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隔23年!長江鲟又“自然産卵”了,有人歡呼,我卻高興不起來

作者:釣界驢大嘴

2023年3月份,編者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消息:

長江鲟在時隔23年之後,首次實作自然産卵。

時隔23年!長江鲟又“自然産卵”了,有人歡呼,我卻高興不起來

注:2023年的網頁截圖

當時,不少媒體紛紛用大篇幅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一時間,很多人對長江大型魚類的保護,充滿了期待。

畢竟,在一般人眼裡,這可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一年過後,到了2024年4月。編者又在網絡上看到幾乎相同的消息,長江鲟在長江裡面又“自然産卵”了,而且還是“首次”。

時隔23年!長江鲟又“自然産卵”了,有人歡呼,我卻高興不起來

注:2024年的網頁截圖

兩年時間,兩度“首次”産卵成功,估計連長江鲟自己也被搞暈了:我到底産卵了沒有?搞不清楚。

在此之前,長江鲟已被宣布“野外滅絕”,主要原因就是在自然界當中,沒有發現它們産卵的迹象。

如果長時間不産卵,就無法正常繁殖,僅僅依靠人工增殖放流,是無法實作種群維持的。

但一覺醒來之後,長江鲟産卵的“好消息”,已經将“野外滅絕”的标簽,給徹底湮沒了。

時隔23年!長江鲟又“自然産卵”了,有人歡呼,我卻高興不起來

不少人用“首次”、“突破性成果”等詞語來表達欣喜之情。不少自媒體人也開始跟着歡呼雀躍,稱這是長江十年禁漁的功勞,狂喜之情溢于言表。

但我卻高興不起來!

長江鲟從“滅絕”到自然産卵,隻用了十幾個月時間?

在2022年7月份,長江鲟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野外滅絕”。

何為野外滅絕?就是當一個物種已知的個體,僅生存于圈養的環境,或者是需要通過野外放生才能回到曆史上曾經分布的地點時,就會被定義為“野外滅絕”。

過了一年多,長江鲟卻又被兩次宣布“自然産卵”,真的有這麼神奇?

時隔23年!長江鲟又“自然産卵”了,有人歡呼,我卻高興不起來

有人可能要問了,你一個“釣魚佬”,為何要去質疑專家們的結論,為何總是喜歡唱反調。

其實,“釣魚佬”的身份雖然卑微,但卻是對魚類資源保護十分在意的一個群體,他們隻想看真實結果。

我們再來看看,一些人口口聲聲的“自然産卵”,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

根據公開的資訊,在2023年,長江鲟所謂的“自然産卵”,是在一個大小為45立方米的人工産卵巢中,通過人工調控水體的流速,模拟長江鲟在自然産卵場中的環境,然後引導這些人工養殖的魚去産卵。

時隔23年!長江鲟又“自然産卵”了,有人歡呼,我卻高興不起來

你沒看錯,确實是一個僅僅45立方米的小池子。

不少人肯定心存疑問,這個還沒有遊泳池大的盒子,能代表長江複雜的自然環境嗎?

到了2024年,裝水的盒子被移植到了室外,45立方米的水池,變成了20000平方米的試驗區。

說白了,就是人工模拟長江鲟天然水域所需産卵環境,再投放人工放生的魚,通過一系列科技與狠活,促使它們去産卵。

時隔23年!長江鲟又“自然産卵”了,有人歡呼,我卻高興不起來

這能叫“自然産卵”?

難怪長江水産研究所學生研究員“危起偉”對這個說法表示不滿,稱其“表達不準确”,委婉地批評了“自然産卵”這種說法。

在危起偉看來,稱其為“人工幹預下的産卵”更為合适!

對于一些媒體人的自嗨,很多網友應該是見怪不怪了,畢竟這種模式能迎合大衆的觀點,也能吸引到更多人的眼球,上面的人也很高興,何樂而不為呢。

但不管這些人如何自嗨,我們隻看真實的結果。

長江鲟的産卵,會不會像一些重大研發成果一樣,隻會永遠停留在實驗室當中?

所謂的“長江鲟自然産卵”,到底是不是可持續的,或者是不是可複制的?在這一方面,我們尚沒有看到相應的答案。

并沒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回應大家的這些疑問。

在長江水域當中,已經不能自然産卵或者正在喪失産卵功能的魚類,并不止長江鲟一種。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就是中華鲟,也已經幾十年不再自然産卵了,需要通過人工增殖放流,來實作種群延續。

時隔23年!長江鲟又“自然産卵”了,有人歡呼,我卻高興不起來

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其實不難了解,對于這些洄遊性魚類來說,産卵的過程就是一個洄遊的旅程,如果不能洄遊,産卵也就無從談起。

而場景的梯級水壩,早已經改變了水流速度、水體溫度以及河床的面貌,并且阻斷了洄遊性魚類的的洄遊路線。

一道道天塹,讓它們找不到回家的路。在目前來看,沒有特别好的解決方案。

時隔23年!長江鲟又“自然産卵”了,有人歡呼,我卻高興不起來

一些魚類對産卵環境要求較為嚴苛,水溫、水體流速、溶氧量、酸堿度等名額都會影響它們的繁殖。

以中華鲟為例,這種古老而神秘的魚類,其繁衍之秘與水溫息息相關。它們喜歡20℃以下的水溫,需要水體保持在5mg以上的溶氧量,并在PH值約7.5的酸堿平衡度。

但随着長江環境的改變,一些因素正在發生變化。公開資料顯示:1980年至1983年,中華鲟産卵期的平均水溫還維持在16.2℃;到了2002年至2005年,這一數字攀升至17.8℃;而到了2013年,水溫更是躍升至23.8℃。

一旦環境發生較大變化,這些生存了幾千年的古老生物,繁殖習性不可能很快就适應這種變化。

時隔23年!長江鲟又“自然産卵”了,有人歡呼,我卻高興不起來

這些問題,不是一些人通過自嗨就能夠解決的。

不過,此次長江鲟實作從室内到野外的産卵,雖說沒有脫離人為幹預,但仍舊算是邁出了一步。

編者不是魚類專家,隻是一個“釣魚佬”,關心長江魚類資源保護的垂釣愛好者。希望那些魚類保護工作者,能夠真正讓長江鲟、中華鲟等大型魚類實作自然産卵,到時候再來狂歡也不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