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美生态環保志願者徐立強:保護地球,沒有“局外人”

作者:上觀新聞

在第55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丹山國小的紅領巾志願林長們行動起來,他們手提生活廢棄物制成的鳥巢,沿着蜿蜒的護林山路來到崂山西麓半山腰處,這裡是青島市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駐地。

最美生态環保志願者徐立強:保護地球,沒有“局外人”

4月19日,徐立強向丹山國小的同學們介紹生态環保知識

在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青島市校外輔導員徐立強的幫助下,國小生們将鳥巢懸挂在樹林中,為鳥類提供安逸的家園。活動中,徐立強還向同學們介紹了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青島百合。

徐立強是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少山社群居民。1995年,14歲的徐立強第一次參加青島市“挽留海鷗”行動,自此與公益事業結緣。2015年他拿出80萬賣婚房的錢,用于“野生動植物保護”這項事業,一度被父母視為“敗家子”。從一個人到一座城,從一束光到一團火,從徐立強建立協會到現在,他用生态保護的理念把5000多名志願者聚在一起。

20多年來,徐立強一直緻力于野生動植物保護公益事業。2020年,徐立強入選 “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百名最美生态環保志願者。他和隊友們累計收容、救護野生動植物超過2700餘隻,累計制作并在崂山西麓、膠州灣畔濕地等區域懸挂2萬餘個人工鳥巢,每年為1500多隻野生鳥類提供繁衍栖息的溫暖家園。曆時六年,将白沙河海河交彙處11座荒廢小島修複成60餘種、上萬隻候鳥栖息的青春鹭島。

最美生态環保志願者徐立強:保護地球,沒有“局外人”

徐立強和志願者放飛鳥類(受訪者供圖)

“我們所有人都是地球大家庭的成員,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共同維護地球家園的健康和穩定。”徐立強說,“保護地球,沒有局外人,在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呼籲大家共同行動起來,通過低碳出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維護地球母親的健康和可持續性發展。”

4月19日,記者專訪徐立強,聽他講述這些年來從事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苦與樂。

播撒一顆綠色的種子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用戶端記者:徐會長,您和團隊這些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徐立強:作為全國最基層的區縣級的保護單元,我們協會能做的首先是做好生态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踐行者。一方面利用生态保護理念結合我們當地特有的山水林田湖草資源,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将生态文明理念傳播給公衆,尤其是青少年;另一方面是發揮我們在保護環境中的專業性和地域性的特長,協助城陽區政府部門做一些保護的具體工作,包括做一些生态的修複工作等。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用戶端記者:您所在的青島市城陽區在環境保護方面有何特點?

徐立強:青島市城陽區成立了以公衆參與為主體的志願林長模式。我們知道林長制以黨委和政府為主體,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但是僅憑黨委和政府無法把所有的資源保護起來,因為環境保護存在典型的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

以城陽區為例 ,它是一個城市化程序非常快、外來人口非常多的年輕城區,域内正好有省級自然保護區崂山西麓的森林和六水繞城的白沙河,墨水河、祥茂河、桃源河、洪江河、大沽河濕地,還包括膠州灣大面積的岸線。如此多的生态資源,既為可持續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生态基礎,也意味着當地黨委和政府将承擔着巨大的生态責任,這也正好契合了“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總體方向。

最美生态環保志願者徐立強:保護地球,沒有“局外人”

徐立強參加環保宣教活動(受訪者供圖)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用戶端記者:這些年您和團隊如何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

徐立強:我們這些年主要以青少年為主體,傳播環境保護理念 ,每年進校園、進企業、進社群做科普宣傳100場左右,每年釋出普法宣傳視訊100篇次。我們拍攝的青島《生命周記》系列視訊已經有115期,累計閱讀量超過1500萬。

我們發起了白沙河流域生物多樣性教育聯盟,目前已經有15所中國小和1所幼稚園參與,并且輻射了周邊53所學校。通過這一聯盟,我們共同講述母親河流域和大自然的故事,傳播大自然的聲音,在青少年的心中播撒一顆綠色的種子。

重點工程拍下“暫停鍵”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用戶端記者:今年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您怎麼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徐立強:我了解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指的是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用戶端記者:這些年參與環境保護工作,有沒有遇到挫折和挑戰?

