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作者:蘭媽談育兒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文/蘭媽談育兒

真正厲害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從來都不會執着于一種方式,他們懂得轉變教育方式,也知道結合政策去恰到好處地向孩子傳遞有用價值

上個周末,閨蜜雯雯來找我“避難”了

用她的話來說,就是上初一的女兒嫌她煩,不希望再管東管西

就上周五放學那天來說,因為比平時回家晚了20分鐘,她就随口唠叨說:

“今天怎麼晚回家20分鐘?是不是又跟哪個同學去商店瞎逛了,我告訴你呀,不管你看上了什麼,反正我是不會給你拿錢的,趁早死了那條心吧”

也就是因為這番話,孩子當場就急了,母女倆你一言我一語,彼此互相不讓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最後,情急之下,閨蜜就被她女兒喊話說:

“你怎麼那麼煩”

“你還是去上班吧,在家裡待着整天都幻想症出來了”

“人家媽媽,都是孩子大了就出去工作,那你為什麼不出去”

可見,這些字裡行間都透露着一個孩子對媽媽的厭煩

也難怪閨蜜會是以氣得離家避難,如果真正身臨其中,恐怕很難有家長能優雅地應對自如吧

而閨蜜到了我這裡,也一直想不通,總是在糾結:“為什麼全心全意地為孩子付出,到頭來卻惹得孩子厭煩,難道真的是養了一個白眼狼嗎”

也看得出,閨蜜是很努力地培育她女兒,但苦于無法和孩子建立良好關系而陷入僵局

這個時候孩子也是處于叛逆階段,想要跟孩子建立友好溝通、修複親子關系,那就是一件極具考驗的事情了

在這裡,蘭媽建議大家多了解了解什麼是“自己人”效應

因為,真正厲害的父母從來都不會和孩子硬碰硬,他們懂得運用智慧、也知道針對生理和心理特點去和孩子建立信任感

特别是以下5種溝通法則,就是“自己人效應”裡對孩子最好的引導: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01

給嘴巴安上拉鍊

傾聽和陪伴才是最好的愛

所有的孩子,都不是突然跟父母的關系變得劍拔弩張,他們之前也是那個眼裡盡是爸爸媽媽的孩子呀

閨蜜就是如此,最讓她想不通的就是,她女兒讀幼稚園時是那麼地喜歡分享聊天

特别是每天從幼稚園放學後,總是有說不完的悄悄話,哪怕是回家的路上遇到一隻螞蟻,都驚喜地拉着媽媽一起看

而女兒現在卻如此疏遠、厭煩她,難免會讓人感到慌張不安

為了和女兒修複關系,她每次看到孩子都急不可耐地想要解釋點什麼

可真正見了女兒後,又忍不住審視她身上的問題

于是,解釋就成了問責

看到女兒的第一句話也變成了:

“你怎麼又…”

“ 這件事不知道說過多少遍,你為什麼就是記不住”

隻是,這樣的問責無非是把孩子推向得更遠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記得心理學上有個“麥拉賓”法則,其宗旨就是:怎麼說,比說什麼重要

而人與人之間溝通,能讓對方感覺資訊的方法也不隻是講話

《正面管教》一書中,有這樣一個經典例子

主人公是一個父親,自從他兒子上高中之後,父子倆經常是話不投機就争吵不休

一說話就發生争辯,一争辯就喜歡翻舊賬、不停挖苦,然後彼此傷害

這種情況持續了很久,直到父親在家庭教育課上得到老師的建議:想要跟孩子好好說話,那就停下來好好陪陪孩子

剛開始的時候父親也半信半疑,每周三、和周日就趁着休息時間給兒子做一頓豐盛大餐

起初,第一個星期的兩天時間,父子倆都是各吃各的,沉默不語

可到了第二個星期,一向都沒有好言好語的兒子突然找到父親,問他:“今天吃什麼呀”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父親真正相信:“陪伴會改變孩子”的說法

這就是屬于“麥拉賓”法則裡的方法大于語言

當孩子不想聽你講話時,說什麼都打動不了孩子,當孩子願意聽你講話時,随便說一句都能讓孩子放在心裡

是以,和孩子搞好關系的第一步就是給嘴巴安上拉鍊

特别是孩子情緒煩躁易怒時什麼都不要說,閉上嘴巴靜靜地陪伴,然後再傾聽孩子的話,當孩子需要你時自然就會主動尋求幫助了

愛孩子先獲得孩子的好感,真正把孩子當成自己最重要的人,這也是“自己人”效應裡的第一步要則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02

