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戒為師”,修道者應從戒律中學什麼

作者:道音文化

以戒為師。修行中要嚴格遵守戒律,隻有持戒,才能夠生出智慧。其實,任何一個宗教教團都是強調戒律的,道教自然也包含在其中。王常月祖師制初真戒律,言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女真九戒等。是以,“以戒為師”這句話對道教修行同樣具有指導意義。

“以戒為師”,修道者應從戒律中學什麼

但與此同時,道教又以“道法自然”為基本的修道理念,強調萬法皆因每個修行者不同的境況而随緣應物。針對于此,很多人會産生不解,認為對戒律的修持和對自然的追求二者是相悖的,不可以混為一談。要解決這一疑惑,就要先明白道教修行的根本是什麼。

人生百世,總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塵俗煩擾,并是以而生起七情六欲,甚至終生都會困頓在欲孽之中,無法看清一切緣聚緣散背後的陰陽使然。沉滞于欲河,便會覺得人生是一片苦海。修道人最終要明悟的,是人生無常背後的真常,即“道”也。太上道祖用五千言講述了“道德”二字的含義,歸根于底還是在勸誡人們以道為本、以德為用。在這裡,“道”是天地萬物的本真之态,“德”是彼此之間發生聯系的具體而又不同的方式方法。回歸到人間社會中來談,人們的生老病死、你來我往都是具有社會屬性的道之本、德之用。那麼,修道最基本的一層含義就是要參透人世間的這層五光十色的表象,不會因為萬緣而牽引了真常之心。所言之“修”,終将歸于“清靜”二字。

“以戒為師”,修道者應從戒律中學什麼

玄門經典《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提到:“常應常靜,常清靜矣。”是說人們在面對世間所必需經曆的紛紛擾擾時,若是始終能夠保持一顆事來則應、事去則了的常心,便是得了真清靜。唯有心念清靜,才能夠不被外緣左右。怎奈人身雖然秉道而生,卻是一種形而下的存在,人們總是過多地關注身體與物質上的需求,于是就會産生永遠都無法滿足的欲望溝壑,這便背道而馳了。修道最實際的意義,在于以“修”的方式去磨除掉後天的某些品性,使衆生從對形而下的關注回轉到對形而上的參悟。在此概念下,“戒”便是“修”的一種常見表達形式。

修道人持戒,一則是求身心清靜,以通明之體上格高真,這是出于信仰的基本需求。再進一步講,戒律中的諸多要求本是一種修行的目标,持戒精嚴者可以參照戒條及時修正修行中的方向偏差,使道人正身、正心并不斷精進。

“以戒為師”,修道者應從戒律中學什麼

如女真九戒中分别提到孝敬柔和,慎言不妒;貞潔持身,離諸穢行;惜諸物命,慈愍不殺;禮誦勤慎,斷絕葷酒;衣具質素,不事華飾;調适性情,不生煩惱;不得數赴齋會;不得虐使奴仆;不得竊取人物。此九戒句句不離女性修真者的修行日常,其既可以作為一種限制性的規矩去遵守,但更重要意義在于使持戒者收住意馬心猿,既一心清靜又慈心于物,既不着塵緣又立德立行。修行能至此境界,便可謂之塵中離塵者也。

又如在參加道教法會時,通常會要求所有人提前一天齋戒沐浴,并且誠心禮拜、心香供養。這其中既包含因戒律而保持的生理潔淨,又包含修行之人心中的一塵不染。《老子想爾注》中提到“想爾九戒”,并分上中下三品。

上品戒文是: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

中品戒文是:行無名;行清靜;行諸善。

下品戒文是:行無欲。

縱然後世在此基礎上衍生出諸多戒持内容,但總體仍不離“清靜”二字。這也是修道人持戒的根本。修道尤為強調一個“一”字,即内外合一,身清靜、心清靜,才可實作“不染紅塵桃李花”的無待逍遙。

“以戒為師”,修道者應從戒律中學什麼

在許多在家人看來,修道者的生活是清苦的,深山中的生活是寂寞的,是以他們慣常以悲憫、可憐的心态去看待出家人所持的戒律,認為此等事情是對情志和生理欲求的束縛。這隻是看到了戒律所展現出來的表面。修行人持戒,雖然難免要曆經生理上的一些磨練,但持戒并不是為了吃苦,而是能夠讓自己從欲海沉浮中脫離,進而去追求最終的徹悟。是以,對一名真正的道教修行者來說,持戒之後所獲得的,是在面對一切變化時仍可保持的安然與快樂。

持戒,戒的本是自己的身心清靜。當心中明靜之時,回看持戒的過程,會發現對欲求的弱化并不是苦。當身心的需求漸趨于無,卻反而更容易獲得修行中的大歡喜。道祖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五色、五音之流雖然是指物質的誘惑,但歸指仍然在于人心。面對外欲時,心中寂然不動,才是守住了本真。古人曾曰“順則成人逆成仙”,如果順應身體欲求,這是成人道的方式;相反,如果以“逆”的方法去戒持自身,這便是成仙道的法則。所謂“戒”,乃是祖師因自身修道有成而流傳下來的規誡之語,其中承托的是前人對我等後學者的殷殷期待。以戒為師,借而行之,即是吾輩的福報,也是對前人恩德的回饋。

“以戒為師”,修道者應從戒律中學什麼

但仍有一點要特别注意:縱然曰“學道不持戒,無緣登真箓”,但是否修持戒律并不是界定修行境界的唯一标準。戒律隻是某個修行階段的輔助,借此可以明本性、悟真常。假若一味以此為修行的根本,把修道誤解成為修戒,這恐怕要謬之千裡了。修行需要借假修真,假借的是世間萬象變幻,真定的是心中一念恒常。真真假假、非非是是,三豐祖師說“隻在其中颠倒颠”。世間一切的緣法都可以成為修行的借力,當你看得到萬物齊一時,對修行的了解或許會更上一層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