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消委會檢測30款啤酒,全都含“生物胺”,危害大嗎?

作者:清水釋出

受訪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朱 毅

環球時報健康用戶端記者 徐 盈

随着氣溫回升,爽口的啤酒又開始占領市場。但近日,“消委驗30款啤酒全含生物胺”登上網絡熱搜,引發人們關注。

據了解,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對市面上30款啤酒進行了測試,其容量為330~500毫升,标示的酒精含量為3%~8%。結果顯示,全部樣本均檢出不同種類和濃度的生物胺,最多的1款檢出7種,其中胍丁胺(84.7毫克)及腐胺(47.6毫克)檢出量較高;另有一款胍丁胺檢出量達到121.4毫克,是單一生物胺檢出量最高的樣本。

香港消委會檢測30款啤酒,全都含“生物胺”,危害大嗎?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接受“環球時報健康用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物胺是一類低分子含氮有機化合物的總稱,也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一種生物活性成分,既可以自身合成,也可從食物中獲得。生物胺的生理活性和毒理效應同樣顯著,如果控制在一定量内,能在人體内發揮積極作用,如參與血壓調控、增強腸道免疫功能、調節神經遞質、維持生物膜的穩定性等;但若超過安全限量,可能會引起頭痛、頭暈、嘔吐、呼吸紊亂等症狀,甚至引發腦出血。

啤酒中的生物胺可能來自三方面:1.原料麥芽;2.麥芽的糖化過程;3.發酵過程。适量的生物胺有助改善啤酒的風味和口感,但若含量過高,則對身體有害。有些人喝完啤酒後頭痛、頭暈等,可能就是生物胺在起作用,但每個人對生物胺的耐受力不同,是以反應不一。朱毅分析,本次檢測中生物胺濃度較高的産品,可能是在釀造過程中受到污染,混入了雜菌。

生物胺存在于多種食物中,如變壞或發酵的魚及魚制品、發酵食品、飲料等。大陸會依據标準對食品中的生物胺含量進行檢測,但目前,國内外均未規定啤酒中生物胺的安全限量。朱毅認為,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檢測頗具前瞻性,有助讓更多消費者了解生物胺,促進生産廠家提高重視,進一步改進工藝,做出更優質的産品。

本次檢測還發現,有1款樣本檢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檢出量為26微克/公斤。朱毅表示,DON又被稱為嘔吐毒素,一般存在于土壤中,可能感染小麥、玉米等谷物,如果人體攝入過量,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以及發燒等症狀。國家對食品中的DON含量有明确标準,如《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1)》中規定,小麥等制品DON的允許限量為小于等于1000微克/公斤,隻要不超過這個範圍,就不會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風險。

除了食品安全問題,啤酒的熱量也不容小觑。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檢測發現,酒精含量高的啤酒熱量也相對較高。以每罐或每支計算,各樣本的熱量為112~230千卡,最高的1款(66千卡/100毫升)也是酒精檢出量最高的(7.46%)。一罐330毫升、酒精含量為5%的啤酒,約含13克酒精,其熱量與一碗米飯相當。如果連續3個月每天喝2罐,人體單從酒精已攝取約1.65萬千卡的能量,可轉化成約2公斤脂肪組織。如果運動量不足,這些多餘脂肪可能積聚于内髒及腹部,導緻向心性肥胖,容易引發冠心病、中風、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香港消委會檢測30款啤酒,全都含“生物胺”,危害大嗎?

然而,消費者未必能夠憑産品标示的酒精濃度,選出熱量較低的産品。本次檢測顯示,有6款樣本标示的酒精濃度與檢測結果差異頗大,其中4款較标示的數值高出0.5%或以上。朱毅表示,這可能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使他們放松警惕,進而攝入過多酒精及熱量,廠商應進行改善。

香港消委會檢測30款啤酒,全都含“生物胺”,危害大嗎?

酒精為一類緻癌物,消費者選購和飲用啤酒時,可參考以下建議:

1.無酒精啤酒仍可能含微量酒精(約0.5%),對酒精敏感、駕車、正服用藥物等人群應特别留意;

2.啤酒的顔色與酒精含量并不相符,比如淡金色的比利時啤酒酒精濃度可超過10%,而黑啤等深色啤酒的酒精濃度則與普通啤酒差不多(5%);

3.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一天不應攝入超過15克酒精,即每天一罐啤酒也可能超标;

4.啤酒最理想的儲存溫度為5℃~10℃,如果溫度過高或置于陽光下,可能會使啤酒變質或儲存期限縮短,如果儲存溫度過低,則會影響啤酒的香味。▲

來源:生命時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