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皖中評│困在人臉識别系統?科技創新不應造成新的障礙

作者:合肥線上
皖中評│困在人臉識别系統?科技創新不應造成新的障礙

皖中評評論員 章平周(資深時評人)

“眨眼未通過。”伴随着一遍遍提示音,蘇洪泰在微信上申請醫保碼時已經嘗試上百次人臉識别認證。因為先天性遺傳,46歲的蘇洪泰在小時候眼睛就完全失明了。他的兩隻眼睛幾乎沒有了眼球,深深凹陷,甚至做不了簡單的“眨眼”動作。“我隻要有空,就不停刷,還找人在我的眼皮上貼上紙,刷了有上百次,總算通過了。”記者調查發現,不僅盲人,面部毀容患者、老年癡呆症患者和心智障礙患者等人,甚至一些面部衰老的老年人都會遇到人臉識别障礙。

随着科技的飛速發展,人臉識别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從金融支付到社群管理,再到公共安全,它正逐漸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方式。

皖中評│困在人臉識别系統?科技創新不應造成新的障礙

由于把握不好位置,人臉識别未通過。圖源:央廣網

人臉識别技術的初衷無疑是提升身份驗證的準确性與效率,但特殊群體的遭遇卻揭示出技術在推廣過程中存在的明顯短闆。對于盲人而言,由于生理上的限制,他們無法完成眨眼、張嘴等識别動作,這使得人臉識别技術成為他們面前的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大陸殘障人士總人數達8591.4萬人,占總人口的6.34%,其中,盲人、面部燒傷患者、腦癱、面癱、老年癡呆症患者、唐氏綜合征患者等群體,他們在人臉識别技術的運用中均面臨巨大挑戰。

人臉識别技術在提升效率、確定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技術本身不應成為阻礙特殊群體享受社會服務的壁壘。對于這部分群體來說,由于身體或認知上的障礙,他們難以完成正常的人臉識别操作,進而在日常生活中的多個環節受到阻礙。從申請醫保碼到銀行辦事,再到日常出行,這些看似簡單的操作對他們而言卻異常艱難。

皖中評│困在人臉識别系統?科技創新不應造成新的障礙

三部門關于“刷臉受阻”的相關答複。圖源:央廣網

解決特殊群體所面臨的人臉識别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部門應出台相關政策,明确對于特殊群體在技術應用上的照顧措施。同時,加強監管,確定相關企業和機構在提供服務時,充分考慮到特殊群體的需求。其次,技術研發方應積極探索更加包容和人性化的技術方案。例如,通過手勢識别、聲音識别等多種方式,為特殊群體提供更多選擇。此外,對于已經投入使用的系統,應增加輔助功能,如聲紋、指紋識别等。同時,線上無法認證的,還應提供傳統的線下人工辦理等方式,降低使用技術門檻,以友善特殊群體。

科技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但我們也應看到,技術的發展不應以犧牲特定群體的利益為代價,更不能創造新的障礙。相反,科技應該成為彌合社會差距、促進包容和公平的重要手段。面對特殊群體在人臉識别技術上的困境,應當通過政策引導、多方參與,将《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落到實處,共同推動人臉識别技術的包容性發展,為每一位殘障人士鋪設無障礙的科技之路,讓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夠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紅利。

合報皖中評融媒體工作室 出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