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産藍莓賣出“海鮮價”,消費者能實作“藍莓自由”嗎

作者:江蘇經濟報

這個春天,國産藍莓站上了春季水果C位,成為“網紅水果”。

巨大的市場藍海,蘊藏着藍莓産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種藍莓是門暴利生意嗎?消費者能實作“藍莓自由”嗎?

國産藍莓賣出“海鮮價”,消費者能實作“藍莓自由”嗎

視覺中國供圖

國産藍莓賣出“海鮮價”

由于今年氣溫回升較快,藍莓亮相時間比往年提早了近半個月。大果徑的國産藍莓成為當之無愧的水果“銷冠”。

不少線下門店和批發市場的藍莓銷售明顯增長。廣東深圳某生鮮超市店長王為民介紹:“目前,藍莓是水果裡銷售第一的品種,今年的銷量整體比去年要翻了一倍多。”

雲南是種植藍莓的主要産區之一,最近全國各地的訂單紛至沓來,供應商經常要發貨到夜裡兩三點。據一畝田農産品批發采購平台資料顯示,今年春節過後,藍莓的采購熱度飙漲1100%,平台中,來自全國各地近5萬名采購商都在尋找藍莓貨源。

電商平台藍莓銷量也呈現爆發式增長。某電商平台資料顯示,2月18日至3月22日,國産藍莓的訂單量同比增幅1637.65%。

國産藍莓價格不菲,甚至賣出了“海鮮價”。在盒馬,單果22毫米的雲南藍莓125克每盒售價23.9元,約合每斤95元。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從事水果經銷生意的鄭春雨介紹,她出售的雪山恬藍莓,“四斤八兩的大箱子,果徑22多毫米的藍莓批發價每箱600元。”她說,這款藍莓約合125元每斤。

藍莓原産于北美洲,後被引進到大陸。近年來,國産藍莓種植以驚人的速度擴張。截至2023年,全國種植藍莓省份從最初10個擴大到27個,藍莓栽培面積從最初10公頃快速增長到7.7萬公頃,年産量52.5萬噸。

此外,國産藍莓可以和進口藍莓打時間差,填補市場空缺。據介紹,國産藍莓的供應期延長,已經可實作從11月至次年8月近10個月的供應期。目前市場基本都是雲南藍莓及部分四川藍莓,雲南藍莓高峰期持續到4月,随之山東、遼甯等北方地區的藍莓将會接檔。

盡管國産藍莓種植面積和産量“雙增”,仍滿足不了強勁的市場需求。《中國藍莓産業報告2023年年鑒》資料顯示,大陸藍莓進口量2023年達近6萬噸。過去5年,藍莓的需求年增長率約40%。業内人士預測,大陸藍莓年需求量約為100萬噸,未來國産藍莓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産藍莓賣出“海鮮價”,消費者能實作“藍莓自由”嗎

視覺中國供圖

消費者能實作“藍莓自由”嗎

種藍莓,是門暴利生意嗎?

“目前國内藍莓種植處于高盈利時代。”業内人士表示,不同産區利潤不同,以雲南産區為例,種植第二年豐産,産值最高可達15萬元/畝,去除管理、采收等成本,每畝收入達7萬至8萬元左右。同時,國産藍莓的品質提升,部分優質品牌因口感更貼合中國市場,賣出了比一些進口品牌更高的價格。

不過,農業生産受到天氣、災害等多重因素影響,藍莓露天果比較少,租地、建大棚和人力成本,都會影響盈利。鄭春雨舉例,她出售的一闆藍莓可以裝200多件,每件标準箱3斤裝,其中有12小盒藍莓,這闆貨僅人工成本就要8000多元。

随着國産藍莓實作量産,消費者能否實作“藍莓自由”呢?

藍莓為什麼賣得貴?資料顯示,藍莓屬于小漿果類産品,肉質柔軟多汁對于采摘、運輸和存儲的要求更高,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很難實作“白菜價”。

據水果店主孫皮皮觀察,“近些年藍莓的産量有所增加,價格就有所調整,以前國産藍莓能賣到19.9元一盒(125克),最便宜時9.9元一盒。不過有些品種的藍莓價格一直沒跌,反而會更高一些。”

多位批發商表示,和去年相比,今年藍莓的價格更低。今年産量和市場供應量都比去年高不少,是以藍莓市價同比下降了約10%至15%。藍莓價格還将繼續下跌,每件預計浮動空間在二三十元左右。“前期産量高,供需關系導緻價格下降,溫度太高,藍莓不耐放,是以品質這塊占的比重會大一些。”

雖然藍莓價格有所下降,但仍然未能進入普通人認知的親民範疇。吉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吳林稱,将藍莓的價格“打”下來并非不可能的事。“雖然藍莓有成本限定,無法加入10元錢3斤的價格行列,但隻要量産達到合理範圍,管理成本下降,實作10元一斤的銷售價格還是有可能的。現在,七八月份來長白山區,早市上已經可以買到10元一斤的藍莓了。”

國産藍莓賣出“海鮮價”,消費者能實作“藍莓自由”嗎

視覺中國供圖

如何解決行業發展“卡脖子”問題

大陸藍莓行業缺乏優良品種,成為制約行業發展最為關鍵的問題。國外培育的藍莓優良品種很多都申請了國際專利,授權給大陸藍莓公司的專利費用也價格不菲,專利品種的缺乏正成為大陸藍莓行業發展“卡脖子”的問題。

精品、優質是藍莓從業者的共識。業内人士介紹,目前大陸在研發藍莓優良品種上加快腳步,最快在3至5年内能夠研發出具有知識産權的優良品種。

近幾年,藍莓的品質和口感随着品種的更新越來越好。雲南省澄江市藍莓供應商李耀揚介紹,今年兩個花香藍莓新品種賣得特别好,現在每天可以發六七噸藍莓。

科技賦能藍莓種植成為常态。許多地方的種植基地從藍莓的育種組培到種植等各個生長階段,都能看到創新的身影。這也不斷推動着藍莓産業的發展。

在江蘇南京的國家農高區,藍莓采用大棚種植後僅一年就可豐産。與“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不同,這個大棚内藍莓的種植都十分具有“科技範兒”。它們采用的是無土栽培的方式,吃的是泥炭、椰糠等配制好的“土壤”,“喝”着的是經過科學配比之後的微量元素“營養餐”。這樣可以保證藍莓在每個生長階段營養都可以得到精準控制,同時産量和品質也得以大幅提升。從事藍莓研究的吳文龍介紹,大棚裡較露天生長的藍莓,至少可以提前15天到20天上市,經濟效益也會大大增加。

更多種植戶開始嘗試開發藍莓酒、果脯、酵素等深加工産品,探索藍莓産業的更多可能。某藍莓深加工工廠負責人表示,目前可以生産藍莓咖啡、藍莓餅幹、藍莓糖等100多個單品,産品已經出口至60多個國家,出口訂單占比達到了90%。

江蘇溧水藍莓專業技術協會會長周輝介紹:“國内藍莓鮮果占到市場上60%左右,我估計未來兩到三年能占到80%左右。我們準備通過深加工産品,往海外銷售。”

市場藍海下,大陸藍莓産業正面臨着巨大的機遇。

張麗娅 整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