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作者:瞌睡看娛

麻煩大夥們右上角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心如不暖之夏

編輯|心如不暖之夏

前言

在浩瀚的影視作品海洋中,1986年版的《西遊記》無疑是一部曆經歲月沉澱、堪稱骨灰級的“老古董”。

這部“老古董”卻猶如一輛保養得當的“老爺車”,盡管制作技術在今天看來略顯簡陋,但它卻能在日新月異的新媒體時代中穩健行駛,每年寒暑假如約而至,為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帶來歡樂與陪伴,其魅力經久不衰,風采依舊。

演藝界有一種共識:一個演員最大的成功,莫過于将某個角色演繹得淋漓盡緻,達到人戲合一、無可替代的境界;而一個演員最大的失敗,則是被某一角色束縛住,以至于在觀衆心中固化為單一形象,再難走出角色的陰影。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對于六小齡童來說,過去的三十年裡,他無疑是前者。

他在86版《西遊記》中塑造的孫悟空形象深入人心,被廣大觀衆奉為經典,其精湛演技和對角色的深刻了解,使他當之無愧地被尊為藝術家,享有極高的聲譽。

近幾年來,六小齡童的公衆形象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從昔日萬人敬仰的藝術大師,逐漸淪為了醜聞頻發、備受争議的衆矢之的,其人設更是經曆了從雲端跌落至谷底的崩塌。

許多人不禁疑惑:六小齡童是否遭到了外界的誤解與曲解?他為何會從人人敬愛的“美猴王”變成如今這般造作可鄙的模樣,甚至面臨“晚節不保”的尴尬境地?

1、從猴戲世家走出的傳奇

六小齡童,原名章金萊,1959年出生于上海,家族根植于浙江紹興,他們家族世代相傳“章氏猴戲”,擁有深厚的藝術底蘊。

他的父親章宗義,是一位聲名顯赫的戲曲藝術家,尤其以飾演武生角色聞名,其中最為脍炙人口的角色便是美猴王孫悟空,享有“南派猴王”的美譽,藝名叫“六齡童”。

章家育有十一子女,六小齡童排行最末,上有五個姐姐和五個哥哥。

按照最初的設想,家族猴戲藝術的接力棒應由他的二哥小六齡童章金星接手,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極具天賦的小六齡童在其17歲時因罹患白血病不幸早逝。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此時年僅7歲的章金萊,也就是後來的六小齡童,不得不接過家族猴戲傳承的大旗。

幸運的是,他從小就生長在一個充滿猴戲氛圍的家庭環境中,家裡還特意養了幾十隻猴子用于觀察和學習猴的舉止神态。

少年時期的六小齡童經常與這些猴子一同嬉戲,随着年齡的增長,他對猴的各種表情、動作進行了細緻入微的研究和模仿,進而為日後塑造86版《西遊記》中不可逾越的經典形象——齊天大聖孫悟空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1976年,高中畢業的六小齡童考入浙江昆劇團藝校,正式繼承父親衣缽,學習武生這一行當,并在舞台上演繹了許多傳統戲劇角色,如《三岔口》中的任堂惠、《伐子都》中的子都等。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盡管他在多個角色中都有精彩的表現,但最讓他癡迷且最為拿手的,始終是各類猴戲表演,正是這份執着和熱愛成就了他的藝術高峰。

2、孫悟空形象的捍衛者與《西遊記》改編争議

2010年播出的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中,六小齡童一人分飾吳承恩和孫悟空兩角,但該劇豆瓣評分僅為2.6,書中評論普遍反映該劇在描繪吳承恩生平事迹和《西遊記》創作曆程時存在諸多謬誤和不合理之處。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六小齡童作為《西遊記》和孫悟空形象的堅定擁護者,對于任何可能破壞或颠覆孫悟空形象的行為都堅決抵制,他扛起傳承和捍衛《西遊記》文化正統的大旗,實則是在堅守他心中的孫悟空形象的标準。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六小齡童對于國内外各類對《西遊記》進行翻拍的作品抱有深深的厭惡和反感,他會在公共場合毫不留情地批評那些不符合他心目中孫悟空形象的作品,堅持《西遊記》不應随意翻拍,即使是人物關系上的創新也被他認為是不可以接受的。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他甚至對日本動漫《七龍珠》中的孫悟空形象嗤之以鼻,将其貶斥為“髭毛乍鬼”。

每當市面上出現以孫悟空為主角的影視作品時,六小齡童都會對其進行所謂的“打假”,這種行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他們認為任何人都有權演繹孫悟空這一角色,六小齡童不能因為他自身的出色演繹就随意抨擊其他版本。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特别是備受一代人推崇的經典之作——周星馳與朱茵主演的《大話西遊》,也同樣受到了六小齡童的抵觸。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他反複針對電影中孫悟空與紫霞仙子的感情線索發表意見,強調《西遊記》并不是一部愛情小說,不應該胡編亂造,對于這一話題,他幾乎在不同電視節目中反複陳述,每一次談起孫悟空與女妖戀愛的情節,其表情和手勢都如出一轍。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六小齡童認為對《西遊記》的任意改編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是對原著的肆意篡改,更是對青少年價值觀的一種誤導。

