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行風 | 母子英雄

作者:河北新聞網

尋訪河北革命文物系列報道之馬本齋母子烈士陵園——

母子英雄

一幅甯靜和諧的鄉村畫卷緩緩鋪開——一座座小樓錯落有緻,村民三三兩兩坐在一起,享受着春日暖陽,孩子們在幹淨的道路上追逐嬉戲,不時傳來陣陣笑聲;馬本齋抗日故事文化牆、馬本齋母子烈士陵園、馬本齋紀念館……整個村莊宛如一座紅色文化展示大舞台。

日前,記者走入滄州市獻縣本齋回族鄉本齋東村,翻閱那些厚重的史籍材料,了解馬本齋上司回民支隊痛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故事和馬本齋以少勝多、屢出奇兵的智謀,更被白文冠、馬本齋母子兩代英雄用生命譜寫的愛國壯舉深深感動。撫今追昔,讓我們一起回溯那段峥嵘歲月,一起聆聽馬本齋的動人故事。

太行風 | 母子英雄

1月9日拍攝的馬本齋紀念館。 河北日報記者史曉多攝

百戰百勝

春光中,走進莊嚴肅穆的馬本齋母子烈士陵園。隻見陵園中央設漢白玉紀念碑一座,正面刻有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馬本齋同志不死”,背面為朱德同志題詞“壯志難移 漢回各族模範;大節不死 母子兩代英雄”。園内正中為馬母白文冠烈士墓和馬本齋衣冠冢。

與陵園一路之隔的馬本齋紀念館廣場上,馬本齋縱馬揮刀殺敵的雕像巍然矗立。“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冀中血戰”“英雄母親”……走進馬本齋紀念館,十多個内容闆塊,一幅幅定格曆史瞬間的圖檔,一件件記錄曆史的珍貴文獻資料,再現了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英勇戰鬥的一生。

“你看這張黑白瓷盤像,照片是青年馬本齋在江西從軍時拍攝的,後來在景德鎮燒制成瓷盤像,一直儲存至今。它是馬本齋唯一的一張全身立像。瓷盤像中的馬本齋,身形高大、英勇威武。”馬本齋紀念館館長哈光傑說,縱觀馬本齋一生,“愛國”二字貫穿始終,青年馬本齋看到國民黨軍隊的腐敗。“九一八”事變後,馬本齋決定回到故鄉,自行組織隊伍抗日。

滄州是著名的國術之鄉,馬本齋回到故鄉後,以練國術為名,把全村回族青年組織起來,講抗日的道理,并進行軍事訓練。1937年8月,一支六七十人的回民抗日義勇隊宣告成立。

1938年初,中國共産黨上司河北遊擊軍攻克當時的河間縣城,并在周圍地區開展抗日活動。此時,馬本齋正在努力尋找真正抗日救國的隊伍,想了解一下共産黨抗日救亡主張。恰逢此時,中共冀中省委派回民教導隊的黨員劉文正與馬本齋聯系,劉文正介紹了黨的抗日救國綱領、民族政策和為抗日救國作出的艱苦努力。馬本齋通過與共産黨員接觸,在他們身上看到了一種蓬勃向上的精神。

“在抗日戰争烽火硝煙的考驗中,馬本齋的政治覺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黨的偉大,決心加入中國共産黨,為打敗日本侵略者,為民族的解放而奮鬥。”在繪畫作品《馬本齋光榮加入中國共産黨》前,哈光傑向記者講述了馬本齋加入中國共産黨的過程。

“我心甘情願把我的一切獻給偉大的中國共産黨,獻給為回族解放和整個中華民族的解放而奮鬥的事業。”馬本齋1938年寫下的入黨申請書裡,透露出他愛黨愛國的赤子之情。此後,馬本齋義無反顧地投身于革命的滾滾洪流。在漫漫風雨歲月中,無論順境逆境,甚至在失去親人的情況下,他始終初心不改,信仰堅定。後來,馬本齋出任八路軍冀魯豫軍區三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回民支隊在他的帶領下,赢得一場場戰鬥的勝利。

馬本齋紀念館内,一幅幅經典戰役圖檔的背後,都有關于他英勇善戰的故事。

1943年,回民支隊參加冀魯豫軍區組織開展的反“蠶食”鬥争的首次戰鬥,攻克僞軍二方面軍孫良誠總部八公橋。組織上司這次戰役的馬本齋,提出“牛刀子鑽心”戰術,集中優勢兵力,挖掉敵人總部八公橋,回過頭來再清掃外圍據點。此戰斃傷敵數百名,俘僞二方面軍參謀長、特務團長以下官兵1000多名。戰後,冀魯豫軍區黨委書記黃敬贊揚馬本齋是“後起的天才軍事家”。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出:“奇襲八公橋,是擺脫被動,力争主動,破其一點,牽動全局的一着好棋!”

