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茶知識 | 綠茶百科 -- 鍋叾茶是什麼茶 這個茶名是怎麼來的

作者:1905電影網

鍋叾茶

鍋叾茶的生産曆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早在明朝末年,該村就生産茶葉,是梅州最早種植水仙綠茶的地方。由于當地山形似鍋,遂取名“鍋叾”,生産的茶葉俗稱“鍋叾茶”。

茶知識 | 綠茶百科 -- 鍋叾茶是什麼茶 這個茶名是怎麼來的

曆史

相傳600多年前,林氏家族由福建遷徙到平遠縣東石鎮,搬遷到鍋叾村,将由福建攜帶的茶樹種子播種于此,試着種植、加工茶葉,為耕地甚少的族人闖出一條生存之路。

但制茶工藝長時間未有突破。直至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平遠縣志》對鍋叾茶評價還是不高,甚至是批評:“産茶之山甚少,又不善焙制,火焦葉黃,其氣燥烈,名為細茶,實粗茶也”。

幾百年的繁衍,豐富了鍋叾茶種類,有水仙、梅占、金萱、鳳凰單叢等新品種。1992年鍋叾茶評為廣東省傳統名茶銀獎,并在杭州中國茶業博物館為陳列産品。

茶知識 | 綠茶百科 -- 鍋叾茶是什麼茶 這個茶名是怎麼來的

産地環境

鍋叾位居廣東梅州平遠縣東石鎮太陽村,地處番東北部海拔1163米的鐵山嶂峰谷,這裡山高林立,空氣清新,終年雲霧缭繞,晝夜溫差大,産出的茶葉除了品質韻味獨特,還有祛疾、健脾、暖腎等功效,是以一直深受消費者青睐。

茶知識 | 綠茶百科 -- 鍋叾茶是什麼茶 這個茶名是怎麼來的

産地品種

鍋叾分上鍋叾、中鍋叾和下鍋叾,有“上鍋叾香甘、中鍋叾滑甘、下鍋叾苦甘”之說。曆經幾百年繁衍,鍋叾茶樹資源種類繁多,以本土的地方中小葉群體品種鍋叾水仙為主,後來還引進有梅占、金萱、鳳凰單叢等新品種,其中在“打水壩”有一棵四百多年的大茶樹,樹高5.5米,樹徑1.9米,覆寫面積30多平方米,每年可産20斤幹茶。

品質特征

精制而成的鍋叾茶形曲卷成螺,霜毫顯露,具有香氣濃郁清長、滋味鮮爽醇厚、喉韻甘清之特點,充分傳承了客家炒綠的風味。

茶知識 | 綠茶百科 -- 鍋叾茶是什麼茶 這個茶名是怎麼來的

發展狀況

在上世紀50年代以前,鍋叾茶以生産傳統的手工炒青綠茶為主,該産品有一股濃郁的炒米香,非常迎合客家人的飲茶口味;50年代後期曾與前蘇聯合作建立紅茶加工廠,産品出口前蘇聯,遠銷東南亞;60年代又恢複綠茶生産,并從福建引進了部分制茶機械,茶葉加工前期用機械殺青、炒二青,後期用木炭烘幹,遂出現半烘半炒綠茶;随着茶葉市場品飲口味的改變,在90年代開始,當地茶農糅合了烏龍茶的曬青工藝,制作的成品茶葉香芬芳,滋味醇滑甘爽,到目前已成為鍋叾茶的主打産品。

茶知識 | 綠茶百科 -- 鍋叾茶是什麼茶 這個茶名是怎麼來的

如今,鍋叾村有茶園1000多畝,每年可産茶2萬公斤。全村130戶農戶家家有茶山,戶戶會種茶,人人善做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