅。可是吳三桂不過是清廷的一粒棋子,即使成為藩王,甚至還一度稱帝,但是最終也未能翻起大浪。

結尾意在言外,詩人以一雙書生的倦眼,冷看上下五千年,無數公子王孫都已被人淡忘,多少樓台亭閣皆已成為荒涼古迹。流年似水,沖刷了陳年往事;世事滄桑,也讓詩人慢慢地學會處變不驚、熬清守淡。

李叔同的兩首七絕,想象豐富,文筆不凡

贈語心樓主人(其二)

道左朱門誰痛哭,庭前枯木已成圍。

隻今憔悴江南日,不似當年金縷衣。

李叔同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從東洋留學回國後當過教師、演過話劇,還為很多學校譜寫過校歌。由于詩人自幼受到佛教的熏陶,後來他竟然皈依佛門,并成為受人崇敬的弘一大師,這首詩就流露出才子對塵世的厭倦之情。

李叔同的兩首七絕,想象豐富,文筆不凡

首句描繪了一幅悲戚的畫面,朱門是指富貴人家,外觀雕梁畫棟、内部陳設奢華,門前石獅護佑、周圍防護嚴密。可是“誰痛哭”三字卻顯得極其不協調,可見詩人悲慨那些豪門大戶一旦由盛轉衰、大廈将傾,就像紅樓夢中的四大家族一樣,朝不保夕,令人歎息。

次句進一步深化衰落的主題,作者的思緒又從門口轉到庭前。讀者由“已成圍”三字可以想象出,這棵需要多人合抱的老樹,應該是千年古樹,經曆了數不清的寒來暑往和日曬雨淋,躲過了無數次的冰雹和雷擊,卻沒有熬得過時間老人,最終變得蒼老和腐朽。

李叔同的兩首七絕,想象豐富,文筆不凡

後兩句抒發作者的感慨,“隻今憔悴江南日,不似當年金縷衣。”江南日的典故出自南北朝才子瘐信的故事,他本是北周的官員,後來出使到南方的陳國,卻不幸被扣留多年。才子思念故園,身心憔悴。

金縷衣是指裝飾金絲的華麗服裝,這裡是說那些沉魚落雁的少女,即使出生于鐘鳴鼎食之家,也可能因為家道衰落、或者人世變故,而變得人老珠黃,就像一朵殘花那樣無人欣賞。

縱覽李叔同的這兩首七絕,想象豐富,文筆犀利,展現出年輕詩人的不凡才華。或許是因為敏感于動蕩不安的時局,或許是因為兒時就得到過佛教的熏陶,詩人的筆端含蓄地流露出對塵世盛衰之變的感慨,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歎息,更傳達出一種渴望出世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