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作者:安陽融媒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滾滾黃河水,

悠悠尼羅河,

兩條“母親河”孕育了世界上兩大燦爛繁華的文明。

中國和埃及同為文明古國,

在古代就由絲綢之路聯接在一起,

是人類文明史上友好合作、交流互鑒的典範。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黃河合陽段日出景色。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在埃及盧克索拍攝的尼羅河日出景象。

黃河流域的殷墟,

尼羅河畔的盧克索,

見證兩大文明發展過程中

各自上演的曆史精彩,

而它們昔日的繁華和輝煌,

通過如今的遺迹仍能窺見一斑。

4月18日是國際古迹遺址日。

本期鏡頭連中外,

将帶你走近中埃兩大曆史遺址,

透過豐富的曆史遺存,

探尋輝煌的痕迹,

感受世界兩大古老文明的魅力。

“底比斯,那裡的人們屋宇豪華,擁有無數珍寶;

底比斯有城門百座,門前是馬行道,

兩百名騎馬擁車的武士,日日巡城兩圈……”

在古希臘著名詩人荷馬筆下,

當年的底比斯,如今的盧克索

是富裕、強大、雄偉的象征。

盧克索位于埃及南部,古稱底比斯,

是聞名遐迩的曆史古城,享有“世界上最大露天博物館”的美譽。

城内神廟林立,是古埃及法老時期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坐擁大量名勝古迹,包括盧克索神廟、卡爾納克神廟、帝王谷和王後谷等,

堪稱集納古埃及文明的精華之所在。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埃及盧克索神廟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位于埃及古城盧克索的卡爾納克神廟

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古建築物之一,

是古埃及帝國遺留的一座壯觀的神廟。

神廟規模宏大,有大小20餘座神殿、134根巨型石柱、獅身公羊石像等古迹,

氣勢宏偉,令人震撼。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卡爾納克神廟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4000多年前,

智慧的古埃及人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在尼羅河兩岸建起了這座在當時無與倫比的城市。

如今,

雄偉的神廟、挺立的石柱和斑駁的神像供世人想象着當年的壯觀……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埃及盧克索的獅身人面像大道。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埃及盧克索王後谷的奈菲爾塔利地下陵墓壁畫。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埃及盧克索帝王谷一處法老陵墓内的壁畫。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埃及盧克索神廟内的浮雕壁畫。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埃及盧克索帝王谷一處法老陵墓内的象形文字。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王巍

通路古城盧克索時曾感慨道,

“論時間,盧克索差不多相當于我們公元3000多年前的殷墟。

埃及文明發源之早、規模之大、水準之高,令人震撼。”

當盧克索在曆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之時,

在遙遠的東方,

中國商代文明也散發着光芒,

如今的殷墟遺址便是最好的佐證。

殷墟,

位于黃河流域,

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

是大陸曆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和甲骨文所證明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

也是中國考古發掘時間最長、次數最多、面積最大的古代都城遺址,

是管窺3000多年前商代文明的重要縮影。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參觀者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新館内觀展。

位于太行山東麓的河南安陽小屯村一帶,是殷墟遺址所在地。

洹河南岸,殷墟宮殿宗廟遺址。

地上建築早已湮沒無存,但50餘座形制闊大的夯土建築基址,

足以令人神馳想象三千多年前的王朝氣象。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隔河相望的河南安陽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右)與殷墟博物館新館。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河南安陽殷墟宮殿宗廟遺址。

殷墟出土了極為豐富的文物,甲骨文無疑是分量最重的一類。

“三千年而一洩其密”,作為中華民族最早使用的成熟文字,

甲骨文雖然深埋地下數千年,卻一出土即可被部分識讀。

目前殷墟已出土16萬餘片甲骨文,發現單字約4500字,

已釋讀的大概有三分之一。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殷墟甲骨”專題展上的“甲骨2174”。左上為甲骨文“兔”。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新館内展出的刻辭蔔甲。

2024年2月26日,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公衆開放。

在約2.2萬平方米的新館展廳,展陳近4000件套青銅器、陶器、玉器、甲骨等出土文物,

展示了商代在政治、經濟、軍事、農業、手工業、文字等方面的成就,

展陳文物數量之多、類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覽之最,

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貴文物屬首次亮相,

一系列考古新成果屬首次展示。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博物館新館。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新館内展出的嵌綠松石骨虎。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新館内展出的“司母辛”銅鼎(左上)、“亞長”銅觥(右上)、“亞長”牛尊(左下)、“亞長”銅钺。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參觀者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新館内觀看展品。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參觀者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新館内拍攝展品。

近年來,

殷墟王陵區、宮殿宗廟區、洹北手工業作坊區等考古發掘不斷有新發現。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從業人員在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新館的展廳内修複車馬遺迹。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從業人員在對殷墟洹北商城出土的陶片進行整理修複。

“殷墟的價值及其背後的文化影響已深入華夏民族的血脈中,

它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卓越智慧,是中華民族精神力量之源、文化自信之根,

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王巍說。

随着中埃文化交流日益緊密,

兩國在考古領域也展開多項合作。

中埃盧克索孟圖神廟聯合考古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在兩國考古人員共同努力下,

神廟實地景象和出土文物漸漸呈現于世人面前。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中埃盧克索孟圖神廟聯合考古項目成員在現場工作。

新華全媒+丨從盧克索到殷墟,探尋兩大文明古迹遺址之美

↑這是中埃盧克索孟圖神廟聯合考古項目所在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從盧克索到殷墟,

兩大古迹遺址跨越時空交流對話,

實作了世界兩大古老文明交流互鑒的新景觀,

是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的生動展現。

策劃:王建華、支林飛、林嵬

統籌:伍婧丹、王慶欽、陳夢陽、雙瑞

本期主編:金馬夢妮

本期攝影:李安、王東震、隋先凱、謝晗、殷剛、才揚、孟濤、陶明

視覺設計:金馬夢妮

編輯:林繁晶、孫瑞博、金馬夢妮、邬惠我、淡航

世界故事工作室

新華社攝影部 中東總分社 河南分社

(來源:新華社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