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度報道|探尋番禺區文物保護之路:守護曆史,傳承文化

作者:番禺台

番禺,作為擁有兩千多年曆史底蘊的古老地方,自秦代起便已有縣的建制,其土地上蘊藏着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産。是以,科學、有效地保護和修繕這些珍貴的曆史遺産,確定其曆史資訊和文化價值得以有效傳承,是一項充滿挑戰的重要工作。番禺區根據國家、省、市的相關文物保護法規,精心制定了全面的文物保護修繕指引。這一指引旨在傳承這些文化遺産,讓番禺的曆史遺産煥發新生,繼續向人們述說着古老的故事。

2023年,番禺區公布了第三批登記保護文物機關名單,其中不可移動文物數量高達763處,這一數字在廣州市各區中位居首位。這些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古建築、古墓葬等多種類型,它們遍布在番禺區的15個鎮街和120條行政村或社群,共同構成了番禺區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特别是石樓鎮、沙灣街、化龍鎮的文物數量尤為豐富,這些珍貴的文物不僅見證了番禺的曆史變遷,更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為這片古老土地增添了無盡的魅力與厚重感。

守護曆史印記與文化根脈

在番禺這片曆史悠久的土地上,文物修繕工作守護着曆史的印記與文化的根脈。近日,番禺區文廣旅體局黨組成員、文物辦主任、番禺博物館館長胥雪松,在番禺區政府網的一次訪談中,娓娓道來文物修繕的原則與重要性。

胥雪松指出,文物修繕是一項既關鍵又細緻入微的工作。在對待不可移動文物時,最為核心的原則便是“最小幹預”。這意味着修繕過程中力求保持文物的原貌,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曆史韻味和文化印記。每一件文物都如同一位曆史的講述者,它們承載着豐富的故事與文化内涵。是以,在修繕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技術層面的操作,更要深入體會文物所蘊含的人文關懷,給予這些無價之寶充分的尊重和保護。

文物,按照其特性主要分為可移動與不可移動兩大類。可移動文物,如博物館中的展品,雖然可以搬動,但同樣承載着曆史的重量。而不可移動文物,如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等,則深深紮根于番禺的城鄉、山林、田野之中,它們是曆史的見證者,也是文化的傳承者。這些不可移動文物,不僅見證了番禺的滄桑變遷,更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為這片土地增添了無盡的魅力與厚重感。

文物修繕工作并非易事,它必須遵循嚴格的規範和監管。胥雪松介紹,修繕文物需要專業的技術和精細的操作,任何輕率的舉動都可能對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是以,依據國家和省、市的文物保護法規,修繕工作必須由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術的專業人員或團隊負責。他們需按照規定的程式送出修繕計劃和專業評估,并經過相關部門的嚴格審查和準許,才能正式開展修繕工作。

在修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七條核心原則:保持原狀、確定真實性、維護完整性、最小限度幹預、傳承文化傳統、采用适宜的保護技術以及重視防災減災。其中,“保持原狀”更是文物古迹保護的重中之重。這意味着要真實、完整地保留文物古迹在曆史長河中形成的獨特價值和風貌,有效地維護其曆史和文化環境,讓文化傳統得以綿延不絕。

匠心守護與傳承不息

近年來,番禺區在文物保護修繕方面,如一位細心的匠人,用雙手為衆多珍貴的文物拂去塵埃,讓它們重新煥發出耀眼的光彩。

自2014年起,番禺區精心組織了200餘處文物的修繕工作。其中,那些承載了深厚曆史底蘊的祠堂,不僅是宗族文化的傳承之所,更是番禺曆史記憶的守護者。經過一番修繕,它們仿佛穿越時光,重回往日的輝煌,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上級部門的高度認可。

在衆多修繕案例中,石樓鎮的善世堂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這座始建于明正德年間的古祠堂,曆經數百年風雨洗禮,曾一度破敗不堪。然而,在番禺區文物部門的精心策劃群組織下,善世堂修繕工程得以順利展開。經過多方協調和深入研究,工程于2015年圓滿竣工。如今的善世堂,不僅修複了受損部分,更保留了其原有的曆史風貌,成為了番禺區文物保護修繕工作的典範之作。

