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作者:古籍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圖注:[宋]黃庭堅/緻德輿賢友劄/26.7×37.7cm/紙本/1105年/故宮博物院藏

黃庭堅(1045-1105年)在宋代文苑的地位,論詩文,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同遊蘇轼門下,為“蘇門四學士”之一。

在“蘇門四學士”中,黃庭堅成就高,是江西詩派的創始人,後人将他與蘇轼合稱“蘇黃”。論書法,黃庭堅與蘇、米(芾)、蔡(襄)同列四大家。《宋史·黃庭堅傳》稱他“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

宋代書法,超越了唐代“尚法”,開“尚意”之風。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序》說:“以張懷瓘《畫品斷》,神、妙、能三品定其等格,上中下又分為三;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以表其優劣也。”照此,逸品還沒有資格列入等格。因其“不拘常法”。張懷瓘的《書斷》也同《畫品斷》一樣,将書法分為神、妙、能三品,沒有“逸品”之說。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李白《秋浦歌》并跋(局部)/17.2×30.4cm×58/拓本/見《海山仙館藏真續刻》/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到了唐末宋初,《益都名畫錄》的作者黃休複,自繪精于圖畫者58人,品評四格,一反前說,于神、妙、能三格之前冠以“逸格”。曰:

畫之逸格,最難其俦。拙規矩于方圓,鄙精研于彩繪,筆簡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爾。

至此,張懷瓘的“不拘常法”得到提升,不入格的逸品一躍登上最高品位。蘇轼“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苟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正合逸品宗旨。到了清代,恽南田将逸品簡括為“純是天真,非拟議可到”。逸品的提出,開拓、更新了審美境界,為文人書畫起了前導作用,在書畫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蘇轼的《枯木竹石圖》、《黃州寒食帖》,米芾的米點山水,小楷《大行皇太後挽詞》,蔡襄的某些書劄,都可以看作有異唐人審美觀的逸品代表作。蘇轼于王安石書法亦稱其“得無法之法”。

書法宋四家,都善行楷,唯獨黃庭堅行、楷之外更擅長草書,黃庭堅草書的成就使他于蘇、米、蔡之外,獨樹一幟,在書史上的地位進入新的高度。按宋初風氣,文尚韓愈,詩宗杜甫,書法師顔真卿。在學顔這一點上,四家都無例外,後來各抒個性,形成自家面貌,也開創了宋代書法多元化的格局。黃庭堅學書,服膺《瘗鶴銘》,認為大字無以過之,草書直接受益于懷素、楊凝式,但《瘗鶴銘》的影響不止于楷書。草書不隻是楷書的簡化、迅捷,還有特定的審美理念,且最能展現個性。黃草善于中鋒立定,側鋒取勢,大開大合,縱橫争執而無不如意,特别擅長對動态的掌握,共性中有個性,仍保留着本人楷書中宮緊收向外拓展的特色。“近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黃庭堅曾用來自譬作詩,借以形容他的草書也頗有味,可以了解為“用盡力氣,不離故處”,筆法的普遍性規律“無往不複,無垂不縮”,也可以擴充到草書的章法。比之唐代張旭、懷素,黃庭堅的原創性有異前人、後啟來者,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圖注:[宋]黃庭堅/史翊正墓志銘稿/33.5×65.3cm/紙本/1098年/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早在魏晉時代,已随玄學興起關注到“意”,以此弘揚個性存在,擺脫儒家思想束縛。在宋代,“尚意”書風不是簡單地揚棄“法”,而是賦予“法”以較低層次的美學意義。評價書畫在崇尚逸格,推重尚意的大環境下,黃庭堅強調“觀韻”、“以韻為主”,這又與唐代的“先觀神采”有别。“神”相對于“形”,欣賞過程中“神采”奪人眼目,精光外射。“韻”屬别一境界,它遊離于“形”“神”之間、之外,有餘味,經得起慢慢地細細品味。“韻”的審美觀與禅宗思想的出世精神密切相關,導向對人生的超脫,對儒家“道”的反叛。蘇轼雖然沒有像黃庭堅那樣突出“韻”為獨立的審美範疇,但是他對禅宗的參悟,對“無法之法”的主張,對“蕭散”、“簡遠”、“清新”的推崇,本質上與倡導“韻”的精神一緻。

