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旅新熱點 |附營運報告

作者:中國旅遊報

4月18日是國際古迹遺址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上釋出的《2023年度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營運報告》顯示,全國55家公園2023年接待遊客總量超6700萬人次,同比增長135%,顯示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旅熱度不斷攀升,已成為文旅新熱點。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旅新熱點 |附營運報告

安徽含山淩家灘遺址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當日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淩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行。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受國家文物局委托,在會上釋出了全國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最新營運資料。

55家公園年度累計資金收入44.75億元,同比增加11.76億元,其中門票收入同比增長約5倍;相關文創、考古研學等文旅消費需求大幅上升,學術、社會活動組織參與量再創新高。

報告顯示,2023年55家公園在文物保護、考古科研、營運管理、社會宣傳與服務等方面工作快速恢複、總體提升,文物保護工程和公園建設工程有序實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考古遺址研究闡釋、保護利用和文化傳承方面的示範作用日趨顯著。(新華社)

報告全文如下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營運報告(2023)

根據2023年統計評估,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營運狀況如下:

一、保護管理和展示利用

已有39家公園制定實施地方性文物保護法規。依法開展文物保護展示工程79項,建設工程80項,隋唐洛陽城天街遺址保護展示貫通提升工程提質提效跑出“加速度”,漢代海昏侯劉賀墓園主墓保護展示、墓園環境整治、保護性設施建設等核心工程全部竣工。

47家公園建有考古遺址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和石峁博物館建成開放,殷墟、漢魏洛陽故城、淩家灘、邛窯博物館建設有序推進(其中殷墟考古遺址博物館已于今年2月正式開放),二裡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榮獲2023年亞太地區文化遺産保護獎,“巍巍亳都 王都典範——鄭州商代都城文明展” 榮獲第二十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精品獎。24家公園建成智慧博物館,26家公園搭建了數字化綜合管理平台,31家公園已建成線上展示平台,22家公園建有線下數字化展示館,數字化、智能化、多樣化的綜合保護展示方式為系統性保護貢獻力量,豐富多彩的展示呈現方式使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頻繁成為文旅新熱點。

二、隊伍建設和考古支撐

在職人員7917人,其中在編人員2672人,考古文博專業人員1054人。志願者隊伍繼續擴大,共招募志願者3592人,同比增加1168人。接納實習學生461名,進行業務交流1029次,同比增加523次,社會人力資源不斷助力公園人才隊伍建設。開展各類業務教育訓練421次,同比增加141次,涉及文物保護、消防安全、遊客服務、主題教育等方面,參加教育訓練人員1.34萬人次。

強化與考古機構合作聯系,開展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27項。各類考古研究項目131項,學術活動309項,形成科研成果259項,同比增長 8%、194%、11%。屈家嶺遺址、鄭州商都書院街墓地獲評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遼上京、殷墟、良渚等釋出“考古中國”重要進展,《金沙遺址:祭祀區發掘報告》被評為“全國文化遺産十佳圖書”。國際合作交流更加頻繁,“中美合作考古實習基地”落戶盤龍城,圓明園、金沙、秦始皇陵、禦窯廠、大窯龍泉窯等公園組織國際學術活動7項,“第六屆世界青瓷大會” 以“劍瓷品質·宋韻龍泉”為主題開展系列論壇、展覽、技藝比賽等活動,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弘揚陶瓷文化。

三、财務收支和經營創收

年度累計資金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中央财政支援6億元,地方财政投入15億元,其中三星堆積極申請中央财政3億元,拉動地方财政投入6億元。實作門票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約5倍,文創産品、研學等公共文化服務收入4445萬元,增長31%,經營性收入3億元,增長32%。另有含山縣吸納企業投資3億元用于建設淩家灘考古研學小鎮。三星堆、秦始皇陵2家公園年度總收入均超10億元。文創開發、活動組織、考古研學項目方面支出增長顯著,分别增長96%、139%、97%,符合公衆日益增長的文旅消費服務需求特征。

四、開放服務和遊客接待

組織舉辦或參與社會活動3667項,同比增加2701項,增長率達280%,金沙、淩家灘社會活動組織次數首次超過500項。研學、展覽、專題講座和論壇等活動明顯增多,教育功能日益突出,突顯遺址文化内涵、考古特色的融合性活動成為主流。建成5A級、4A級旅遊景區29家,文旅融合不斷加強。

全年接待遊客總量6720萬人次,同比增長135%,免費遊客量占比57%,其中秦始皇陵、圓明園遊客接待量超過1000萬人次,1000萬人次至100萬人次之間的10家。

2023年,進入後疫情時代,55家公園文物保護、考古科研、營運管理、社會宣傳與服務等方面工作快速恢複、總體提升,文物保護工程和公園建設工程有序實施,考古遺址博物館、考古工作站及庫房、智慧管理和數字化展示建設加速推進,學術活動、社會活動的組織和參與量再創新高,社會影響和國際交流日益擴大,考古研學、文創開發成為熱點,社會公衆回歸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和公園自身造血能力大幅提升。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考古遺址研究闡釋、保護利用和文化傳承方面的示範作用日趨顯著。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将按照“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要求,繼續堅持“一園一策”基本原則,加強考古支撐和科技創新,引導社會資源助力公園建立與營運,持續進行文化輸出和内容創新,提升價值闡釋和公共服務水準,推動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與服務保障民生更好結合,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賦彩人民美好生活!(來源:國家文物局 新華社;編輯:楊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