此外,石樓鎮赤山東村的戴氏祠堂建築群同樣令人矚目。這裡共有14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12處為戴氏祠堂。這些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祠堂,精美的木雕、磚雕和書法壁畫交相輝映,展現了古人的智慧與匠心。在番禺區文物辦的積極宣傳與指導下,赤山東村戴氏族人增強了文物保護意識,自發籌集經費并積極參與祠堂修繕工作。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多個修繕工程得以成功實施,其中赤山東戴氏大宗祠更是晉升為廣州市文物保護機關,為當地文化遺産保護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些成功的修繕實踐不僅展現了番禺區在文物保護修繕方面的積極探索與顯著成就,更凸顯了政府、族人和社會各界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的團結與合作精神。通過政府主導、族人牽頭、社會參與的成功模式,番禺區将繼續推動文物修繕工作深入開展,讓每一份鄉愁都得以留存,讓每一份記憶都煥發出新的光彩。

深度報道|探尋番禺區文物保護之路:守護曆史,傳承文化
深度報道|探尋番禺區文物保護之路:守護曆史,傳承文化

石樓鎮善世堂(番禺融媒資料圖)

公衆參與監督,共築文物保護屏障

公衆作為文物保護事業的中堅力量,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番禺區通過建構“三級聯保”體系,成功吸引了公衆的廣泛參與和有效監督,為衆多珍貴文物的保護築起了堅實的屏障。

自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以來,番禺區逐漸建立起區、鎮街、村居三級關聯的文物保護體系。在這一體系中,公衆不僅是參與者,更是監督者,共同推動着文物保護工作的深入發展。鎮街作為屬地管理機構,設立全職文物保護監督員和兼職資訊員,對轄内文物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監管,確定文物安全隐患能夠及時發現、上報和處理。

此外,番禺區還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工作。通過設立文物保護服務工作站和祠堂文化研究會等機構,吸引更多社會資源和專業人才投入到文物保護事業中。這些社會力量的參與不僅為文物保護提供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更讓文物保護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事業,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良好氛圍。

文物活化利用 傳承智慧

清晨在九成學院裡,孩子們清脆的讀書聲此起彼伏,回蕩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在節假日裡,石樓鎮大嶺村迎來熙熙攘攘的遊客;在沙灣古鎮裡一些孩子駐足在何小靜、何虹烈士故居前,聆聽那些英勇的故事。

為了喚醒文物的生命力,番禺區深知活化利用的重要性,并始終緻力于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其中。他們一直堅守“文物保護全民參與、保護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創新實施政府監管補助、業主自主使用的模式。這一模式不僅點燃了基層群衆的參與熱情,更促進了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的和諧共生。

深度報道|探尋番禺區文物保護之路:守護曆史,傳承文化
深度報道|探尋番禺區文物保護之路:守護曆史,傳承文化

沙灣街何小靜何虹烈士故居

深度報道|探尋番禺區文物保護之路:守護曆史,傳承文化
深度報道|探尋番禺區文物保護之路:守護曆史,傳承文化
深度報道|探尋番禺區文物保護之路:守護曆史,傳承文化

九成書院

據了解,至2023年底,番禺區已有18個項目,如九成書院、何小靜何虹烈士故居等,成功入選省、市級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取得了顯著成就。這些項目不僅使文物煥發出新的生機,傳承了豐富的曆史智慧,還積極探索和嘗試了多樣化的文物活化利用形式。有的項目成為熱門的旅遊景點,吸引遊客紛至沓來;有的則轉化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為青少年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資源;還有的被打造成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的活動中心、藝術展覽的殿堂、公益活動的基地等,為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也為鄉村公德心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度報道|探尋番禺區文物保護之路:守護曆史,傳承文化
深度報道|探尋番禺區文物保護之路:守護曆史,傳承文化
深度報道|探尋番禺區文物保護之路:守護曆史,傳承文化

沙灣古鎮

同時,番禺區巧妙地将文物保護利用工作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借助“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立、鄉村振興戰略等有利契機,番禺區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如餘蔭山房、沙灣古鎮、大嶺村、練溪村古建築群(嶺南印象園)等得到了深度的開發,形成了連點成線、連線成面的文物利用格局。這不僅推動了鄉村旅遊産業和周邊經濟的蓬勃發展,也為文物活化利用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無限的可能。

文/圖 番禺融媒記者 鄧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