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由趙之謙的《集俗語》扇面說開去

作者:中國好産品

關注 ▲書藝公社▲ 與萬千書壇精英,

探尋醉中國的書畫印生活新方式

由趙之謙的《集俗語》扇面說開去

來源 l 中國書畫報

作者 l 孫振民

分享 l 書藝公社(ID:shufaorg)

趙之謙書《集俗語》扇面,紙本,17.5厘米×52.6厘米,钤印“苦兼室”(朱文),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其文曰:“千般道路萬般難,請客容易款客難。說時容易做時難,做官容易發财難。朝内無人莫做官,你自容易我自難。識得秤來沒肉賣,天下無如吃飯難。集俗諺七字句,得十餘章,意有未盡,複成此,仿獨木橋體。壬午八月,頭痛初愈,左耳尚聾,靜生無事,案有蕉,戲書其上,所謂一尺還他十寸,八兩原是半斤也。憨寮。”

由趙之謙的《集俗語》扇面說開去

趙之謙《集俗語》扇面

“獨木橋體”是指使用同一個字作為全篇或一半以上韻腳的詩詞,又叫獨韻詩。此扇面正文内容用的就是“獨木橋體”,形象地述說了趙之謙對人生的看法,以及面對社會的無奈。書法方面則用其獨創的魏體行書書寫,通幅氣勢開張,收放自如,寬松錯落的正文與密集的落款小字形成強烈的對比,是趙之謙書法的代表作。

趙之謙曾刻有一方“血性男子”印。他對恩師缪梓非常尊重,“終身執弟子禮甚”。後缪梓被人彈劾,朝廷诏奪恤典,“時人莫敢訟言”。身為門人的趙之謙卻勇敢站出來,憤然上書《缪武烈公事狀》訴至京城,據理力争地為恩師鳴不平,終為缪梓平反。這方“血性男子”印就刻于此時,顯示出其熱血男兒的炙熱心性。

趙之謙四次科舉不中,不過他的做官之心依然未泯,依靠朋友的幫助走納捐之路。同治十一年(1872),43歲的趙之謙以國史館謄錄議叙知縣分發江西,在省志局當差6年才補缺任知縣。回首這段補缺經曆,他刻了一方“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印,大意是說,全國有多達1729個知縣,猴年馬月才輪到我趙之謙啊!

光緒八年(1882)二月,53歲的趙之謙寫了一副楹聯懸于門上,頗見其心志,上聯是“上相大猷,論語半部”,下聯是“司空家法,籬落一聲”并自注曰:“幼誤讀書,遂困場屋。老廁俗吏,骨節不媚。納此楹語,永志吾悔。豈能易性,聊以解嘲。”上聯借用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下聯說的是趙師獻媚韓胄學狗叫的故事。八月,趙之謙已卸任奉新縣令在南昌候缺,并生了一場大病。

不會巴結,不會送錢,性格耿直倔強,自然不受上級青睐,得不到肥缺。他在給女婿沈子餘的信中說:“賀觀察之挖調江南者,近複以彭力,奉調回省,充水師統領,可歲入萬金,江西第一道美差也。二千金本錢,獲此大利,各有因緣,莫羨人也。”

光緒九年,他終于輪到了一個佳缺,卻又被别人搶了去,自己被委派到南城。他雖心中憤憤,但又無可奈何,故緻友人函雲:“南城非善地,弟本輪應新昌,真善地也,後為湖南之王師爺弄鬼,設法擷取,然後及南城。”又雲:“頃奉委南城,又非佳缺,而水路極迂曲,不能不去,不能即去。”

是年隆冬,趙之謙攜家眷赴任南城。終于在一年之後,因過度辛勞、舊疾加劇,卒于南城任上。至此,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憤激悲苦、扼腕歎息的趙悲庵。

圖文綜合來源網絡,分享此文旨在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之目的。和萬千書壇精英,一起探尋醉中國的書畫印生活新方式!原文不代表書藝公社觀點、立場以及價值判斷。如有關于作品内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與書藝公社聯系。

由趙之謙的《集俗語》扇面說開去

歡|迎|聯|系

文章投稿,請聯系:xshufa活動報道,請聯系:shiyu798加入書藝公社社群,請聯系:xshufa商務、市場合作,請聯系:shiyu798

由趙之謙的《集俗語》扇面說開去

浏覽結束記得關注@書藝公社及時收看更多有價值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