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媽:沒有孫子可帶的晚年,我不幸福!

作者:果殼童學館
我媽:沒有孫子可帶的晚年,我不幸福!

你有想象過自己的晚年生活嗎?

  • 是六、七十歲時還在工作崗位上為自己賺終身俸?
  • 是在走四方、看風景?
  • 還是過着帶孫子的傳統老年生活?
  • 亦或者子女已經不願生孩子了,這讓既無班可上、又沒有積蓄去旅行、沒有愛好和興趣去投放感情的我們無所事事、隻能空度歲月?

我曾以為,不用帶孩子、有體力、精力和一定經濟實力去看世界的老年生活才是舒展的、幸福的、正确的。

但我那沒有孫輩可帶的父母告訴我,并非如此。

我媽:沒有孫子可帶的晚年,我不幸福!

不用帶孫輩的晚年,

我看挺幸福的

最近,我讀到三個精彩的晚年故事:

故事一:

64歲的曾光華老先生,忙碌了一輩子的他進入晚年後開始學琴,現已精通6種樂器。平日裡,他會在重慶渝中的臨江門地鐵站地下通道拉琴給自己和過往路人聽,晚年生活過得潇灑自在。

故事二:

河南鄭州的李冬菊離婚後患上了抑郁症,但她沒有沉淪于困境,而是選擇了騎行旅行治愈自己。現在65歲的她在過去8年裡獨自騎行到過越南、法國、澳洲等12個國家,橫跨三大洲。盡管隻懂得四句簡單的英語,但憑借手勢和翻譯軟體她成功地遊曆這些國家,結交了許多朋友、經曆了不少令人驚奇的事情。

故事三:

來自一對70歲的夫妻老周和他的老伴。年輕時,老周夢想環遊世界,卻因工作、子女和生活而未能實作。退休後,他和妻子用自己的終身俸和積蓄買了房車、開始了說走就走的旅程。如今二人自駕遊已經十年有餘,每年至少自駕遊兩次、每次三個月左右,遊遍全國各大景點。目前夫妻倆正計劃着未來的國外旅行。

這幾位老人的晚年生活,和我周邊很多老人的晚景截然不同。中國多數老人,年輕時忙孩子、退休後忙孫輩,直到自己再也幹不動的那天才算真正退休。雖然一些老年人的确喜歡帶孩子,孫輩給他們的晚年生活注入了活力和希望。但隔輩帶娃操勞操心、出錢出力還擔風險、甚至容易出力不讨好也是事實。

是以,咱們這些正在被精細育兒、科學育兒、教育内卷吞沒的80、90後父母們,被問及将來是否考慮給孩子帶娃時,不少人都希望自己能避而遠之、置身事外;或者短期幫忙可以、出錢可以,但長期出力,免談。

我媽:沒有孫子可帶的晚年,我不幸福!

而我也一直覺得,能讓父母擁有一個不被孫輩束縛、自由自在的晚年,是“為了老人們好”。

但我們的父母也正處于退休期,六十來歲的他們既無處安放大把的閑暇時光,又對離開工作崗位後的個人價值産生了懷疑。這時,沒有孫輩可帶的他們并不覺得夕陽紅的生活是美好的。

我們常在網絡上看到那些多姿多彩的退休生活,跟我父母對于退休後生活的想法,仿佛處在兩個世界。

我媽:沒有孫子可帶的晚年,我不幸福!