馬本齋紀念館中,“攻克八公橋”聲光裝置及半場景模型前,哈光傑激動地介紹,從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馳騁冀魯豫,采用“牛刀子鑽心戰術”“推磨戰術”等,7年間作戰870餘次,殲滅日僞軍3.6萬餘人。其中,康莊伏擊戰采用“引蛇出洞圍點打援”戰術,全殲敵人,己方無一傷亡,被列入當時抗日軍政大學的教學案例。

馬本齋率領的回民支隊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打擊,被譽為“無攻不克,無堅不摧,打不垮、拖不爛的鐵軍”,毛澤東稱之為“百戰百勝的回民支隊”。

太行風 | 母子英雄

1月9日拍攝的當年日軍押送馬本齋母親的小車。 河北日報記者史曉多攝

母子英雄

在馬本齋紀念館廣場東西兩側,有兩個湖,分别是“馬母湖”和“本齋湖”。這兩個湖也被稱為“母子湖”,一條小河從“本齋湖”中流出,環繞廣場一周,最後流入“馬母湖”,還有一座小橋将兩個湖連接配接在一起。這樣一幅場景,就像一個不願離開母親的孩子,依偎在母親的身邊。同行的馬本齋紀念館講解員李凡介紹,這兩個湖象征母子血脈相連,也象征着母子兩代英雄用生命譜寫的愛國之歌。

1941年,馬本齋率回民支隊與日軍展開激烈鬥争。日軍妄圖以武力消滅回民支隊的圖謀一次次失敗後,決定對馬本齋實施誘降詭計。日軍聽說馬本齋最孝敬母親,便決定抓捕馬本齋的母親白文冠,逼降馬本齋。日軍把群衆聚集起來嚴刑拷打,追問馬母下落。鄉親們以死掩護,先後有3人獻出了生命。白文冠目睹此景,挺身而出。

白文冠被日軍抓捕後,日軍擺下豐盛宴席,假惺惺要為她壓驚。白文冠聲色俱厲地說:“我是中國人,不吃日本的飯!”當日本憲兵隊審訊人員追問白文冠有幾個兒子、叫什麼名字時,她昂首回答:“他們都叫‘抗日’。”日軍見馬本齋的母親剛毅不屈,便又派來僞河間縣長孫蓉圖,想軟磨硬泡逼馬母就範,但深明大義的老人甯死不屈,她義正辭嚴地拒絕敵人:“我是中國人,我兒子當八路軍是我讓他去的。勸降?那是妄想!”

“人活,要活得有臉有面;人死,要死得像模像樣!勝敗不在生死,比的是誰的骨氣更剛強。”白文冠知道敵人的種種陰謀,被抓後,她想盡各種辦法給馬本齋捎去口信:“不要救我!這是敵人的陰謀詭計。如果你來救我,敵人就會包圍回民支隊,回民支隊就會陷入絕境!”

為了讓兒子徹底斷絕營救自己的念想,從被抓進憲兵隊的第三天開始,白文冠就開始了絕食鬥争。她在獄中絕食七天七夜,壯烈殉國,時年68歲。自古忠孝難兩全,大局面前,馬本齋首先想到的是為國盡忠,他繼續在距離河間較遠的青縣、大城一帶作戰,放棄了營救母親的機會。

白文冠21歲嫁給獻縣東辛莊(今本齋東村)農民馬永長為妻,兩人生有三個兒子,馬本齋排行老二。馬家的孩子從小就聽母親講述保家衛國的故事,為日後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基礎。白文冠識文達理,善良賢惠,深受鄉親們尊重。如今,馬本齋紀念館的“英雄母親”展廳裡,不僅珍藏着白文冠使用過的衣櫃、床、桌子、壺、紡車、織布機、秤、水桶、扁擔等,還有許多珍貴圖文展示着這位革命者母親甯死不屈的高尚氣節。

“來紀念館參觀的人們,常在這個老物件前駐足追思……”在紀念館一處靜谧角落,有一輛破舊的小推車。李凡介紹,日僞軍就是用這輛小推車把白文冠押走的。因為她年事已高,走路不友善,日僞軍便找了一輛小推車,把她推到河間縣城,押到了憲兵隊。這輛小推車是白文冠報國捐軀的見證,也是這位革命老媽媽深明大義、高風亮節的見證。

馬本齋的母親白文冠犧牲後,冀中黨政軍群各界為其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延安各界也組織了悼念活動。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和副總司令彭德懷緻電冀中軍區,稱:“中國人民有這樣的母親,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光榮,中國婦女的光榮,而且是中華民族不會滅亡的具體例證。”