徐立強: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不是鋼鐵,遇到磨難、大風大浪的時候,我也曾經抱怨過、氣餒過,但是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個可能跟性格有關系,因為我就在這片山裡長大,應該說是發自内心對大自然熱愛。

對于一些破壞環境的行為,我們也曾出面制止過,對方喊着“你很嚣張啊”,還揚言打擊報複。這些年來各級部門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給了我們與這些行為鬥争的底氣和骨氣,我們可以和任何破壞環境、不遵循自然規律的行為掰手腕,制止他們破壞環境的行為。

随着配套法律不斷完善,我在跟青少年宣講時就說,我不但給你們保護環境的情懷,還給你們保護環境的“武器”。比如說野生動物保護法、森林法、濕地保護法等,這都是我們的“武器”,有了這些“武器”之後,我們再去開展工作的時候,就會覺得理直氣壯。

最美生态環保志願者徐立強:保護地球,沒有“局外人”

徐立強和隊友保護受傷鳥類(受訪者供圖)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用戶端記者:您是城陽區人大代表,還是城陽區人大野生動植物保護代表工作站站長,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徐立強:通過人大賦能的形式,能更好地凝聚共識,推動解決在野生動植物栖息地保護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

例如,在2023年城陽區白沙河河道治理過程中,前期勘查和規劃沒有考慮河道中60000平方米原生蘆葦蕩,而這裡是“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和珍稀物種鳳頭鸊鷉等鳥類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當然,河道清淤工程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兩者之間是有沖突的。

我們通過保護協會的平台和人大的平台逐級溝通協調,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援之下,做了兩輪的方案優化和讨論,正在施工的重點工程被拍下了“暫停鍵”。 最終,經過多方征集意見,相關方面優化了施工方案,保證行洪和保護兼備,保留了36000平方米的蘆葦蕩,為母親河守住了自然底色,同時也維護了生物多樣性。

與“高手”過招謀發展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用戶端記者:能否介紹一下這些年為保護青島百合所做的努力?

徐立強:青島百合是瀕危植物,有着很高的生态、科學、社會價值,同時也是非常優質的百合科種質資源。青島百合本來應在大自然的基因庫裡,維護生物多樣性,但這些年随着盜采盜挖,青島百合一度瀕臨滅絕。從2015年開始,我們把保護下來的青島百合繁育了1500株,并且把其中460株給科研機關進行科學研究,組培、繁育了30萬株,近期,我們組織志願者在崂山西麓一共種了5000株青島百合。

最美生态環保志願者徐立強:保護地球,沒有“局外人”

4月19日,徐立強向同學們介紹青島百合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用戶端記者:從長遠看,保護青島百合還有什麼價值?

徐立強:有了青島百合這個資源,我們就可以講好本土故事,還可以用青島百合做仿生花、圖案服裝等文創産品,在保護的同時講好本土野生動植物的故事,助力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讓子孫後代永續受益。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用戶端記者:在您看來,如何促進協會更好地發展?

徐立強:如果說有點值得我們驕傲的成績的話,就是我們曆時十幾年開展的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科普教育,愈發取得了一些效果。從長期來說,現在确實缺少在保護和科學利用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

我們通過與高手過招,謀劃可持續發展。例如,在4月初舉辦的2024年黃(渤)海濕地與水鳥保護交流活動中,我們請來了“國家隊”的專家學者,第一件事是讓他們了解我們正在做的事,第二個也是希望他們能提出寶貴的意見,未來我們可以根據專家學者指明的方向,撸起袖子加油幹。

在環保中堅定文化自信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用戶端記者:如何在生态環境保護中走出一條适合自己的道路?

徐立強:這個問題問在點子上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我們可以汲取無窮的力量。例如,在2000多年出土的秦簡中包括中國第一部“環保法”——《田律》,上面寫着每年開春時候不能上山獵捕和采伐,這不就是科學發展和有序利用嗎?

每個國家的發展周期不一樣,文化傳承不一樣,所有的保護一定是圍繞着人類可持續生存來服務和保障。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就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積澱。所謂“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在上千年以前,我們的老祖宗已經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論基礎,我們要在文化自信中尋找倫理道德的依據。

最美生态環保志願者徐立強:保護地球,沒有“局外人”

2022年,徐立強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上作主旨發言(受訪者供圖)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用戶端記者:如何講好生态環境保護的中國故事?

徐立強:更重要的是傳承,老祖宗傳給咱們怎麼和大自然和諧共生,咱得照着老祖宗的話去做,揚長但不避短。我們一方面講好我們的保護故事,發出我們的保護聲音;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清醒認識到我們的不足,如何面對保護與發展當中的問題,我覺得這也是擺在當下的一個時代命題。

具體應該怎麼保護 ?由誰來保護?如何用好山水林田湖草沙的資源,去推動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通俗易懂地講,我們有了綠水青山,怎麼在保護綠水青山的基礎上,把“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我想這也是寫好“生态環境保護”這篇論文的終極标題。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用戶端記者 劉玉凡 呂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