觀賞與創作,從兩個方向達到基本一緻的認識,然而立場不全同。黃庭堅論書的深刻見解,既有禅宗思想影響,還有豐富的創作經驗作基礎。他與蘇轼以至曆代所有的大家一樣,力主學習必須刻苦。“筆冢、墨池”的精神絕不可少。但都主張學書貴在通其意,遺貌取神,自出新意,不踐古人。在蘇東坡為“我書意造本無法”,在黃則為“老夫之書本無法也。但觀世間萬緣如蚊蚋聚散,未嘗一事橫于胸中,故不擇紙筆,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計較工拙與人之品藻譏彈”。無法是相對的,無法—有法—無法,是辯證過程。無法既指書法的普遍規律,也指作書的具體方法。無法在尚意書風的審美理念中有着特殊的意義:有法即無法,有意即無意,此中仍與禅宗理念相通。

倘把“無意”推到極點,便沒有任何刻意追求,不會對書法存任何欲念。黃庭堅的名句“随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也許可以說是儒家入世思想的表白,斬釘截鐵地否認“随人作計”,不甘“後(于)人”,提出“自成一家”的目标。雖然蘇、米、蔡諸公都以不同的途徑成家,相比之下,蘇轼更注重“頓悟”;米芾通過“集古字”别開生面,轉益多師達十餘家。不斷地自我肯定與否定是大藝術家必然的經曆。然而宋四家中明确标立“自成一家”者,以黃庭堅最自覺。足見其膽略自負。有了這樣的目标,黃庭堅不斷完善自我,早期學周越,後來恨“抖擻俗氣不得脫”,覺周“勁而病韻”,遂改初衷,又曾自評元祐間字“用筆不知擒縱,故字中無筆”,接下來指出:“字中有筆,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豈易言哉。”筆法為書法之本,曆代大書家無不為追求筆法下最大功夫,又各以筆法的特殊性自立門庭。筆法最單純也最豐富,看似簡易其實最難。從初學者到宗匠,從真品佳作到赝品仿制,但看筆法“基因”可以了然。還是黃庭堅說得好:“古人工書無它異,但能用筆耳。”米芾回禀禦問所謂“勒字”、“排字”、“描字”、“畫字”、“刷字”等等,無非指各家筆法個性特異,不必過分拘泥每個詞語的具體含義。黃庭堅指張旭、顔真卿、王羲之、懷素、索靖諸家筆法各異,而又“同是一筆,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若有心與能者争衡後世不朽,則與書藝工史輩同功矣。”此處“與能者争衡”,其實是心手不一,沒有達到相忘的程度。“争衡”必“有意”,忘記自我,失去自我,于是降低了書法的價值。

作為草書宗師的黃庭堅,在“自成一家”的創造性運思中獲得的真知,值得認真領會。即使面對書聖,也非抛棄真我亦步亦趨。他在跋《蘭亭》中說:

《蘭亭序草》,王右軍生平得意書也。反複觀之,略無一字一筆不可人意。摹寫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以心會其妙處爾。

《蘭亭》雖是真行書之宗,然不必一筆一畫以為準。……不善學者,即聖人之過而學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學《蘭亭》者多此也。

學長處,會妙處,要在“各存之以心”。有了“自成一家始逼真”的雄心必定不輕易放棄自我,直至不盲從聖者,以“自我”的立場取舍融會。這裡涉及到了具體的方法,而原創與臨摹則是一對避不開的沖突:

學書時時臨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書細看,令入神,乃到妙處。唯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

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于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随人意。

以上原理與方法,适用諸體,而于草書有更強的針對性。臨摹是學書公認的重要方法,然不能僵化,須善于領會神韻。“張古人書于壁間”,辦法很具體,但是有用,因為這樣做容易得古人書之全神,與古人優遊神交,取形更得神韻于形似之上。“草書妙處,須學者自得,然學久乃當知之。”唯有“自得”的東西才真正屬于自己,才有自家面貌。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圖注:[宋]/黃庭堅/緻公蘊知縣尺牍/30.4×43.5cm/紙本/1095年/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崇尚逸格寫意,倡導文人風範,直至以魏晉風度為楷式,黃庭堅對“俗”的批判成為其書學中一個不可忽視的亮點。請看:

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其書乃貴。若其靈府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隻是俗人耳。餘嘗為少年言:士大夫處世可以百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醫也。