他不希望看到孩子們反複問他“孫悟空到底有幾個女朋友”這樣的問題,為此他堅持要對那些随意解讀《西遊記》的人進行毫不留情的批駁,誓言“一個都不會寬恕”。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不僅如此,六小齡童在擔任吳承恩紀念館館長期間,竟在紀念館入口處挂上了自己的照片,館内陳列的大部分展品都與他自己扮演的孫悟空形象密切相關,緻使吳承恩紀念館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他個人的展覽館,這一做法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讨論。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3、六小齡童言行不一引全網黑

六小齡童在公衆面前常常強調對《西遊記》原著及孫悟空形象的尊重與保護,呼籲業界和大衆守住藝術創作的底線。

現實情況卻與他的口頭表态形成了鮮明對比。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就在他呼籲捍衛經典形象的餘音未散之時,轉身便代言起一款與原著設定大相徑庭的手遊。

在這款遊戲中,孫悟空這一角色竟與多位女性角色産生情感糾葛,這樣的設定無疑是對原著精神的一種亵渎。

如此言行不一的表現,引發了公衆的強烈反感與諷刺。

人們紛紛指責六小齡童“吃相難看”,一面高喊保護《西遊記》和孫悟空的純潔性,一面又親手将其糟蹋,肆意消費。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不僅如此,六小齡童對于孫悟空形象的使用标準似乎也相當“雙标”。

他對外宣稱絕不允許他人随意使用或改編孫悟空的形象用于商業宣傳,自己卻堂而皇之地以齊天大聖的形象為皮鞋、熱水器等商品代言,大肆撈金。

這種打着捍衛經典旗号,實則利用孫悟空形象為自己謀利的做法,更是讓廣大網友對其失望至極。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六小齡童的前後沖突言行,使其迅速成為全網口誅筆伐的對象。

他的微網誌評論區被網友的質疑、諷刺乃至謾罵之聲淹沒,一時間成為衆矢之的。

面對洶湧的輿論浪潮,六小齡童選擇轉發質疑他的微網誌,雖未作出文字回應,但其粉絲群體卻主動出擊,為偶像辯護,對批評聲音展開圍攻。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這一波操作,非但沒有平息衆怒,反而加重了公衆對六小齡童的鄙夷之情。

面對鋪天蓋地的指責,六小齡童曾激動地為自己辯解,質問為何大家要攻擊他,他究竟做錯了什麼。

在很多人看來,六小齡童的所作所為确實應該受到譴責。

從表面上看,他并非真心為藝術而戰,而是在過度消費《西遊記》和孫悟空這一經典IP,以維護之名行斂财之實,理應受到公衆的唾棄。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簡單。

當我們深入了解六小齡童的生平事迹,尤其是他于1994年注冊“六小齡童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并以此為平台與所有濫用“美猴王”“孫悟空”等形象進行商業活動的公司展開維權鬥争的經曆後,或許會對他的行為産生新的了解。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盡管六小齡童在某些方面的做法确有不妥之處,但其初衷或許并非純粹的商業投機,而是出于對《西遊記》及孫悟空形象的深深熱愛與執着守護。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了解到這一點,人們或許會對這位飽受争議的藝術家産生一絲痛惜與難過,感歎其在現實與理想、商業與藝術之間的掙紮與無奈。

4、角色營銷無孔不入,蹭熱度手法頻遭争議

六小齡童的黑曆史清單上,有關于他過度包裝和消費自己與孫悟空角色綁定的現象。

網友發現他時常不顧場合地吹捧自己在《西遊記》中美猴王的表演,并且不論何時何地,隻要能找到關聯,他都會提起自己在劇中扮演過的角色。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比如,在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的聖誕日,他會不失時機地分享自己在劇中的劇照,讓人感歎這位老藝術家為了把握每一個宣傳節點,居然連神仙們的誕辰日都銘記在心。

不僅如此,六小齡童在諸如醫生節、警察節、記者節等與他實際演藝經曆關聯較為模糊的節日時,也會堅持在微網誌上發表内容,巧妙地将話題引向自己曾經扮演過的角色。

更讓人瞠目的是,他甚至在三八婦女節也不放過,理由是他在平劇表演中有過反串高小姐的經曆。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這種不惜一切手段蹭熱度的行為,确實讓人們見識到了他為了保持關注度所付出的努力。

