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務類退市新規以“2024年度為第一個會計年度”,誰徘徊在“紅線”邊緣?

作者:酒死了
記者|趙陽戈

新“國九條”提出“收緊财務類退市名額”,證監會指出“提高虧損公司的營業收入退市名額,加大績差公司退市力度”。交易所進一步量化,提高主機闆虧損公司營業收入名額要求,從現行“1億元”提高至“3億元”,創業闆、科創闆維持“1億元”不變。虧損考察次元增加利潤總額。

交易所表示,财務類強制退市的修改,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即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将成為首個适用的年度報告。上市公司在2023年年度報告披露後繼續按照原規則财務類強制退市的規定實施*ST、撤銷*ST,或者終止上市;其中被實施*ST的公司在2024年年度報告披露後按照新規則撤銷*ST或者終止上市。

财務類退市新規以“2024年度為第一個會計年度”,誰徘徊在“紅線”邊緣?

也就是說,以2024年年報為首個适用年度報告的話,紅線邊緣的上市公司在2024年間仍有3個季度的時間來改善。

以下着重梳理主機闆公司“虧損+營業收入”組合名額的情形。

*ST金時營收不足1億

截至目前,已發出2023年年報的上市公司近半,其中*ST金時(002951.SZ)值得注意。

*ST金時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的營業收入是3390.69萬元,不足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4457.14萬元,扣非淨利潤-4963.75萬元。*ST金時的主營是煙标印刷業務,在2020年時淨利潤還有1.89億元,營業收入6.39億元;2021年淨利潤下滑至5573.65萬元,同比下滑70.54%,營業收入3.87億元;2022年則是虧損3658.69萬元,當年營業收入1.85億元。

*ST金時解釋2023年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一個是報告期内公司根據實際需要,對人員進行了優化,支付員工辭退補償1419.40萬元;一個是金時印務印刷業務訂單急劇減少,為避免後續的進一步虧損,公司停止了金時印務的印刷生産業務;另外公司布局的新産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尚未盈利。

界面新聞注意到,往前追溯,2021年9月22日,湖南省耒陽市人民檢察院以金時印務涉嫌機關行賄罪,曾向耒陽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公司2023年度财務名額觸及第9.3.1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或者追溯重述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的情形,公司股票将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那麼,2024年表現如何,或将成為決定公司命運的關鍵年。

此前*ST金時也在努力尋找新的方向,布局新的産業。公司曾計劃通過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青島展誠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權。資料顯示,青島展誠成立于2002年5月24日,注冊資本489.18萬元。青島展誠主營業務為內建電路後端設計服務,所處行業屬于“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中的“內建電路設計”。在青島展誠官網上顯示,公司目前在南京、成都、西安設有分公司及辦事處,主要服務于世界TOP20的內建電路設計及Foundry企業,目前公司擁有近500名內建電路設計服務工程師,及一流的EDA軟體開發團隊。截止到2023年底累計傳遞客戶內建電路産品設計服務超5000顆。青島展誠科技是青島唯一一家“國家鼓勵的重點內建電路設計企業”,并先後獲得了“青島市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瞪羚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稱号。

不過該計劃最終終止,公司表示“交易雙方針對正在發生的市場變化及交易核心條款進行了審慎研究和探讨,經協商一緻決 定終止本次交易事項”。看來*ST金時的重生仍在路上。

營收超過1億不足3億的虧損主機闆公司目前出現二十來家

據界面新聞梳理,在目前已披露資料的虧損主機闆上市公司中,營業收入雖超過1億元,但低于3億元的,有二十來家,明年類似企業或将納入市場新的考察名單中。

比如中國高科(600730.SH),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為1.23億元,且公司常年營業收入都是這水準,2022年1.23億元,2021年1.04億元,2020年為1.03億元,2019年9916.76萬元,2018年1.08億元,諸如此類。中國高科2023年的淨利潤為-267.55萬元,扣非淨利潤為-1365.26萬元。好在2022年公司虧損額是8649.98萬元,2023年虧損額有大幅度收窄。

資料顯示,中國高科1996年7月26日上市,公司開展的教育業務包括醫學領域線上職業教育業務、高等教育産教融合業務。醫學領域線上教育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英騰教育主要從事醫學線上教育業務,以醫學教育領域的職業考試教育訓練業務為主,輔以急救技能智能科普教育以及延伸品類的職業資格考證創新教育訓練産品。高等教育産教融合業務方面,公司基于産業端到教育端的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人才培養閉環模型,遵循工程教育認證标準,深度融合行業技術資源,搭建高校端到企業端的人才培養橋梁,與高校和高等職業教育機構以産業學院共建、專業共建、賦能實訓、實訓基地建設、課程研發等形式開展産教融合深度合作,全方位打造行業“産學研”合作新标杆,促進校企協同育人的發展。至于不動産營運業務,則涵蓋自有物業租賃和物業管理業務,公司經營上海方正大廈9、10層及上海招商局廣場16、17層房産的出租業務。

精倫電子(600355.SH)的情形也很尴尬,公司常年虧損,且常年營業收入3億元以下。2023年營業收入1.41億元,淨利潤-4336.04萬元;2022年營業收入1.79億元,淨利潤-3227.28萬元;2021年營業收入2.64億元,淨利潤-933.96萬元;2020年營業收入1.97億元,淨利潤-3548.28萬元;2019年營業收入3.03億元,淨利潤-6764.41萬元。

據悉,精倫電子上市于2002年6月13日,業務按行業分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裝置制造業”、“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兩大類。按産品分為:智能制造類産品:包括工業用縫制裝置智能控制産品、工業物聯元件及其他智能工廠通用智能控制産品、縫制工廠智能制造項目解決方案以及與産品硬體不可分割的軟體;商用智能終端類産品:基于智能身份識别與核驗的智能終端産品及部件、物聯網終端産品及部件、與産品硬體不可分割的軟體、相應的手機APP以及雲平台軟體;軟體與資訊服務類産品:基于公司開發的物聯網産品和雲平台軟體,為中、國小提供的智慧校園方案,為學校和學生家長提供的軟體和資訊服務。

精倫電子表示報告期内受行業内經濟下行因素影響,銷售收入同比下滑,是以導緻虧損。

财務類退市新規以“2024年度為第一個會計年度”,誰徘徊在“紅線”邊緣?

另如佳隆股份(002495.SZ)。據悉,佳隆股份快報稱2023年的營業收入2.6億元,較2022年的2.08億元同比增長了25.13%,但仍然低于3億元;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4471.47萬元,利潤總額為-4922.54萬元,其扣非淨利潤也為負值:-1505.64萬元。于舊規尚可,但新規則卻顯得尴尬,也就是說,佳隆股份要想來年不觸紅線,還需要改善經營,去提升營業收入或實作扭虧。

資料顯示,佳隆股份的營業收入常年低于3億元,2021年為2.8億元,2020年為2.43億元,2019年為2.97億元,2017年為2.87億元,2016年為2.98億元,2013年為2.76億元,2012年為2.75億元,再往前2007年至2011年裡營業收入也都低于3億元。佳隆股份的上市時間是2010年11月2日,主營業務系雞粉、雞精産品的研發、生産和銷售。

佳隆股份表示,報告期公司對相關資産計提減值準備以及确認參股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根據安排該公司将在4月26日披露2023年年報和2024年一季報。

财務類退市新規以“2024年度為第一個會計年度”,誰徘徊在“紅線”邊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