話已說到這等地步。哪怕筆墨比得上鐘繇、王羲之,如若缺少道義、學問、性靈、理法,仍舊還是“俗”,而“俗”是最不可救藥的。黃庭堅的忌俗、厭俗、鄙俗精神,散布在他的書論中,強烈地反映出對士大夫立場、對傳統道義、對審美觀念的堅持。“俗”,與“韻”、“逸”直接對立,水火不容。“俗”必定失去真我。所謂“自成一家”者,我們不必認為凡學書必須人人卓然成家,不必誤解為凡“自我”一切皆好,重要的是從人文立場尊重個性,發揚自我意識,真正做到這點,也必定能夠尊重别人,吸取他人長處,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米芾也是一個竭力排俗的人,對顔真卿、柳公權、歐陽詢都有激烈批評。對此,或許可以看作是出于宋代尚意對唐代尚法的反叛立場,也包含老米個性使然。米芾反俗同時喜歡一個“趣”字;黃庭堅在尚意、觀韻、反俗的同時,發揚了自己的書學觀,其中包括對“拙”的肯定,“凡書要拙多于巧”。“拙”與“巧”的辯證關系最早發源《老子》,但在後來的藝文批評中對拙、巧有了新解。與黃庭堅同時代的陳師道《後山詩話》提出“甯拙毋巧,甯樸毋華,甯粗毋弱,甯僻毋俗”,肯定了“拙”的美學意義,并且也沒有忘記對“俗”的鞭笞。可見同代人思想互相影響之深。到了明末清初,傅山“四甯四毋”之說繼承和發揮了前人思想,傅山對“俗媚”的斥責達到了空前激烈的地步,擴充到對社會政治的态度。循着這條路線,我們可以加深對中國傳統美學的了解。

自黃庭堅千年而後,出版了五卷本《黃庭堅書法全集》。黃庭堅生前說過,他的若幹見解須待數十百年後才被人了解。雖然曆史上的地位早被公認,但認識的深度、評價的角度随時間推移不斷變化。

黃庭堅生前萬沒有預料到,千年後的一位同裡,以十數年如一日的精神,懷着巨大熱情,全力整理、發掘先祖遺作,厘訂考證,锲而不舍地作系統研究。這位中年人叫黃君。他把圍繞黃庭堅的研究事業當作學習黃庭堅的過程,寫詩、作字、撰文,連同黃庭堅的孝悌之心一并成為學習榜樣。2008年,黃君書法集出版,詩詞界前輩劉征以“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為題評價:“黃君甫及中年而才藝大展。”“墨韻詩聲,相融相濟,其益兩收,其樂無窮。”“超人之成果顯示超人之精力,超人之精力顯示超人之勤奮,超人之勤奮顯示超人之才氣,令人驚歎。”“君無浮躁之氣,有執著之功,于浮雲飛絮到處飄舞之中,其特立獨行如此。”評價至誠至高。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黃君編《黃庭堅書法全集》,積蓄多年,先是四卷本《黃庭堅研究論文選》問世,還出版黃庭堅書法專著,組織黃庭堅研究學術研讨會,進而為《全集》不舍晝夜,全力以赴。翻讀此書清樣,我以為“全”是黃君追求的重要目标。

此書力求網羅天下,做成精品。循此,将巨匠置于曆史的環境中,作全面系統的考察。《全集》包含的“言論輯錄”“曆代評論輯錄”以及約五十萬字的“書法年譜”、“作品考析”、“書法評傳”,集資料性與學術性,求實精神與曆史眼光于一體。《全集》把傳世作品分為真迹、臨摹之作、托名書和僞作四大類。黃庭堅傳世之作多數沒有年款,作品系年難定,而黃君早有專著《山谷書法鈎沉錄》就一系列作品作了專門的考證,有許多見解獨抒胸臆。關于《草書千字文》刻本,編者認定為黃氏早期之作,而墨迹本《行楷千字文》則為後人僞托。六卷本《曆代千字文墨寶》(吉林美術出版社)也認墨迹本《行楷千字文》為“無名氏仿黃庭堅”。此作品裡的一個“玄”字末了少一“點”而略顯挖除的痕迹,此中玄機也許值得考究。從學書的立場看,無論何時都要取法乎上,名碑劇迹,經過曆史檢驗值得反複臨習,即使不甚知名的墨迹、拓本,隻要真有藝術價值也不宜任意棄置而必取其所長。該書甚至把托名書與僞迹分開,認為“托名書”或出于對被托名者的尊敬(略如嶽飛《還我河山》《前後出師表》),不必純以僞作視之,這又是一種文化眼光。該書将黃庭堅書法區分真迹、臨摹、托名、僞作四大類,抱着許多苦心。但是無論為着考據或臨池,識别真僞和區分優劣都是最重要的。曆史上任何一位大家,如果撇開其代表性的傑作,肯定大為遜色,失去了存在的根基。确認大家曆史地位,主要看代表作品。倘若辨識不嚴,魚龍混雜,便會模糊大家形象乃至誤導。《蘭亭》論辨引起廣泛關注,重要原因在《蘭亭》特殊地位,又因其特殊地位增加許多疑窦。黃君主編這套全集,充滿熱情,他不掩飾自己的偏愛。偏愛當然有别于偏執。偏愛在藝術欣賞與創作中不可避免,意味着獨到的視角、獨特的追求,學術上表現為學者的個性。由此,偏愛之心甚至很可愛。黃君将心目中尊敬的先祖列為“千年書史第一家”,也說明他的膽略,敢于直抒自家識見,言人之所未言。這當中是否也受了“自成一家始逼真”的精神的感召呢?