5、六小齡童與《西遊記》背後的故事與争議

在《西遊記》這部劇中,孫悟空角色的扮演者六小齡童面臨着大量的動作戲和高空作業,由于當時技術條件和拍攝環境的局限性,實際上在多個場景中啟用了替身協助完成拍攝。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比如在《西遊記》的第一集中,美猴王乘船的鏡頭就找了一位熟知水性的漁民作為替身來完成。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在拍攝《真假美猴王》時,專業國術替身丁健更是與六小齡童一同演繹了大量的打鬥場景,過程中丁健多處受傷,展現了替身工作的艱辛。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此外,在六小齡童因故腳部受傷時,劇組特别邀請了徐霆雷作為臨時替身,幫助完成了部分動作戲份。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雖然在影視行業中,特别是在動作戲繁多的作品中,啟用替身是非常正常且必要的做法,廣大觀衆對此也能了解并接受。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在多年後的一個時期,當徐霆雷以孫悟空替身身份參與活動時,六小齡童卻嚴禁他提及自己曾做過替身的事實,并對其進行警告,倘若徐霆雷不聽從勸阻執意公開談論替身經曆,六小齡童甚至威脅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責任。

這樣的做法引發了公衆對藝人對待替身問題的不同看法和讨論。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6、“靈堂賣片”引衆怒

楊潔導演,這位為中國電視史留下永恒印記的傑出女性,不幸離世的消息震動了整個文藝界。

作為楊潔導演一手捧紅的“美猴王”扮演者,六小齡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及楊潔時尊稱為“恩師”,并表達了自己“深感悲痛”的心情。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從字裡行間,人們似乎可以感受到六小齡童對楊潔導演離世的極度傷痛,畢竟,正是楊潔導演獨具慧眼,将六小齡童塑造成了熒屏前那個深入人心的經典形象——孫悟空。

當人們沉浸在對楊潔導演的哀思之中,期待六小齡童以實際行動表達對恩師的懷念與敬意時,他卻在楊潔導演的追悼會上,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名堂”。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原本莊嚴肅穆的追悼會,竟被六小齡童生生變成了新片《西遊記》的“宣講會”。

這種在葬禮上推銷作品的行為,無異于在亡者靈前公然消費逝者,實在令人感到諷刺與心寒。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六小齡童第一次在葬禮上做出如此不合時宜的舉動。

在《西遊記》中沙僧扮演者闫懷禮的追悼會上,六小齡童也曾借機宣傳自己的戲《吳承恩與西遊記》。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季羨林老先生的葬禮上,他利用這一場合推廣自己的新書《六小齡童品西遊》。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這些行為不僅違背了人們對葬禮應有的敬畏與尊重,更暴露了六小齡童在面對生死大事時,依然不忘利用一切機會為自己謀取利益的自私心态。

對于六小齡童在葬禮上的種種舉止,廣大網友表現出強烈的憤慨與不平。

他們認為,六小齡童的行為是對逝者的極大不敬,是對追悼會神聖性質的亵渎。

更為嚴重的是,他所宣傳的那部影片也是以受到了公衆的抵制。

一時間,六小齡童的形象在人們心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曾經,他是人們心目中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是無可替代的“美猴王”;而今,他卻被視為一個隻知道給自己貼金、吃孫悟空老本的人,無情地摧毀了無數人對《西遊記》的美好回憶。

誠然,六小齡童憑借其精湛的演技和對孫悟空角色的深刻诠釋,為大陸電視藝術貢獻了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産,他的藝術成就不容忽視。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正是他得意忘形的性子,以及在關鍵時刻不顧公衆感受、一味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導緻他最終落得“晚節不保”的境地,令人惋惜之餘,也給人以深刻的警示。

7、從藝術巨匠到輿論焦點

六小齡童作為一位具有深厚藝術造詣和卓越演技的資深表演藝術家,本應秉持初心,低調地為傳承《西遊記》所蘊含的精神内涵而不懈努力,而不是一味追求經濟效益,頻繁參與各種商業活動撈金走穴。

六小齡童從人民藝術家到“小醜”,為何跌落神壇遭百萬觀衆唾棄?

更為争議的是,他親自操刀主編了一本新版《西遊記》,在保留原著的基礎上大幅度删減内容,并加入了自己對《西遊記》的獨特解讀和點評,這樣的改編舉動在廣大網民看來是對西遊文化的過度消費和不尊重。

這種種行為導緻六小齡童的形象逐漸從一位備受世人敬仰的藝術大家,淪落為遭萬人唾棄的負面典型。

盡管他在《西遊記》中所塑造的孫悟空形象深入人心,是一個無法被輕易超越的經典角色,但正是他對于這一角色的過度沉迷,以及在言行舉止上的某些偏執,導緻其公衆形象逐漸崩塌,一步一步走向了輿論批判的風口浪尖,最終陷入了無法挽回的尴尬境地。

————END————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原創不易,諸位大大點個關注吧,萬分感謝!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删除,謝謝!

請勿未經授權洗稿、抄襲、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