說孩子想聽的話

講自己曾經的傻事、糗事

仔細想想,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所有隔閡,大機率都是源自于被批評、指責的内心不滿

蘭媽自己也曾深陷其中

為了把女兒教育得更好,我一直認為“好孩子都是從小抓起”

每次但凡有一點沒有做好的地方,我也會周而複始地唠叨,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并糾正

可女兒呢,越大越叛逆、越大越不聽話

有一次,期末考試結束後還任性地對我說:“我要去飯店洗盤子,我可以養活自己,還能把自己教育得很好”

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憤怒、還有一點諷刺,對着女兒就開始敲打說:“就你還洗盤子,在家裡讓你洗個碗都像是欺負你一樣,再說,你才這麼點年紀,哪家飯店敢收你呀”

沒想到,也就是這番話,徹底把女兒激怒了

她生氣地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整天,不吃不喝,也不願意理人

而冷靜過後,我也為說過的那番話深感慚愧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回想小時候,老爸也曾用類似的話打擊我,那時候我的内心就像是被抽空了一樣,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也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行

長大後也是如此,很多已經決定的事情到了眼前又猶豫不決,最終浪費了時間、也消耗了能量

現在想想,又怎會忍心讓曾經的情景再次上演在女兒身上呢

于是,趁着女兒情緒平靜之後,我鄭重地向她道歉

可認錯歸認錯,自從經曆硬碰硬被嫌棄的碰壁後,我也意識到養孩子就的順應人性

成年人都不喜歡聽批評的、打擊的壞話,孩子也是一樣

意識到這一點後,結合“自己人”效率,我想到了用自己過去糗事來激發孩子的正确認知

就拿女兒期末考試成績來說吧,她的反抗,本意是為了掩蓋“沒考好”的真相

而我也順勢講起了自己曾經沒考好成績,偷偷篡改分數被老爸狠揍一頓的糗事

那天晚上我們聊了很久,最大的收獲還是女兒不再針鋒相對,臨睡之前還主動朗讀課文、然後把書包收拾好

這就是把孩子當成自己人的第二點,和孩子講曾經幹過的傻事、糗事,這并不丢人,反而是在重溫童年味道的同時,和孩子搭建心靈認知的一次機會

教育孩子之前,先曝光自己的缺點,這種“自己人”效應,會幫助孩子消除對父母的防備、和誤解,也會從某些經曆中感同身受地吸取教訓,幫助孩子做出最适合他們自己的決定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03

換一種溝通方式

寫便利貼傳情、提醒孩子

不願意跟父母溝通的孩子,一般都是不經意間觸碰了孩子的逆鱗,你或許覺得無關緊要,可對孩子卻是極為反抗、厭惡的事

有一個15歲少年,他曾經在筆記本上寫了這一段話:

真羨慕那些說話輕言細語的媽媽,我的媽媽真是天底下最煩人的,每天都在不停地唠叨,白天聽着她的話,晚上還會做噩夢

媽媽看到這段話後,還憤憤不平地找到兒子

她說:“我不唠叨能行嗎?總不能看着你犯錯吧?我這樣做明明都是為了你好,怎麼就不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呢”

很明顯,男孩是無法了解、更不能接受媽媽的做法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筆記本上宣洩不滿

如今,唯一清淨的地方又被媽媽發現了,男孩隻覺得被壓抑得快喘不過氣,和媽媽之間的對話也變得越來越急躁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小時候跟爺爺上山放牛,每年到了春秋、和夏季左右,田野裡的牛就變得格外暴躁、還喜歡攻擊人

爺爺告訴我,這是因為牛身上有牛蜱蟲在吸血

而這東西,它們每吸血一次,就會分泌一次神經毒,導緻牛匹會無法控制地暴躁

有的時候還會莫名地暴躁奔跑,其目的也是試圖甩掉這些牛蜱蟲

這跟傳說中的野馬效應就比較相似,其實就是受幹擾後無法抑制的情緒

我們和孩子相處也是一樣的道理

很多時候能造成和孩子針鋒相對的關系,也或許并不是孩子本身有多麼糟糕,而是我們對孩子“不能不說”的控制和要求罷了

這個時候不想失了責任,也不想失去孩子對你的親近和信賴,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孩子想做的事情,和他們結盟為友

