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散文:愛的盡頭是孤獨 (沙棘)

作者:塞上文學

圖文:沙棘

散文:愛的盡頭是孤獨 (沙棘)

雲南春景

父母親先後走了,我才悟知失去有樂同享有難同當的父愛母愛的傷痛,那些無私而平凡的父愛母愛的盡頭,是一縷若寒風般冷飕飕的孤獨。

我經常環顧四周,我極其像井底之蛙,遼遠的天空下,我像被一堵堵若隐若現的高牆圍繞着,仿佛是被圈養在封閉的溫室裡。我不禁扪心問自己,什麼才是生命的意義?

隻等父母親遠逝,我成了孤兒,也成為了别人的父親或爺爺,我才追尋并領悟出丁點生命的意義。我習慣性地走在故鄉的田園,夢在故鄉的土巷,在一次次回眸往事的時候,一下子恍惚發現生命的意義原本就是為了平平凡凡簡簡單單的愛。而愛的盡頭,那是可怕和無盡的孤獨啊!。

為了生活,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忙得忘記了頭頂的日月星辰,忙得忘記了日夜交替,忙得忘記了什麼季節……忘記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存在。

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忙碌,知道酸甜苦辣鹹的味道,知道幸福和有愛的那些日子,不管父愛、母愛、情愛、友愛或者人與自然界的彼此的互愛其實很潔淨很簡單,隻要有感受到的時候就能證明,我自己還活着,這就是生命的意義,也是直立行走在明天的由頭!

散文:愛的盡頭是孤獨 (沙棘)

那一縷春色

清明時節,忽地春光乍洩,越過冬天的陽光忽然明媚溫暖起來了。忽冷忽熱的天氣,忽悠着憔悴的身體,總覺身子大不如前。總不想再積極主動地運動和寫字了,總想躺在床上懶懶地似睡非睡,時不時地閉目翻翻腦海裡最熟悉的往事。

再看看外面,春天的陽光閑散着,映照着枯萎了很久很久的大地,風吹着幾朵悠閑的白雲,屋裡偶爾聽見打罵孩童的雞飛狗跳,讓我無地自容。

我總是睡又睡不着,走又沒走處,眼瞅着太陽不由自主地向西偏移。這樣的時光浸泡了一天又一天,偶爾爬起來看看窗外,門口不知什麼時候居然長出幾枝杏花,站起來不由瞥見鏡子裡面自己,今年的雙鬓确實白了許多。

自退休後,不知道為什麼,一下子不知道該去哪兒?該做點什麼?清明節的日子,淘氣的天氣就乍暖起來了。我總習慣眯着眼睛想象父母親生我養我的故土,想起來總是帶一縷憂傷。隻有失去了,才知道,原來幸福很簡單,就是能夠叫一聲爸爸媽媽。自從父母親走了,好像再沒有倒一下自己的苦水地方了,再也沒有了家的感覺。我一天接一天漫無目的地閑散着躺在床上,翻遍了所有的熟人,身邊總找不出來一個可以訴說心情的人來。

截止今天,我已經五天沒有說話了。人這種動物,學會說人話很難,學會不說人話更難。

散文:愛的盡頭是孤獨 (沙棘)

老家的父輩

我懶躺在床上,閉目塞耳思索,清明節在我腦海是個比春節都重要甚至特别的日子。日月又不知覺快小半年了,我卻随着日夜忙忙碌碌了大半輩子,今天才居然發現自己是多麼的孤獨,居然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一個可以說話的人。走投無路的時候,我不知道該去哪兒,清明前後,我隻想回家,想回父母親生我養我的老家,想看看種下的小樹苗發芽了沒有,看看熟悉的背影和那些可追憶的人事。

我從老家出來的時候很小,大概十五六歲,外面走的時間長了,去的地方多了,感覺離家反而越來越親近了,總想去父母親的老地方走走看看。

我是一個極普通的農民,我曾經和無數人一樣,曾想方設法走出村莊,挖空心思想辦法插上理想的翅膀,走出大山和村莊的圍堵,可是山高路遙,我卻怎麼也走不出襲往心頭的那種孤獨和寂寞,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跨越被那些現實圍堵的那些高牆和鴻溝,一行行眼淚掉下來,再一次流向家鄉貧瘠的山梁,流向父親的墓地。

尤其呆在四面不透風的那個家裡,總感覺四面八方林立着我看不見得水泥高牆,活像一個圈養豬狗的地方,冷冷清清的四壁沒有一絲溫暖。我忽然走着走着,越走越找不到那種親情友情愛情等等,找不出有父有母有親情友情的那份愛,後路越走越加孤獨.

