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年輕的時候可以不用在乎任何人,可以靠自己就行了。
但是,人到晚年之後離了這個人你的晚年生活就一定會很糟糕和寂寞。
是以,你千萬要對這個人好一點,因為她一定是你晚年的依靠,這個人就是老伴兒。
我這幾天在陪護,深有感觸,遂寫下這些話。
因為,我老伴病了,我深有體會,如果不是我在他身邊,那麼他自己是無法去處理這些意想不到發生的事情。
因為老伴兒做的是甲狀腺結節的手術,做完手術後一切還好。
可是沒想到的是,他以前的毛病犯了,那就是排尿困難。
結果做完手術4個小時,就是無法自行排尿,這個時候我就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他,包括用熱毛巾熱敷膀胱,打開水龍頭,洗洗下身等等。到最後也沒有成功。
還是用導尿的方法把他這個問題解決了。
我就在想,這不就是多虧有個老伴兒嗎?如果沒有老伴兒,他一個人該怎麼辦?
或者是如果子女伺候的話也不友善,像是女兒伺候爸爸不友善,兒子伺候媽媽也肯定有諸多不便,隻有老伴兒在身邊才是最佳人選。
導尿總算成功了,雖然是他遭了一些罪,但總算是把尿排出來了,結果沒想到的是到了晚上10點鐘,他的眩暈症又犯了。
這個醫院也挺奇怪的,住院部的醫生說他這個外科沒有治療眩暈症的藥,實在沒辦法我又趕緊推着一百四五十斤的老伴兒咧咧嗆嗆地往急診推,路程好遠,經過10多分鐘,好不容易才把老頭兒推到了急診,又挂号又打點滴,輸了6個小時,結果輸完液都天亮了,這一夜折騰得簡直要了人的命。
當時因為他眩暈症犯了之後,他心情也很煩躁,我也就随着他,等天亮了輸完液體回到病房之後他的症狀也好轉了,我就跟他聊起了這個話題,我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人老了沒有個老伴兒照顧,那是萬萬不能的。
話說兒女再好,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事情,他們要工作有他們自己的小家庭要照顧,不可能24小時鞍前馬後地陪伴在咱們的身邊,隻有老伴兒在咱生病住院的時候能夠不離不棄,不厭其煩地床前床後地伺候着。
我記得我有個同僚也是這種情況,因為她為了減肥跟着大家一起去暴走,結果走了一個月不到,她的左側膝蓋出現了積水,漸漸地那條腿就不能動彈了,就由她老伴兒整天推着輪椅到醫院去烤電去理療,後來過了一段時間能上班了,她老伴兒就把她推到班車的指定地點,然後上下班就這樣接送她。
那一時間,我就是深有體驗,我就覺得這人老了,誰都不如老伴兒靠譜,隻有老伴兒才能夠這樣有耐心地照顧着,别人都白扯。
哪怕說你有錢去雇人,那也是沒有溫度的,冰冷的服務,哪有老伴兒在身邊伺候的周到。
像我大嫂就是這樣的,我大哥在10多年前,他57歲的時候在睡夢中走了,結果剩大嫂一個人生活了幾年之後,由于糖尿病出現并發症了,後來就雙目失明了。
此時如果要是說我大哥還活着的話,那麼大嫂即使是失明了也沒有關系,大哥肯定會把大嫂照顧得很好。
大嫂失明之後,實在沒有辦法,她隻好去到了她的大女兒家,過着生不如死,寄人籬下的日子。
女兒再好也沒用,女婿都嫌棄得要命,但是沒辦法,像大嫂隻生了三個女兒,她無論如何為了活着都要忍氣吞聲。
是以,我就覺得隻要有個老伴兒,兩個人相依為命的就一定會生活得不寂寞。
是以說,還是記住善待身邊的老伴兒吧。彼此互相抱團取暖,多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注意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适當地運動,記住做全身按摩,睡前泡泡腳,适當地體檢,目的就在于早期發現疾病,早期對症治療,把疾病扼殺在萌芽之中,防患于未然,這樣才能讓自己少生病,晚生病和不生病,老兩口才能夠安安穩穩地一起安度晚年。
是以,我覺得,人老了,你一定要對老伴兒好一點兒,因為她會在你晚年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時會給你安慰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