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童、劉慈欣、賈樟柯盛情推薦的這部小說集,到底有何魅力

作者:第一讀者

“從小鎮走出來的作家楊遙,執着地用真誠熱烈的目光打量這個世界,聚焦底層人群平淡又糾結的瑣碎生活,書寫平凡人物心底的皺褶與創傷。他關注現實與人性的微妙平衡,作品質樸自然、好看耐讀,在不動聲色中表現出個人和時代的痛感。”(蘇童語)其最新中短篇小說合集《理想國》也具有這樣的特質。

蘇童、劉慈欣、賈樟柯盛情推薦的這部小說集,到底有何魅力

楊遙,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學碩士。在《人民文學》《收獲》《當代》《十月》《中國作家》《上海文學》《北京文學》等刊物發表多部作品,被多家選刊轉載并收入年度作品選。出版小說集《二弟的碉堡》《硬起來的刀子》《我們迅速老去》《流年》《村逝》《柔軟的佛光》《閃亮的鐵軌》和長篇小說《大地》。曾獲“趙樹理文學獎”、第九屆《十月》文學獎、第十屆《上海文學》獎、第四屆“中駿杯”《小說選刊》獎等獎項。

從事文學創作多年,楊遙的作品紮實、文學功底深厚,獲得了文壇較高的認可度。他的中篇小說尤為突出,作家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短篇小說合集《理想國》收錄的作品,集合他近年的新作和佳作,主要是對底層人生存境遇的關注與揭示,以小人物的視角寫小人物的人生經曆,以描述、剪貼的方式對生活進行原生态的還原。

在中短篇小說合集《理想國》出版的同時,楊遙的長篇小說《大地》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書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小說《大地》的反響自是不同,也展現出讀者對以中短篇創作為主的作家楊遙的另一種期許。與之相呼應,楊遙的18篇中短篇小說以《理想國》出版,則呈現出另外一種意味。之是以說是呼應,是兩部長篇與18部中短篇展現着作者的堅守與執着,探索與實驗。而後者更甚。《理想國》應該視作楊遙中短篇小說創作的階段性總結。

蘇童、劉慈欣、賈樟柯盛情推薦的這部小說集,到底有何魅力

小說合集《理想國》所收18部中短篇小說,大緻可以劃分為三大類,三大闆塊。在第一闆塊中,《黑色傘》《未來之路》《熾熱的血》《太陽偏西》《黃河遠上》《白色氈鞋》《銀針》共7篇,基本上是作家對少年小鎮記憶的整理與梳理。一個小女孩子執着地不厭其煩地堵上整日長流的自來水管而不被人了解,不願意在大雨天披一條尼龍帶子遮擋雨水,渴望得到一把黑雨傘,每天除了堵自來水管,跟小鎮上的市民鬥智鬥勇之外,就是到垃圾堆上翻撿,希望能實作擁有一把雨傘的夢想。(《黑雨傘》)小鎮中學組織集體觀看電影《少林寺》引起同學們一陣興奮與躁動,少年看到電影海報上李連傑保持單腿站立,“仿佛能這樣站一萬年”,心動怦然,可最後看電影成為泡影;父親每天酗酒,母親對父親失望透頂,起了離婚念頭;恰逢住在山裡的姨姨和姨夫發生沖突,離家出走,表姐又對自己的父親失望透頂,來家裡短住;表姐表弟度過一段溫馨時光;好景不長,姨父、姨姨在母親的說和下複合,表姐要回山裡,少年将積攢的十幾本小人書送給表姐。(《未來之路》)少年在水庫遊泳,莫名其妙受了欺負,本希望高大的表哥能出面替自己出氣,沒想到,表哥出門理發,被鎮上的強悍少年打了,同樣受到欺負;表哥揚言要報複,母親讓父親出面找對方家長說理;可是,表哥和父親雷聲大雨點小,一再渲染的報複行為以各種理由推脫,最終未能實施,最後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熾熱的血》)一群同學相約打籃球,礦老闆的豪車占了籃球場,隻能打半場,運籃的時候,不小心蹭到了富豪的車輛。一個普通的失誤,成為一個了不得的大事件。富豪老闆暴怒,同伴少年推诿,學校上司追究,一下子讓少年陷入無邊的恐懼之中。(《太陽偏西》)

