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深度报道|探寻番禺区文物保护之路:守护历史,传承文化

作者:番禺台

番禺,作为拥有两千多年历史底蕴的古老地方,自秦代起便已有县的建制,其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科学、有效地保护和修缮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确保其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得以有效传承,是一项充满挑战的重要工作。番禺区根据国家、省、市的相关文物保护法规,精心制定了全面的文物保护修缮指引。这一指引旨在传承这些文化遗产,让番禺的历史遗产焕发新生,继续向人们述说着古老的故事。

2023年,番禺区公布了第三批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名单,其中不可移动文物数量高达763处,这一数字在广州市各区中位居首位。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建筑、古墓葬等多种类型,它们遍布在番禺区的15个镇街和120条行政村或社区,共同构成了番禺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特别是石楼镇、沙湾街、化龙镇的文物数量尤为丰富,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见证了番禺的历史变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为这片古老土地增添了无尽的魅力与厚重感。

守护历史印记与文化根脉

在番禺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文物修缮工作守护着历史的印记与文化的根脉。近日,番禺区文广旅体局党组成员、文物办主任、番禺博物馆馆长胥雪松,在番禺区政府网的一次访谈中,娓娓道来文物修缮的原则与重要性。

胥雪松指出,文物修缮是一项既关键又细致入微的工作。在对待不可移动文物时,最为核心的原则便是“最小干预”。这意味着修缮过程中力求保持文物的原貌,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历史韵味和文化印记。每一件文物都如同一位历史的讲述者,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故事与文化内涵。因此,在修缮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技术层面的操作,更要深入体会文物所蕴含的人文关怀,给予这些无价之宝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文物,按照其特性主要分为可移动与不可移动两大类。可移动文物,如博物馆中的展品,虽然可以搬动,但同样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而不可移动文物,如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则深深扎根于番禺的城乡、山林、田野之中,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这些不可移动文物,不仅见证了番禺的沧桑变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魅力与厚重感。

文物修缮工作并非易事,它必须遵循严格的规范和监管。胥雪松介绍,修缮文物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精细的操作,任何轻率的举动都可能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依据国家和省、市的文物保护法规,修缮工作必须由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或团队负责。他们需按照规定的程序提交修缮计划和专业评估,并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查和批准,才能正式开展修缮工作。

在修缮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七条核心原则:保持原状、确保真实性、维护完整性、最小限度干预、传承文化传统、采用适宜的保护技术以及重视防灾减灾。其中,“保持原状”更是文物古迹保护的重中之重。这意味着要真实、完整地保留文物古迹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价值和风貌,有效地维护其历史和文化环境,让文化传统得以绵延不绝。

匠心守护与传承不息

近年来,番禺区在文物保护修缮方面,如一位细心的匠人,用双手为众多珍贵的文物拂去尘埃,让它们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自2014年起,番禺区精心组织了200余处文物的修缮工作。其中,那些承载了深厚历史底蕴的祠堂,不仅是宗族文化的传承之所,更是番禺历史记忆的守护者。经过一番修缮,它们仿佛穿越时光,重回往日的辉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

在众多修缮案例中,石楼镇的善世堂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座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古祠堂,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曾一度破败不堪。然而,在番禺区文物部门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善世堂修缮工程得以顺利展开。经过多方协调和深入研究,工程于2015年圆满竣工。如今的善世堂,不仅修复了受损部分,更保留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成为了番禺区文物保护修缮工作的典范之作。

此外,石楼镇赤山东村的戴氏祠堂建筑群同样令人瞩目。这里共有14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12处为戴氏祠堂。这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祠堂,精美的木雕、砖雕和书法壁画交相辉映,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在番禺区文物办的积极宣传与指导下,赤山东村戴氏族人增强了文物保护意识,自发筹集经费并积极参与祠堂修缮工作。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多个修缮工程得以成功实施,其中赤山东戴氏大宗祠更是晋升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为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成功的修缮实践不仅展现了番禺区在文物保护修缮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就,更凸显了政府、族人和社会各界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团结与合作精神。通过政府主导、族人牵头、社会参与的成功模式,番禺区将继续推动文物修缮工作深入开展,让每一份乡愁都得以留存,让每一份记忆都焕发出新的光彩。

深度报道|探寻番禺区文物保护之路:守护历史,传承文化
深度报道|探寻番禺区文物保护之路:守护历史,传承文化

石楼镇善世堂(番禺融媒资料图)

公众参与监督,共筑文物保护屏障

公众作为文物保护事业的中坚力量,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番禺区通过构建“三级联保”体系,成功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为众多珍贵文物的保护筑起了坚实的屏障。

自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番禺区逐步建立起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的文物保护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公众不仅是参与者,更是监督者,共同推动着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镇街作为属地管理机构,设立全职文物保护监督员和兼职信息员,对辖内文物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监管,确保文物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上报和处理。

此外,番禺区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通过设立文物保护服务工作站和祠堂文化研究会等机构,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和专业人才投入到文物保护事业中。这些社会力量的参与不仅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更让文物保护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

文物活化利用 传承智慧

清晨在九成学院里,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节假日里,石楼镇大岭村迎来熙熙攘攘的游客;在沙湾古镇里一些孩子驻足在何小静、何虹烈士故居前,聆听那些英勇的故事。

为了唤醒文物的生命力,番禺区深知活化利用的重要性,并始终致力于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他们一直坚守“文物保护全民参与、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理念,创新实施政府监管补助、业主自主使用的模式。这一模式不仅点燃了基层群众的参与热情,更促进了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和谐共生。

深度报道|探寻番禺区文物保护之路:守护历史,传承文化
深度报道|探寻番禺区文物保护之路:守护历史,传承文化

沙湾街何小静何虹烈士故居

深度报道|探寻番禺区文物保护之路:守护历史,传承文化
深度报道|探寻番禺区文物保护之路:守护历史,传承文化
深度报道|探寻番禺区文物保护之路:守护历史,传承文化

九成书院

据了解,至2023年底,番禺区已有18个项目,如九成书院、何小静何虹烈士故居等,成功入选省、市级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项目不仅使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传承了丰富的历史智慧,还积极探索和尝试了多样化的文物活化利用形式。有的项目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有的则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为青少年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还有的被打造成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活动中心、艺术展览的殿堂、公益活动的基地等,为基层民众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也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深度报道|探寻番禺区文物保护之路:守护历史,传承文化
深度报道|探寻番禺区文物保护之路:守护历史,传承文化
深度报道|探寻番禺区文物保护之路:守护历史,传承文化

沙湾古镇

同时,番禺区巧妙地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借助“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乡村振兴战略等有利契机,番禺区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余荫山房、沙湾古镇、大岭村、练溪村古建筑群(岭南印象园)等得到了深度的开发,形成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文物利用格局。这不仅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和周边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文物活化利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文/图 番禺融媒记者 邓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