其中,《讀懂青春期孩子》中就提供了一個應對之策,即:給孩子留便利貼紙條

也就是說,我們每提醒孩子做什麼事情,就在便利貼上留下詳細介紹

這比起父母張口就來的批評,更容易平緩情緒、讓人接受

最重要的是父母若掌控不了自己的情緒,那孩子也會跟着陷入情緒危機

紙條傳情,傳的不僅僅是父母的愛,還有穩定的情緒、包括對孩子有價值的資訊提醒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04

認真回複孩子的話

不要敷衍地回應“嗯”、“哦”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永遠無法依附單向付出,你和孩子的關系怎麼樣,從平時的回應态度就能看得出

還有一個媽媽,之前和她的女兒關系很好

後來因為工作忙了,無法經常回家陪伴孩子,關系也漸漸疏遠冷淡起來

前不久,就因為女兒住校打電話不接、發資訊不回,唯一主動聯系的那次,還是學校飯卡裡沒有生活費了

這樣的母女感情讓她覺得很壓抑,甚至還懷疑女兒跟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學壞了

奈何每次說到這個話題時,孩子都不給她繼續講話的機會,一言不和就拉黑不說,還動不動就玩消失地離家出走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後來,媽媽為了不繼續刺激女兒做出更叛逆的事情就沒有步步緊逼

她選擇沉默性閉嘴,等到女兒需要她時才出現,而那個時候女兒語氣稍好,也不容易發生争吵

可有一次,女兒卻暴躁地質問她:你能不能不要總是說“嗯”、“哦”、“好的”,就我一個人在說話,你這樣讓我很沒有面子

原來,女兒并不是有多麼讨厭媽媽而叛逆,而是渴望得到媽媽更多關注才不停地制造麻煩

直到媽媽意識到這一點并改正後,她們母女的感情才得到了快速緩解

這就是認真傾聽、認真回應的重要性,你讓孩子體會到了被優待的重視感,那他們自然就在積極内心中擁有更多底氣了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05

把孩子想象成自己

如果你遇到這事會怎麼做

有人說,父母教育裡的成功之處,就是在孩子青春期時,還能和他們有話可說

很明顯,這一點特别重要

有一位媽媽曾在網上求助說:

我想不明白,為什麼十二、三歲的孩子看起來那麼純真,和父母講話的時候卻沒有一句真話,難道撒謊都是天生的嗎

還别說,撒謊就像是孩子不想起床的耍賴一樣,人生難免會經曆幾遭

但倘若我們不允許這些事情發生,那孩子就會被束縛、進而和父母離心争吵

事件中的小主人公就是如此,他除了對父母撒謊之外,沉迷玩遊戲、逃課逃學,還公然頂撞老師,這些幾乎都是常有的事情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而每次一說起這些問題,媽媽都愁眉苦臉,仿佛也在醞釀着如何說盡挖苦的話

後來,當挖苦、批評和唠叨都不起作用,反而讓孩子越發叛逆後,他選擇換位思考

又一次和英語老師頂嘴後,她不再跟着挖苦諷刺,而是講起了她當年和老師作對的混行為

最後,媽媽還不忘告訴兒子一句:“我能了解你,如果我現在站在你的位置,說不定比你還暴躁,甚至還不如你”

随着孩子眼裡一閃而過的詫異,也代表着兒子在慢慢接受她這個媽媽

再後來,兒子遇到很多解決不了的事情、情緒煩躁的時候,都喜歡找媽媽訴苦、求助方法

這就是換位思考的意義

你了解了孩子的感受,也透過孩子的叛逆瞧見了他們的訴求,這就是走進孩子心的最直接方式

這位媽媽的做法呢,用傳統話來說就是将心比心,也被稱為角色互換

我們和孩子溝通、相處恰恰也需要這種平衡,了解孩子背後的行為動機,才能提出合理的建議,最終在不打不罵裡讓孩子心服口服

“自己人”效應讓我明白:厲害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硬碰硬

那麼,關于“自己人”效應的良好溝通引導,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