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旅新热点 |附运营报告

作者:中国旅游报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上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报告》显示,全国55家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总量超6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显示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旅热度不断攀升,已成为文旅新热点。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旅新热点 |附运营报告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当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在会上发布了全国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最新运营数据。

55家公园年度累计资金收入44.75亿元,同比增加11.76亿元,其中门票收入同比增长约5倍;相关文创、考古研学等文旅消费需求大幅上升,学术、社会活动组织参与量再创新高。

报告显示,2023年55家公园在文物保护、考古科研、运营管理、社会宣传与服务等方面工作快速恢复、总体提升,文物保护工程和公园建设工程有序实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示范作用日趋显著。(新华社)

报告全文如下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报告(2023)

根据2023年统计评估,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状况如下:

一、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

已有39家公园制定实施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依法开展文物保护展示工程79项,建设工程80项,隋唐洛阳城天街遗址保护展示贯通提升工程提质提效跑出“加速度”,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园主墓保护展示、墓园环境整治、保护性设施建设等核心工程全部竣工。

47家公园建有考古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和石峁博物馆建成开放,殷墟、汉魏洛阳故城、凌家滩、邛窑博物馆建设有序推进(其中殷墟考古遗址博物馆已于今年2月正式开放),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荣获202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巍巍亳都 王都典范——郑州商代都城文明展” 荣获第二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24家公园建成智慧博物馆,26家公园搭建了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31家公园已建成线上展示平台,22家公园建有线下数字化展示馆,数字化、智能化、多样化的综合保护展示方式为系统性保护贡献力量,丰富多彩的展示呈现方式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频繁成为文旅新热点。

二、队伍建设和考古支撑

在职人员7917人,其中在编人员2672人,考古文博专业人员1054人。志愿者队伍继续扩大,共招募志愿者3592人,同比增加1168人。接纳实习学生461名,进行业务交流1029次,同比增加523次,社会人力资源不断助力公园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各类业务培训421次,同比增加141次,涉及文物保护、消防安全、游客服务、主题教育等方面,参加培训人员1.34万人次。

强化与考古机构合作联系,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27项。各类考古研究项目131项,学术活动309项,形成科研成果259项,同比增长 8%、194%、11%。屈家岭遗址、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获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辽上京、殷墟、良渚等发布“考古中国”重要进展,《金沙遗址:祭祀区发掘报告》被评为“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国际合作交流更加频繁,“中美合作考古实习基地”落户盘龙城,圆明园、金沙、秦始皇陵、御窑厂、大窑龙泉窑等公园组织国际学术活动7项,“第六届世界青瓷大会” 以“剑瓷品质·宋韵龙泉”为主题开展系列论坛、展览、技艺比赛等活动,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弘扬陶瓷文化。

三、财务收支和经营创收

年度累计资金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中央财政支持6亿元,地方财政投入15亿元,其中三星堆积极申请中央财政3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投入6亿元。实现门票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约5倍,文创产品、研学等公共文化服务收入4445万元,增长31%,经营性收入3亿元,增长32%。另有含山县吸纳企业投资3亿元用于建设凌家滩考古研学小镇。三星堆、秦始皇陵2家公园年度总收入均超10亿元。文创开发、活动组织、考古研学项目方面支出增长显著,分别增长96%、139%、97%,符合公众日益增长的文旅消费服务需求特征。

四、开放服务和游客接待

组织举办或参与社会活动3667项,同比增加2701项,增长率达280%,金沙、凌家滩社会活动组织次数首次超过500项。研学、展览、专题讲座和论坛等活动明显增多,教育功能日益突出,突显遗址文化内涵、考古特色的融合性活动成为主流。建成5A级、4A级旅游景区29家,文旅融合不断加强。

全年接待游客总量672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免费游客量占比57%,其中秦始皇陵、圆明园游客接待量超过1000万人次,1000万人次至100万人次之间的10家。

2023年,进入后疫情时代,55家公园文物保护、考古科研、运营管理、社会宣传与服务等方面工作快速恢复、总体提升,文物保护工程和公园建设工程有序实施,考古遗址博物馆、考古工作站及库房、智慧管理和数字化展示建设加速推进,学术活动、社会活动的组织和参与量再创新高,社会影响和国际交流日益扩大,考古研学、文创开发成为热点,社会公众回归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和公园自身造血能力大幅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考古遗址研究阐释、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示范作用日趋显著。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继续坚持“一园一策”基本原则,加强考古支撑和科技创新,引导社会资源助力公园创建与运营,持续进行文化输出和内容创新,提升价值阐释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服务保障民生更好结合,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赋彩人民美好生活!(来源:国家文物局 新华社;编辑:杨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