馬本齋拿到母親的遺物——一個已斷成兩段的玉镯時,痛哭失聲。回民支隊戰士紛紛表示要為馬母報仇,馬本齋沉痛地勸說戰友們:“以大局為重,不要中敵人的圈套。”他向母親立下誓言:“偉大母親,雖死猶生,兒承母志,繼續鬥争!”此後,馬本齋銘記誓言,把那兩段玉镯帶在身邊,更加勇猛地殺敵,在冀魯豫平原上與日寇進行大小數百次戰鬥,為鞏固抗日政權作出了突出貢獻。

哈光傑說,抗日戰争期間,東辛莊村處處上演着“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的動人景象,共有200多位青年參軍參戰,近百名優秀兒女犧牲在華北大地。軍民團結,奠定了抗日戰争取得最後勝利的基礎。回民支隊取得的一個又一個勝利,也是民族團結的勝利。

太行風 | 母子英雄

1月9日拍攝的馬本齋雕像。 河北日報記者史曉多攝

精神長存

1944年初,回民支隊接到指令,奔赴陝甘甯邊區,擔負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保衛革命聖地延安的光榮任務。馬本齋激動得徹夜難眠,他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見到毛主席、朱總司令。然而,就在部隊要出發的時候,馬本齋卻與他的隊友們揮手告别:“你們先走吧,我會跟上你們的……見到毛主席、朱總司令,千萬要轉達我的問候。”

馬本齋不是不想跟隊伍一起走,而是頸椎部生了毒瘡。由于缺醫少藥,他的病情迅速惡化,轉至濮陽小屯村冀魯豫軍區後方醫院搶救。後來,他又得了急性肺炎,體溫高達40攝氏度,時常處于昏迷狀态。即便如此,馬本齋也一直心系延安,部隊出發前他還抱病做了最後一次動員,叮囑戰友們:“要跟着黨,跟着毛主席,抗戰到底!”

病重期間,馬本齋的家人趕往冀魯豫軍區後方醫院看望他。臨終前,他吃力地擰開鋼筆,在紙上寫下“中國”二字,叮囑兒女要像回民支隊的戰士們一樣,“把整個生命獻給中國!”帶着遺憾,帶着向往,1944年2月,馬本齋病逝于冀魯豫軍區後方醫院,終年42歲。

1944年3月17日,延安各界舉行了隆重的馬本齋追悼大會。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央上司送上了挽詞挽聯。毛澤東題寫的挽詞是:“馬本齋同志不死”。朱德所題挽聯是:“壯志難移 漢回各族模範;大節不死 母子兩代英雄”。周恩來題寫的挽詞是:“民族英雄 吾黨戰士”。

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馬本齋,東辛莊被正式命名為本齋村,鄉政府也設在該村,更名為本齋回族鄉。1954年,馬本齋的遺體遷至石家莊市内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安葬。2014年9月1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準許,馬本齋入選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母子兩代英雄,表現的民族氣節和以大局為重的抗戰精神,彪炳千古。”哈光傑說,馬本齋烈士雖然已經離開我們,但是他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抗戰精神永遠不會磨滅,一直激勵着後人,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為建設文明、和諧、強大的國家而奮鬥。

如今,馬本齋紀念館已經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著名“打卡地”,每年都會有大批幹部群衆前來瞻仰,接受精神洗禮。此外,本齋回族鄉大力挖掘紅色資源,以紅色精神引領鄉村振興,精心勾勒紅色文化與時代風貌交織的和美鄉村圖景。2020年,馬本齋出生地本齋東村成為全國首批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

行走在英雄故裡,會看到一座座工廠沿街排布,本齋回族鄉2020年順利通過省級食品生産集中區驗收。同時,該鄉電線電纜、工藝繡品、玻璃工藝制品等産業快速發展,形成了多元化的發展格局。本齋回族鄉還以紅色傳統、民族風情、魅力村莊為主題,依托馬本齋紀念館、馬本齋母子烈士陵園等,建設具有愛國主義教育、觀光遊覽、生态休閑、回族鄉風情體驗等綜合功能的紅色旅遊區。

如今的本齋東村村容整潔,廣場舞、籃球賽、戲曲演出等活動不斷,人們過着富足和諧的生活。“接下來,我們将充分挖掘馬本齋的精神内涵,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精神血脈,激活紅色動能,賦能高品質發展,努力将英雄家鄉發展成為集紅色教育、參觀研學、工業旅遊、購物娛樂于一體的和美鄉村。”本齋回族鄉黨委書記徐複新說。(河北日報記者 史曉多)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