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鬧的馬拉松,運動品牌不該隻盯着“冠軍”丨營銷觀察

作者:未來消費
熱鬧的馬拉松,運動品牌不該隻盯着“冠軍”丨營銷觀察

作者 | 楊亞飛

編輯 | 喬芊

昨日,2024北京半程馬拉松(以下簡稱“北半馬”)以何傑奪冠收官,原本是件值得慶祝的事,但輿論的視線焦點不在領獎台上,反而是關于“保送”冠軍的争議,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發酵。

根據賽事視訊直播畫面顯示,比賽末尾階段,三名外籍特邀運動員未繼續擴大領先優勢,而是多次回頭,揮手示意身後的何傑跟上,四人形成新的第一集團并排跑,最終何傑在沖刺階段完成反超并奪冠,三位國際選手則以1秒之差并列第二。

熱鬧的馬拉松,運動品牌不該隻盯着“冠軍”丨營銷觀察

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帖,質疑何傑這個冠軍是被外籍運動員讓出來的。一同被推上輿論浪尖的還有運動品牌特步,冠軍何傑是該品牌的代言人,三位外籍運動員則統一身穿特步跑步裝備。根據北半馬官網顯示,特步是該項賽事的合作夥伴之一。

面對輿論壓力,特步也在今日做出回應。特步方面向36氪未來消費回應稱,“謝謝關注。目前情況還在确認與多方調查核實中,後續有進一步的資訊會第一時間溝通。”此外,主辦機關北京市體育局也回應稱,已收到相關回報,後續會有處理。

這場輿論風波給熱鬧的北半馬破了一盆冷水。作為同天舉行的全國13場馬拉松A級賽事之一,北半馬參賽人數高達2萬人,規模甚至超過當天舉辦的一些全馬賽事,且北半馬還是世界田聯标牌賽事,可以說是兼具關注度和影響力。

原本是規則簡單的賽場競技,簽約運動員代表贊助商出戰奪金。但如今看來,運動員以及背後的贊助商,不僅沒有嘗到這個冠軍獎牌的甜頭,反而深陷輿論負面漩渦。

參賽名額背後:品牌争奪話語權

這屆北半馬的争議,并非隻是終點前的那一刻,品牌間的暗戰在鳴槍前已經打響。

參賽号A0001号的賈俄仁加,在開賽前兩天才發現自己的參賽資格被取消了,而知道消息的時候,他已經坐上從雲南飛北京的飛機。賈俄仁加是國内首位破210的非注冊馬拉松選手,最好成績是2小時09分54秒。

值得一提的是,賈俄仁加最初曾嘗試自主報名,但未中簽。根據此前官方披露,截止3月15日,共有42個國家和地區的97988人參與預報名,重新整理了曆屆北半馬的預報名人數紀錄,考慮到組委會會為贊助商、特邀選手、直通選手、公益活動等預留名額,實際報名人數的中簽率,顯然遠低于20%,可以說一簽難求,即便是賈俄仁加這樣達标國際健将的選手,無奈他才轉而求助贊助商。

就取消參賽資格的原因,北半馬組委會在相關公告中回應稱,“發現賈俄仁加為賽事組委會競品品牌簽約選手,超出了贊助商名額的使用規定範圍。”而在今年2月,中喬體育剛官宣賈俄仁加為其品牌全球代言人。

為贊助商預留參賽名額,原本是馬拉松賽事的正常商業合作。組委會可以借此籌集資金,對于贊助商品牌來說,可以借此用于品牌市場活動。參賽名額還有另一個重要用途,便是為品牌代言人、簽約跑團等合作夥伴提供參賽機會。但根據贊助商等級不同,所能獲得的參賽名額數量和優先級也存在差别。

賈俄仁加方面在相關回應中表示,根據他以往報名經驗,“級别越高的贊助商,話語權更重,”也因為此,為穩妥起見,他主動放棄“K贊助商”的管道,而是找“M贊助商”幫助報名。

