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銀行成為年輕人的新圍城 有人哭着逃離有人拼命擠入

作者:半兩财經

“你但凡在行裡有人脈,想必不會留在櫃台吧?”一句來自熱播電視劇《城中之城》的台詞讓不少新入職銀行的年輕人破防。櫃員是絕大多數銀行新人的必經之路。北青報記者發現,不少年輕人因為受不了銀行基層工作的苦,入職沒多久就哭着離開了銀行,“年輕人逃離銀行”“今天你從銀行辭職了嗎?”等相關話題近年來不時沖上熱搜;另一邊,各類銀行的春招、秋招依然是應屆畢業生眼裡的“香饽饽”,大批海内外名校的畢業生使出渾身解數想拿到一張銀行的OFFER。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銀行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新圍城。

銀行成為年輕人的新圍城 有人哭着逃離有人拼命擠入

銀行工作有哪些獨有槽點?

大部分人想辭職,原因多是加班多、掙錢少、壓力大、晉升無望。但多位已經從銀行辭職的年輕人卻表示,離開銀行并不僅僅因為這些原因,因為你在其他行業工作也一定多多少少遇到這些問題。讓他們最終“痛下決心”的其實是銀行基層工作一些獨有的槽點。

櫃員工作内容瑣碎重複

擁有985大學學曆的李靜(化名)在銀行工作了兩個月,還沒過試用期,就果斷辭職了。去年8月,大學畢業一年的李靜參加某國有大行省會城市分行的社招,被錄用。跟應屆生一樣,毫無銀行工作經驗的李靜被配置設定到一家支行從基層幹起。

李靜從小活潑開朗、愛美愛打扮,對各種新鮮事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一開始,她覺得最不爽的事情就是每天必須穿闆正的行服,“家裡的漂亮衣服都成了擺設。”等她結束教育訓練正式上崗成為一名櫃員後,才發現必須穿行服其實算不了什麼。

“其實同僚們人都挺好的,對我們新員工也都很照顧,但我就是很讨厭做這種不費腦子的工作,所有業務都是标準化流程,一闆一眼,必須嚴格按規章操作,還有攝像頭360度無死角監控,感覺這種工作真是毫無意義。”李靜上櫃十幾天後就提出了辭職。

曾當過三年櫃員的張麗(化名)則是因為因為櫃員的工作強度大選擇辭職。張麗所在的網點在老居民區,辦理櫃台業務的老年客戶比較多。她每天早上7:00出門,坐40分鐘公交到網點,先到自己工位做準備,然後開晨會。8:57正式開門營業,從那一刻起基本保持不喝水,不上洗手間的姿态,一直到下午一兩點。所幹的動作就是不停地舉手,接待客戶,埋頭幹活,送走客戶,繼續下一個。中午銀行會輪流關閉一個櫃台讓櫃員去吃飯,如果客戶多的時候可能拖到15:00。櫃員吃飯也像打仗,最多半小時就得搞定回來,然後繼續重複那一套熟悉的動作。此外,還要經常參加業務教育訓練,學習新規章新産品,有時還要去支行周邊的社群搞營銷活動。張麗說,幾乎每天都是8點才能下班回家,最早也得七點,而且基本上一周隻休息一天,休息的那一天也累得哪都去不了,隻想在家躺着。

被不講理的客戶罵到“懷疑人生”

多位從事過櫃員工作的該銀行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腰椎疼痛、腎結石都是櫃員的常見病。工作辛苦本身其實可以接受,因為年輕人都要接受鍛煉,但他們最怕的就是碰上不講理的客戶,滿肚子委屈必須強忍。

“我長這麼大,父母都沒對我說過重話,卻被客戶罵得狗血淋頭懷疑人生。”海歸碩士小樂去年夏天入職一家銀行,也是從櫃員幹起。有一天,一個客戶到小樂的櫃台列印一項個人業務的詳單,因為客戶自己描述不清,小樂打出的兩張單據都不是客戶想要的。于是這名客戶在櫃台外對小樂一頓咆哮,用各種不堪入耳的髒話罵小樂浪費了她的時間。随後,兩位主管過來了解情況,這名客戶一邊要求換人,一邊對他們也謾罵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包括小樂在内的所有銀行工作依然用正常語氣與這位客戶禮貌溝通,也在最短的時間幫這名客戶辦好業務。沒想到客戶回去後連打三個投訴電話說被他們三人的态度氣得心髒病發,要求銀行負責。

支行上司要求小樂給客戶道歉。小樂認為自己沒有錯,甯願辭職也不道歉。身邊的同僚都勸小樂,銀行上班遇到這種人是常事,經曆幾次就習慣了。“可我憑什麼習慣啊?”還在試用期的小樂就這樣賭氣離開了銀行。

銀行成為年輕人的新圍城 有人哭着逃離有人拼命擠入

銀行工作規矩多 罰款多

在某大行工作了幾年,已從櫃員轉崗的陳琳(化名)去年也選擇了從銀行辭職。她覺得,銀行的各種規章制度太多,對員工的個人要求和限制太多,自己越來越難以接受。比如,出境旅遊要申請審批;每半年要上交自己的征信報告和銀行卡流水,即使是親屬之間大額轉賬,也要詳細說明;每年至少家訪一次,要找家人了解各方面情況,上次上司家訪時向陳琳父母“投訴”她工作不太積極,沒有闖勁,讓父母數落了她好幾天。