第二闆塊的《和鄒正方的淵源》《七截兒》《鲽魚尾》《第四座島嶼》《開始下雪》《頭頂有一片雲》《大魚》諸篇,可視作作家由鄉到城數年生活積累的集中呈現。從小縣城來到城市的青年鄒正方,被大城市光怪陸離的生活迷惑,有一種進入主流的錯覺,四處求職,終未發達,最終以自己劍走偏鋒的執着迷惑了整個城市。(《和鄒正方的淵源》)失獨夫妻不能走出獨子死亡的陰影,決定去看海散心,但也收效甚微。(《第四座島嶼》)一位藝術院校畢業的大學生,陰差陽錯在省城機關謀得一份給上司開車的工作,原想工作幾年可以從事專業音樂創作,但上司的承諾,經過漫長的十年,仍然是畫在口頭上的一張大餅。(《開始下雪》)原來是國企中層管理人員的夫妻,在企業日益走下坡路的情況下買斷工齡試圖自己創業,可是在現實中不得不像小市民一樣艱難謀生,四處碰壁,還不時受騙上當,妻子的病又讓生活雪上加霜,好在生活還不是鐵闆一塊,“人不能老生活在陰影下,有時隻要稍微挪一下,光就照進來,随之可能有更大的變化”,主人公終于鼓起勇氣,在妻子的支援下到他鄉尋找新的天地。(《頭頂有一片雲》)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得了一筆拆遷款後,生活在小縣的夫妻兩個帶孩子舉家遷往省城,盤下一間小店,希望能在城市紮下根來,隻是,受疫情影響,生意冷冷清清。(《大魚》)

第三闆塊的 《理想國》 《把自己折疊起來》《父親和我的時代》三篇,如果再加上《白色氈鞋》,可視為作家試圖“有所為”的某種嘗試。其中,小說集同名小說《理想國》,篇名來自柏拉圖,卻不是烏托邦,而是最具煙火氣的現實人間。小說落筆學區房小區的衆生相,打工族的對門胖女鄰居,回遷坐地戶、倔強不通人情的看門大爺,彼此從互相隔膜到關系親密。結尾的反轉,看門大爺為給兒子掙錢買房,報名參加行為藝術,鑽進透明籠子裡生活了多日,看了讓人動容和心酸。這才是真實的沸騰的生活,每個人都為希望而努力奮鬥和活着。比如小說中的一段環境描寫,堪稱神來之筆:“何無用擡頭望了望,聽到雲朵飄過天空好像發出唰唰的聲音,像有人在撕布。從來沒有想過在公園裡會迷路!但這個公園确實太大了,又是晚上,他們對它不熟悉。何無用想到那隻咳嗽的小狗,要是它在,肯定能把他們領回去。想着就聽到了狗的咳嗽聲,非常纖細,何無用想一定産生錯覺了。但是接連又出現幾聲狗清晰的咳嗽聲。何敏喊:‘辛巴!’他們不管有沒有路,踏着落葉,穿過樹林朝着聲音傳來的地方走去。很快,他們就站在了公園的大路上,夜色中,還有人在跑步,遠處又傳來廣場舞的音樂聲。鄰居胖女人走在前面,後面跟着那條咳嗽的小狗,步履蹒跚。何無用他們跟在後面,很快就看到了百鳥園穹頂上巨大的黑色絲網,原來走到百鳥園另一邊了。何無用想鳥這時大概都已經睡覺了。辛巴突然叫起來,辛巴一叫,一聲嘎的鳥叫聲傳來,然後咕咕咕的又傳來幾聲,緊接着接二連三的鳥叫聲不斷傳來。令人驚訝的是它們的聲音不管大小都很輕柔,仿佛在和熟人打招呼。何無用在驚詫時,看見女人的目光望向百鳥園,充滿柔情,像望着一群孩子,她的嘴唇卷起來,發出搖籃曲般的“睡覺吧,睡覺吧”的聲音。鳥們咕咕叫着此起彼伏地回應,百鳥園漸漸安靜了下來。”

作為一名職業作家,楊遙一直非常關注民生,他挂職、借調,紮根廣袤的基層生活,為他的文學創作積累了豐厚的經驗。劉慈欣就評價說,楊遙一直在寫出富有生活質感、底蘊深厚的作品,像他喜歡的契诃夫一樣,不捏造,不耍聰明,每一部小說都真誠地奉獻出全部情感,使小說具有令人身臨其境的力量;他關心和專注描寫“小人物”,他和這些人物共同分享喜怒哀樂、成功失敗,讓我們看到了人群中的大多數。而在賈樟柯看來,楊遙的小說注重意蘊和氛圍,能夠在看似波瀾不驚的叙述中,精準地抵達人心的深處。他的小說鏡頭感、畫面感十足,通過逼真的細節,搭建起一個個意味深長的故事。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邱華棟表示,楊遙是新時代湧現出來的最值得關注的實力派作家之一,他既經過文學寫作的多種訓練,又對新時代中國的城鄉生活有着深切的體驗,相信他的文學之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在《理想國》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新時代中國的城鄉變化,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經驗,以及楊遙不斷超越自我的美學追求。(讀者報全媒體記者 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