熱鬧的馬拉松,運動品牌不該隻盯着“冠軍”丨營銷觀察

盡管贊助商為其報上了名,名字也出現在參賽名單牆,但在開賽前,話語權最終沒有站在“M贊助商”那一邊。

同樣面臨報名争議的,還包括新近完成抽簽的2024年蘭州馬拉松。在抽簽結果公布後,一些網友發現,尹順金、管油勝、焦安靜、碾者阿提等一批精英選手均被拒之門外,他們背後的簽約品牌分别為特步、361°、匹克、昂跑。

對于外部對抽簽公正性質疑,蘭州市體育局在回應中予以否認,并做出解釋稱,本屆賽事未設定“成績直通”規則,另外會根據世界田聯和中國田協的相關檔案,定向邀請精英選手參賽。

“冠軍同款”,跑鞋品牌的新“标配”

原本是相對小衆的馬拉松,如今在國内越來越擁擠。

根據中國田協釋出的相關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田協認證路跑賽事共有308場,接近每天辦一場的頻次。2023年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項目合計完賽人數達到97.003萬人,較于2018年增長超26%,且主要增量是由半程馬拉松貢獻。

全程42.195公裡,馬拉松原本隻是跑步運動人群裡的一小部分,但馬拉松熱隻是全民跑步熱的一個縮影,這背後,從地方文旅、教育訓練活動到運動裝備,藏着一門更大的跑步經濟。

根據2023年中國跑者調查問卷分析,超過3成的跑者購買運動防護用品消費總支出超過2000元,可穿戴裝置運動裝置總花費在1000元以上的比例在59%。而跑鞋和服飾,則是另一塊剛需的消費大頭。

國貨運動品牌們,也集體盯上了跑步經濟,簽約精英運動員成了“标配”。

以此次身處輿論風波的特步為例,截至2023年,83名運動員身穿特步的160X系列跑鞋,摘得370個冠軍。根據悅跑圈的相關統計,特步是過去四年廈馬破三小時選手穿着率第一的品牌。特步收購的老牌跑鞋品牌索康尼,更是在2023年成為集團首個實作盈利的新品牌。

中喬體育的飛影PB2.0則在2022年全年成交量超過22萬雙,他們旗下簽約的馬拉松運動員除了賈俄仁加,還有被稱為“跑步女神”的李美珍。此外,安踏在2023年簽約埃塞長跑名将貝克勒為品牌跑步代言人,昂跑則簽下了碾者阿提。

看得見的,是馬拉松賽場上的運動員之間的汗水競争,但看不見的地方,運動品牌們,正在搶奪站在金字塔頂尖的少數一群運動員。

相對于世界頂級水準,中國的馬拉松成績顯然仍有大量提升空間,為激勵中國運動員,各個馬拉松賽事往往會設立中國運動員專項排名和獎金,但相比于“國内第一名”,賽事整體第一名顯然更具含金量和難度。

運動員的“帶貨效應”十分顯著。在2017年、2019年,馬拉松名将基普喬格兩次挑戰馬拉松破2,其穿着的耐克Vaporfly 4%、Zoom AlphaFly也迅速走紅,并一度成為馬拉松賽場精英選手的标配。這兩場破2挑戰,還帶火了“碳闆”,幾乎成為此後國貨跑鞋競速系列的标配。

與頂級運動員合作來擴大品牌的專業産品形象,過去在各項體育賽事均有成熟運作先例,“冠軍同款”也并非稀缺,但馬拉松賽事的獨特價值可能在于,它的門檻足夠低,大衆選手也可以有與精英選手同台競技的機會,盡管二者水準可能仍有較大差距,但至少可以在裝備層面與“冠軍”提前拉齊。

井噴發展的馬拉松賽事,精英運動員不斷湧現同時,“冠軍”寶座的争奪也變得越來越激烈。在過去,贊助商之間的競争可能更多在幕後,而此次北半馬的争議,無疑将這種競争擺到了台面上。

但沒有了公平性的競技體育,商業化的成績單,無疑隻是一張“廢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