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春天壓不住“火”?

作者:清水釋出

一到春天,嘴角長泡、口腔潰瘍、咽喉幹痛等症狀紛紛襲擊身體,人們習慣将其歸納為“上火”。

為什麼春天比其他季節更容易壓不住“火”?

為什麼春天壓不住“火”?

《生命時報》邀請專家,解讀春天“上火”的原因,并總結幾個對策壓住這股火。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中心主任 張聲生

北京老年醫院主任醫師 馬毅

北京回龍觀醫院副主任醫師 宋崇升

上火,中國人特有的症狀叫法

上火,傳統醫學常提的叫法,這并非指隻有中國人才會上火,而是因為上火是中醫對許多症狀的籠統說法,影響因素很多。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裡是有火的,當然火也應該保持在一定範圍内,比如體溫應該在37度左右,如果火過亢人就會不舒服,出現紅、腫、熱、痛、煩等症狀。

為什麼春天壓不住“火”?

就西醫而言,上火是感染病原體,導緻人體某些功能不能正常發揮作用而出現的一種“準病态”。引起上火是人體各器官不協調造成的,醫學上稱之為應激性疾病。

若平時消耗大量的精力和體力,就使全身各系統處在緊張和變化之中,即處于應激狀态。機體一旦進入應激狀态,就會破壞體内環境的協調、平衡和穩定,導緻疾病發生。

為什麼春天壓不住“火”?

天氣幹燥時,人們稍不留神就會上火。尤其在北方的春季,上火時不僅會口幹舌燥,甚至還會讓人心緒不甯,有的人更會因肝火旺大發脾氣。

中醫認為,雖然“火”大部分是由内而生的,但環境氣候的變化常是重要的誘因。

《黃帝内經》記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意思是說,要順應四時來養生,春季陽氣旺盛,養陽能抵禦外邪入侵,使正氣存内、邪不可幹。

冬季人體陽氣藏于内,春季開始向外升發,如果飲食過于溫燥,會導緻陽氣相對過剩,造成“氣有餘便是火”的上火現象,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一到春季就有口幹舌燥、大便幹結症狀。

此外,民間有句話叫“菜花黃,癡子忙”,說的是油菜花飄香的4月,一些被稱為“癡子”的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會達到高峰,出現忙亂、亢奮甚至躁狂表現。

為什麼春天壓不住“火”?

在臨床上,一年中的3~5月為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和躁狂症)複發率最高的時期。另外,春天的氣候也會使30%的正常人情緒波動較大、容易煩躁不安,發生傷人、酗酒、吵架等事件。

有統計顯示,約有1/3到1/2精神分裂症的初次發作是在春季,而約一半躁狂症也是在春天發作,一些青年躁狂症患者會出現言語舉止輕浮,尋釁滋事等症狀,在民間也稱“桃花癫”。

之是以春天反而讓體内“火力”更新、情緒躁動,主要是因為随着春季日照延長,空氣的電離程度高,人體内分泌激素和神經遞質都會發生相應變化。

如松果體褪黑激素分泌下降,體内單胺類(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神經遞質增加,進而誘發躁狂或精神分裂症,也使正常人的情緒更加高漲甚至躁動。

人體内分泌激素和神經遞質的改變,還容易讓人白天犯困、晚上睡不着,進而波及情緒。那些平時脾氣急的人,此時情緒更容易激動,壓不住火,與他人發生摩擦。

春季“滅火”的幾個方法

一般來說,年輕人比老年人陽氣旺、火力壯,男性比女性火力壯,許多小孩也會因火力壯而上火。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火力壯是在長身體,隻要沒有病症,就不需要降火。

要防止上火,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學會調情志

在春季要自我調暢情志,保持樂觀、開朗、豁達的情緒,盡力做到“不急、不氣、不怒”。

遇事要恬靜虛無,泰然處之,這樣才能使肝木堅實,肝氣調達。

飲食控制

吃一些降火、敗火的食物,比如新鮮蔬菜水果等。

飲食應清淡可口,少吃油膩、生冷和過度刺激性食物。口味以少酸增甘為主,因為酸味主收,入肝。

甘味入脾,适當增加甜的食物,可以健脾益氣,甘潤不滋膩的食物有百合、雪梨、山藥、蓮子、甘蔗等。

為什麼春天壓不住“火”?

工作張弛有度

工作、學習有張有弛,同時要适當鍛煉,如遊泳、散步都是非常好的運動方式,但鍛煉不宜過度,以睡一覺能恢複體力為度。

多喝水

一般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但不要短時間大量喝冰水,否則會損傷胃黏膜,影響脾胃功能。

睡夠覺

中醫理論認為,休息不夠會導緻體内的陽氣浮越而出現“火氣”的種種表現,不過這種火氣是虛火而非實火,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味用寒涼的清熱解毒類藥物或食物,很可能會導緻“火氣”更加嚴重。

此外,情緒上不要過于壓抑自己,同時避免從事太多高強度、興奮性的活動,而是要壓着點火,穩穩過春。▲

來源:生命時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