沒讓父母帶上孫子孫女,

竟成了我的“原罪”

我和老公一直是兩個人自己帶娃娃,孩子出生後,父母曾短暫幫過我們數月。因為身在海外,托管機構尚且齊全,是以兩個孩子不滿一歲就被我們送去了day care。

在我看來這是一件正常的(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孩子就應該自己帶)、對父母有益的事,但在我爸媽眼裡卻成了我們的“原罪”。

理由有三——

第一:我們沒有讓他們帶孫子/孫女,剝奪了他們的天倫之樂,也讓他們成為同齡人中的“另類”。

我父母這一代人,還是傳統的,對“什麼年紀該做什麼事情”有着根深蒂固的想法。比如,兒女大學畢業不久就要買房、工作幾年就結婚、三十歲以前要生娃、自己退休後就是要給子女帶孩子。在他們看來,這是陳規。

家裡的親戚、小區裡的大爺大媽們無一例外都在給子女帶孩子。即使孫輩上學後,自己的人生也是圍繞着孩子轉,做飯、接送、照顧衣食起居,是疲憊、也是樂趣。

由于特定制度條件(比如雙職工制度、獨生子女制度)、環境不健全(比如公辦托育機構的缺乏、私立托育機構的昂貴)、以及家庭情況形塑(比如祖孫同堂)的結果,隔代撫養在大陸是十分普遍、傳統的現象。《2015年家庭發展報告》指出,在全國0-2歲兒童中,主要由祖輩照顧的比例高達60%-70%;其中,30%的兒童完全交由祖輩照顧。即便3歲以後兒童上幼稚園,由祖輩直接撫養的比例也有約40%。

而當我和老公打破了這項傳統,我爸媽就成了周遭同齡人和他們自己心中的另類。

我媽:沒有孫子可帶的晚年,我不幸福!

👆圖源丨圖蟲創意

第二、沒有孫輩可帶,讓他們的生活空虛、乏味。

因為無孫可帶,是以他們隻能把大把的空閑時間寄托在旅行這件事上。但傳統的父母并不想過這樣的生活,我媽常說自己是因為“沒有辦法帶孫輩”隻能被迫寄情山水,打發無聊的多餘時光。

尤其是我媽,她曾在自己的工作中取得過小小的成就,是一個需要靠工作、付出來凸顯自己價值的人。現在空有一把時光和力氣、經濟條件也允許他們付出,卻好似開着拖拉機攆兔子——有勁使不上的感覺。

帶娃對不少老人來說,就像自己的第二份事業,當它沒能開啟時,必然會對自己的人生價值産生質疑。

因為父母這代人不知道、也沒有機會接觸“人生可以有不同的活法”,可以不是隻有上學-工作-結婚-繁殖-照顧孩子-要求孩子繁殖以延續後代-自己幫忙照顧後代這一條路可選。

很多父母認定隻有這種形式的人生,才能給他們快樂和滿足。至于自己這輩子過得快樂與否、有什麼夢想要想實作、有哪些遺憾可以去彌補,他們不在乎,重要的是有第三代。

幾千年的傳統觀念讓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人相信:人生本應如此、晚年的幸福生活隻有一個标準答案——兒孫繞膝。

我媽:沒有孫子可帶的晚年,我不幸福!

👆圖源丨圖蟲創意

第三、缺少了和孫輩的聯結,讓我爸媽對未來生活缺乏安全感。

因為沒有帶孫子和孫女,我爸媽既擔心和孫輩的感情不牢靠;又在潛意識裡覺得沒有幫上我們什麼忙,擔心自己老無所依。

父母倒也不是指望我們養老,就是出于傳統的“交換心理”作祟,認為自己沒有出力幫兒女帶孩子、兒女也不會對自己有多深的感情、甚至可能還會落埋怨。傳統的中國父母,難免還是會把“我給你帶娃”、“你給我養老”放在天平的兩端去衡量。

這些年,我偶爾會和父母因為一些瑣事爆發沖突,最終的矛頭都指向我們距離太遠使得他們沒能經曆傳統的晚年生活——兒孫繞膝、共享天倫。雖然我父母和同輩人比起來,已算是明智的長輩,知道子女自己有選擇過何種生活的權利和自由。但當他們看到周圍三代同堂、祖孫相親相愛時,内心難免溢出痛苦和埋怨。

我媽:沒有孫子可帶的晚年,我不幸福!

最好的晚年,

是什麼樣子?