陳琳表示,她很了解金融行業要加強對員工的管理,對行業健康發展很有必要,但是對于個人而言,有些做法确實不能接受。

已經準備打辭職報告的櫃員李珍(化名)也被銀行的規章制度“搞怕了”,說自己整天“戰戰兢兢,就怕出錯”。李珍說,櫃員的差錯不僅是長款短款這種最明顯的賬面錯誤,客戶單據填的不規範、儀容儀表、禮貌問候不周都可能出錯。隻要是差錯就要按規定處理,本來工資就不多,有時一個月就能罰好幾百。

花高價參加教育訓練 有人想方設法擠進銀行工作

在不少年輕人果斷逃離銀行的同時,還有一大批更年輕的人正“削尖腦袋”想進銀行。

目前正值“金三銀四”的招聘旺季,多家銀行已啟動了春季校招,面向畢業時間為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的境内外高校畢業生。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都可看到大量交流銀行網申、筆試和面試經驗的文章,還有不少應屆生花高價找專業教育訓練機構,以求成功入職銀行。

北青報記者看到,在某專注銀行招聘考試領域的網際網路教育平台上,針對銀行筆試和面試的課程售價7980元,隻針對筆試的報價5980元,隻針對面試的報價3980元,該平台的一站式服務金卡會員價更是高達11800元,不僅包含筆試、面試的輔導,還包括履歷精修、求職規劃和行業技能方面的服務。據了解,為應聘銀行花錢上課的畢業生多沒有名校背景,雙非大學學曆比較多。

事實上,銀行一直受到名校畢業生的青睐。去年11月,一份某國有大行北京分行秋招第二輪面試名單被曝光,其中16人畢業于清華,16人畢業于北大,3人畢業于複旦,還有一些來自劍橋大學、耶魯大學、倫敦政經等國外名校的畢業生。

某985高校碩士王玲(化名)2021年以管培生身份入職一線城市某國有大行。王玲曾在支行網點工作了兩年,先是當了半年櫃員,後來又當了1年理财經理,去年轉做了對公客戶經理。去年10月,王玲曾經起過離職的念頭,辭職信都寫好了。因為當時她感覺自己回分行希望渺茫,對公客戶經理營銷名額複雜繁重,還經常有酒局聚餐,她很不适應。

在支行上司的勸說下,王玲又堅持了兩個月,終于在今年年初等到機會,調到了分行的公司業務部。

“經曆過那段時間網點的工作,我現在已經很知足了。”王玲說現在的工作内容自己很喜歡,工作壓力也沒有那麼大,還能學到不少東西;除了每季度末最忙時要加班,平常六七點就能下班。“我不再那麼焦慮了,中午還有時間去辦公樓裡的健身房運動,人都變美了。”

王玲建議,那些急于從銀行離職的新人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剛入職在基層肯定很辛苦,也會有不适應的地方,但銀行系統龐大,崗位衆多,未來發展空間也會很大。放眼社會,銀行的收入還是不錯的,王玲透露,她工作兩年的時候,就有近20萬元的存款。

“現在有多少工作可以像銀行這樣穩定、離家近呢?”普通高校大學學曆的小華是獨生女,最近被家鄉一家地方性銀行錄取,非常開心。小華知道自己的學曆不占優勢,考公考編也越來越卷,而銀行工作性質穩定,收入較高,在家鄉已經是很不錯的工作。

面對圍城該如何抉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進階研究員王衍行分析指出,這種“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的現象可以稱為“銀行圍城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銀行正常的人員流動,包括銀行人員的高就跳槽及由于優勝劣汰而淘汰的人員;二是銀行員工的收入、社會地位、個人發展前景等具有相當的吸引力,銀行進入的門檻依然很高,人員進入難度大。

某國有大行北京一家支行的行長黃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他所在的支行所有校招的畢業生,無論出于北大清華,還是來自普通院校,無論大學畢業還是有碩士學位,都必須從櫃員做起。試用期内都隻有最基本的崗位工資,轉正後,就可以享受績效獎金。客戶經理等崗位的獎金主要看個人業績,櫃員拉存款等創收壓力較小,績效獎金主要跟支行當季效益挂鈎。據他觀察,也并非所有高學曆的新人都急着轉崗或調走。有一個著名高校碩士畢業的女生就幹了很多年櫃員,主要是因為櫃員的KPI壓力相對較小,她本人又喜歡穩定簡單的工作内容和人際關系。

黃先生認為,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弊端,“你之蜜糖他之砒霜”,同一個行業有人逃離有人進入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年輕人做職業規劃的時候,最好先充分了解這個行業,再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和人生志向進行選擇,不能全聽外人的經驗和看法。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銀行業人才的頻繁流動,更多地反映出金融體系的深化和新興業态的崛起,而不是說明銀行“不行了”。年輕人要對銀行的工作先了解清楚,覺得可以接受再選擇去銀行工作。如果隻是抱着找工作難先找一份再說的想法,或者沒幹多久發現不如意趕緊就走,其實是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成本,也對銀行也造成了一定的損失。當然銀行也應該反思,比如崗位描述是不是應該更具體些,對人才的培養或者崗位安排的計劃也應該讓應聘的年輕人充分了解。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程婕

編輯/田野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含資訊網絡傳播權)歸屬北京青年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