應黃君和出版社的熱情邀請,為本書作序。我與黃君交換了對黃庭堅書法的認識,也包括對當今書法發展狀況的一些看法。書法需要人文關懷,書法的持續發展,不能沒有原創精神與精英意識,要有一批有識見的實幹者奉獻一木一石。研究書法史為着啟示當代,曆史上傑出藝術家具有榜樣的力量,書法本體意義不因時空轉移而丢失。深入闡釋某一個案的價值會超出“這一個”本身。以黃庭堅研究為例便可說明。這裡也要提到本書編委會許多專家包括水赉佑編《黃庭堅書法史料集》的貢獻。看黃君主編的《黃庭堅書法全集》,看許多古代書法史論資料的發掘研究,會加強我們當代書法發展的自覺意識,無愧先人并有啟來者。■

本文選自《中國書畫》雜志2013年第2期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自書松風閣詩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黃庭堅寒山子龐居士詩長卷高清本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草書廉頗蔺相如列傳卷(局部)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黃庭堅 草書浣花溪圖引卷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黃庭堅砥柱銘長卷清晰版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經伏波神祠詩拓本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黃庭堅諸上座卷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黃庭堅書廉頗蔺相如列傳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緻明叔少府同年劄 縱28.8cm 橫17.5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楷書緻雲夫七弟劄 縱32.6cm 橫65.4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楷書緻雲夫七弟劄(局部)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山預帖 縱31.2cm 橫26.8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小子相書帖 縱31.3cm 橫33.3cm 上海博物館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糟姜帖 縱28.9cm 橫37.6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惟清道人帖 縱29.3cm 橫31.8cm 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制嬰香方帖 縱28.9cm 橫37.7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緻德輿賢友劄 縱26.9cm 橫37.7cm 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緻明叔同年劄 縱28.5cm 橫20.5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楷書送四十九侄詩卷 縱35.5cm 橫130.2cm 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楷書送四十九侄詩卷(局部)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草書緻立之承奉劄 縱27.1 cm 橫43.1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草書緻立之承奉劄(局部)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草書諸上座卷 紙本 縱33cm 橫729.5cm 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草書諸上座卷(部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草書劉禹錫竹枝詞卷(局部) 縱30cm 橫182.1cm 浙江省博物館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草書劉禹錫竹枝詞卷(局部)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拓 郁孤台法帖黃庭堅草書選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拓 郁孤台法帖黃庭堅草書選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 紙本 縱34.2cm 橫199.5cm 日本有鄰館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局部)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跋東坡墨迹 縱29.5cm 橫42.8cm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草書廉頗蔺相如列傳卷 紙本 縱32.5cm 橫1822.4cm 約書于紹聖二年(一〇九五)左右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臨蘇轼海棠詩卷(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緻無咎通判學士劄 縱30.8cm 橫64.7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緻無咎通判學士劄(局部)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緻景道十七使君劄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緻景道十七使君劄(局部)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緻公蘊知縣宣德劄 縱30.4cm 橫43.5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緻公蘊知縣宣德劄(局部)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寒山子龐居士詩卷 縱29.1cm 橫213.8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書寒山子龐居士詩卷(局部)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沈鵬:從逸格、觀韻說起 ——序《黃庭堅書法全集》

宋 黃庭堅 行楷書華嚴經疏卷(部分) 縱25.1cm 橫115cm 上海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