不僅沒有孫輩可帶會讓老人自覺痛苦、離開工作了幾十年的崗位、失去社會身份這些都會讓長輩找不到自己晚年生活的支點、備受痛苦。

為何會痛苦?我想究其根本是父母那輩人普遍未曾接受過如何面對衰老的正确教育、對衰老的了解有偏差。

多數老人對衰老的了解是暮氣、是停滞、是無用、甚至說的極端一點,是等死。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體力和腦力都在加速衰退、自己也成為了社會上的“閑散無用人士”,還能翻出什麼浪花呢?但父母以及未來的我們其實可以擁有最好的晚年。

加拿大國寶級心理學家、知名神經科學家丹尼爾.列維廷在《最好的晚年》這本書中提及,即使是走向晚年的途中,我們也并沒有像自己想象的那麼“沒用”,尤其是我們的大腦神經依然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老年時期其實可以被視為一個獨特的成長期,而非一個單純的衰退期。這就意味着,在晚年,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學習新技能、拓寬新視野、培養新習慣,來持續提高認知并改善生活。

如果抱着這個觀念,即使自己邁向晚年,你會發現仍然可以在生活方面有諸多作為。就像同樣帶小孩這件事,一個願意接受新知識、願意與時俱進的奶奶可以成為科學帶娃的長輩,就像前段時間在網絡紅極一時的“智慧奶奶帶娃”的視訊,無論是早教啟蒙、大運動鍛煉、生活技能學習,智慧奶奶都能把孩子教育的很好。而非隻是做傳統的保姆型或封建迷信型帶娃的長輩。

我媽:沒有孫子可帶的晚年,我不幸福!

關于最好的晚年,麻省理工學院衰老實驗室主任約瑟夫.考夫林列出的三個問題:

誰能幫我換電燈泡?——這個問題回答的是年老時由誰來完成年輕時你自己能做的家務。

如果我想要一個冰激淩蛋筒怎麼辦?——這個問題回答的是如何自主掌控生活。

我會與誰共進午餐?——這個問題回答的是如何解決社會孤立這個風險因素。

這三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卻很好地反映了老年生活品質。每一個想擁有舒展、自洽晚年的人,都值得認真考慮這些題目。

父母的現狀也給我自己未來的老年生活一些啟示:

比如,要有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或能夠一以貫之的興趣去做晚年人生的支撐點;

比如,還是要經營好自己的婚姻,能夠和另一半有深層次的聯結、擁有一段深刻的兩性關系。畢竟她/他是要陪自己走到最後或最久的人,不能把親子關系淩駕于夫妻關系之上,否則空巢那一日很有可能是自己人生“塌陷”的開始;

比如,情感寄托這件事放在同齡的朋友身上要比放在孫輩身上靠譜,因為孫輩會很快長大、不需要長輩的照拂,而我們與朋友之間形成的圈子會更持久、深刻。

衰老終究會到來,但餘生依然可以規劃,就像作者在《最好的晚年》中寫的:

101歲的人生并不完美,但是沒有什麼阻擋我前進的步伐。

我媽:沒有孫子可帶的晚年,我不幸福!

不同的人對退休後的生活抱有不同期待,有人就想寄情山水,也有人像我父母一樣,希望帶帶孫輩,享受天倫之樂……說到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你的父母,或者你自己對晚年生活有什麼樣的期待?留言區聊聊吧~

我媽:沒有孫子可帶的晚年,我不幸福!
我媽:沒有孫子可帶的晚年,我不幸福!

編輯丨羚羊,人類幼崽觀察家。

我媽:沒有孫子可帶的晚年,我不幸福!
  • 高齡挑戰二胎,信心滿滿的我5個月就被制服了... ...
  • 80後獨生子女為父母養老的三條路,每條都讓人犯愁
  • 她的養老觀點震驚東亞:既不該去養老院,也不要指望兒女!
  • 我為即将年邁的父母,重新裝修了一個适合養老的家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背景回複“投稿”,檢視詳情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