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創新,為中醫藥高品質發展插上翅膀

作者:日常惡魔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肖帥 張必聞 長沙報道

人類對健康高度關注的今天,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進入醫學領域。時值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恢複獨立建制兩周年之際,一場以“科技”為名的大會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當中。

在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的加持下,中醫藥這一傳統醫學正在以嶄新面貌更好地為人民生命健康服務。縱觀省中醫藥研究院數十年的發展曆程,傳統醫學與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原來從上世紀50年代就已悄然開始了……

200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科技就是研究院的主戰場

科技,對于從事中醫藥科研工作數十年的省中醫藥研究院來說,絕不陌生。自1957年,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前身湖南中醫藥研究所建立以來,科技正是讓千年傳承的中醫藥學煥發新生的“活水”,滋養着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

在逾一甲子的歲月中,數代研究院人堅持以中醫藥科技創新,引領中西醫協同和産業開發。1997年,在全國中醫藥科研機構綜合評估中雄踞榜首。2009年,中藥超微粉體關鍵技術研究及産業化項目,獲湖南中醫藥界首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醫藥治療原發性肝癌研究,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研發出國内第一個中藥抗肝癌Ⅲ類新藥——肝複樂,國内第一個中藥緩釋劑——鹽酸青藤堿緩釋片,國内第一個專治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中藥新藥——雙丹明目膠囊,省内第一個中藥Ⅱ類新藥——蜂蠟素膠囊,省内第一個專利一等獎——中藥超微顆粒加工方法及工藝,是全省中醫藥科技創新當之無愧的“龍頭”。

科技創新,為中醫藥高品質發展插上翅膀

2009年,中藥超微粉體關鍵技術研究及産業化項目,獲湖南中醫藥界首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22年,省中醫藥研究院恢複獨立建制後,更明确了“以科學研究為主體,以醫療健康、産業開發為兩翼”的總體布局,統籌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引領中西醫協同和産業開發,協調推進大團隊建設、大平台搭建、大項目培育、大成果孵化,支撐科技攻關、醫療服務、産業發展、文化傳承、人才聚集、布局優化、體制改革和數智驅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力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建設中部地區中醫藥科技創新龍頭。

曆時11年的省中藥資源普查結出科研碩果,科技為研究院帶來新動能

“科技之是以被看作是中醫藥發展的新質生産力,正是因為它能夠顯著推動中醫藥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産力質态。”正是從省中醫藥研究院數十年的科研實踐中,院黨委書記、院長葛金文洞察到,科技創新是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和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動力。

科技創新,為中醫藥高品質發展插上翅膀

湖南中藥資源資料庫。

以省中醫藥研究院領銜主持的湖南省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為例,此次普查曆時11年,走遍全省122個縣市,參與人數近2000名中醫藥從業者。正是這樣一項“耗時耗力”的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績同樣也是斐然的。此次普查不僅實作全省縣級行政區域全覆寫,創立湖南首個中藥資源資料庫,查清我省中藥資源種類總計4667種(位列全國第四);同時由此編寫的《中國中藥資源大典·湖南卷》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高分通過國家驗收;更具成效的是,這一“摸清家底”的普查工作為今後中醫藥材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找準了方向。

“一方面,我們建立望城中藥資源實驗基地,為湖南省珍稀中藥材,如黃精、玉竹、百合等藥材建設了種質基原儲存圃;另一方面,我們在積極推動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中醫藥産業化,科技開發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能力進一步增強。”葛金文介紹。

科技創新,為中醫藥高品質發展插上翅膀

湖南普查隊員跋山涉水開展中藥資源普查。

近五年來,省中醫藥研究院先後與省内外200餘家企事業機關簽訂産學研合同。對我省40個鄉鎮、120個大中小企業和種植合作社、50個中藥材種植基地進行調研,指導并參與制定安化、桑植、桂東、炎陵等縣域中藥健康産業發展規劃。組織科技團隊下鄉進行技術指導,為社會教育訓練專業技術人員1000人次。對接國家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扶持産業扶貧示範基地15個,無償教育訓練貧困農戶1500人次,共建10個湖南省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示範推廣中藥材種植基地6000畝。依托全國中藥資源普查工作建構的動态監測體系,向社會提供中藥材市場與産地資訊、生産技術服務與指導。通過技術指導、服務和合作,完成中藥創新藥物研究6個,經典名方研究10餘項,獲得新藥臨床批件5個,醫院制劑備案70個,食品、化妝品等健康産品備案30個。

科技創新,為中醫藥高品質發展插上翅膀

設于省中醫藥研究院本部的中藥材培育基地。

科研平台不斷壯大,科技為中醫藥産業發展帶來“質的飛躍”

科技正催生着中醫藥領域的新産業、新模式和新動能。随着中醫藥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一系列新興産業如中醫藥資訊技術、中醫藥智能制造等應運而生。這些新興産業不僅為中醫藥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也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中醫藥産業産值已經從幾百億發展到今天近萬億,都離不開中醫藥和現代科技的結合。”葛金文以去年新增的芙蓉實驗室“中藥制劑關鍵技術研發平台”舉例道,“現在我們這一平台正在研發的一項關鍵技術之一就是生粉滅菌技術,旨在解決目前許多丸劑存在的輻照殘留、中藥有效成分流失的關鍵問題;一旦突破,不僅對為中藥制劑本身,更為實作這一品類的中醫藥産業化帶來質的飛躍。”

科技創新,為中醫藥高品質發展插上翅膀

中藥制劑關鍵技術研發平台負責人彭豔梅(中)正與團隊已到開展科研工作。

正因如此,近年來,省中醫藥研究院主動出擊,基于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全國重點中醫藥科研機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等進階别平台的建設,進一步加大建設科研平台力度,緊盯行業需求,布局建設了一批中醫藥科技創新平台。在新增芙蓉實驗室“中藥制劑關鍵技術研發平台”和“中醫老年病研究中心”之外,還建立設中西醫結合疾病模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平台8個,建立馬王堆醫學研究中心、湖南省中醫藥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湖南省道地藥材種質創新與良種繁育研究中心等;同時,研究院附屬醫院(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成功獲批國家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試點項目建設機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四五”高水準重點學科(中醫老年病學)、湖南省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示範性醫院建設機關、中醫藥循證能力建設項目,發揮中西醫協同優勢,提升開展國家級高水準臨床研究項目的能力。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院黨委确定的‘高品質發展年’。”葛金文介紹,省中醫藥研究院做好科技創新工作,正是把高品質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和總抓手,着力推進科技興院戰略,持續深化“5+1”核心競争力新格局,顯著提升科技創新與服務能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推動中醫藥高品質發展,應更加強調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展望中醫藥發展的科技新生,葛金文指出:“為推進中醫藥事業産業高品質發展,研究院将通過創新科研體制機制、組建科技創新團隊、優化重點學科布局、建構一流科研平台、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和強化成果轉化應用等多方面的努力,開創科研工作新局面,打造中部地區中醫藥科技創新的龍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