找點愛好吧,偶有人說,有愛有好的人不孤單。細想我真還有點癖好,我愛思考、我愛家鄉以及我身邊接觸過的人,為此我也付出了數不清的人力、物力、财力。始終信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勿以善小而不為,無一物小而為之”,這兩句警世名言是母親從小的教誨也是一生做人的準則。

散文:愛的盡頭是孤獨 (沙棘)

春芽

今生情感頗為挫折,或許是自以為情感豐富,人據說就是這樣,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重視越要去追尋,是以我自己重感情的原因與自己的坎坷情路有關系。我總自以為“愛是一個熔爐”,可以融化鐵石心腸,其實,在無言以對的五天甚至五年裡,我終于明白了什麼叫“對牛彈琴”,什麼是“物以群分,人以類聚”。

其實人與人的信念,永遠是由自身的階級屬性決定的,其實我錯了,我不該“對牛彈琴”,更不該與高牆和鴻溝林立的人說什麼,與其這樣,就像給文盲講“時域、頻域、複頻域的傳遞函數”或者“拉普拉斯微積分變換”,還真不如一個人躺在春光裡面,享受不說話的孤獨。

曾聞“愛屋及烏”這個詞語,今天突地站立對方去想,“愛屋及烏”的反義詞應該是“唇亡齒寒”,更妥帖應是“惡烏焚屋”。所有事物,優點就是缺點,隻不過是對誰而言。也許因為自己的“優點”被人處處看不慣,橫豎看你都是一無是處,是以才對待你和你愛的人口出污言穢語、粗口成髒、卧薪嘗膽等等,打罵虐待我之類的人無所不用其極,包括我所愛者被株連九族一樣受累。原來沒有愛的世界就是,就是愛屋及烏的反面,想想都有逃避或者盡快回老家的去探探父母親的想法。

世界原本就很小,自打父母親走了,以及愛我的人走遠了,才發覺小的容不下異己而且孤傲的我。

有時候想:假如我走了,因我所愛的受累者以及那一片荒蕪的孤獨,或許不再出現。真實如此,我願意閉目養神,甯願永遠不說話,也願意離開愛的盡頭,互不相見彼此都不想面對的醜惡嘴臉。

床上躺久了,茶飯不香,隻想找個地方,把滿腹的苦水傾倒。最近又适逢這口牙不聽使喚,吃點東西的時候總咬不着食物,反而總想咬自己的舌頭,我想爬起來,起索性去修修牙吧,因為這是遲早要掉的一顆牙,更主要還是想到有個開牙科診所的發小,或許能咬着牙與他說一句話,否則把五天的話憋在肚子裡,時間久遠了,怕會把自己憋死的。

散文:愛的盡頭是孤獨 (沙棘)

家鄉的冬天

乘着煦風,頂着溫暖了許多的陽光,踏着剛剛返青了的小道,走進了發小的診所。拔牙的時候,發現發小老朋友和我一樣老了,老眼昏花不說,他還有點腦梗,在診所他雖然技術高超,可是楞是逼着我疼的說出了一句話:“哎呀呀,我的媽媽呀!”,看來疼痛了,或是高興的時候,總是離不開父母親的那份獨有的愛,總能把最愛自己的父母親情挂在嘴邊。

走出診所,一路的陽光依舊閑散着,太陽又偏移了許多,此刻我想去趟老家,那是我靈魂出走和安落的地方,雖然是有城牆四面林立的村莊,可更有我思念的父母親的蹤迹。

小時候最愛做夢,最大的夢想當然是想當官,當官的目的當然是想吃香喝辣和想發大财。鄉長、縣長、店長、家長、班長、組長等等隻要帶長的就行,那是最早的夢想,是以我國小的時候,同學們叫我的綽号“縣長”,我聽着非常高興,暗暗自喜。俗話說當官不帶長,放屁也不響。當然,當官發财的夢想,是社會生存環境特别窮困逼着我想到過的馊主意。到了大學,我也許先天就好為人師,總喜歡給同學們講課,從此同學贈我另個綽号“教授”,其實作實這堵牆,最後把我定位在最喜歡的“教授”位置,到最後這輩子最喜歡的事情居然不是當官,居然是專研技術或者思考問題解惑的“教授”。

小時候,我曾想方設法走出村莊,插上理想的翅膀,走出現實的圍堵,可是山高路遠,我怎麼也走不出餘生的孤獨和寂寞........

散文:愛的盡頭是孤獨 (沙棘)

懷念與父親同齡的小腳嬸娘

外面的陽光閑散着,照着枯萎了很久很久的大地,風吹着幾朵悠閑自在的白雲,我無聊地忍受着風言風語,忍受着無話可說的孤獨。

百無聊賴的時候,躺在床上也特别願意想想熟悉的親人,能與我共鳴的人越來越少,回想起來我的國小成老師;中學的沈老師,大學的雷老師,我的靈魂和知識來源于他們的教導。再繼續想起來參加工作後的恩師劉師傅、康叔、闫師傅,他們都是四十年以上的故舊了,我與他們是不離不棄的忘年之情,我最想聽聽他們的教誨。隻有他們與我,沒有那些鴻溝和高牆,我在積極地籌劃,期待與他們沒有高牆鴻溝的交流,把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傳遞下去。

散文:愛的盡頭是孤獨 (沙棘)

故土

作者:盧有成,筆名,沙棘。進階工程師。專業之餘,喜好哲理詩文。

散文:愛的盡頭是孤獨 (沙棘)

2024第05期

編輯:平常心

2024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