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理響中國】加快形成适應新質生産力的新型生産關系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網
【理響中國】加快形成适應新質生産力的新型生産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生産關系必須與生産力發展要求相适應。發展新質生産力,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适應的新型生産關系。新質生産力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改革命題,我們要以改革促創新、暢循環、強保障,通過深化經濟體制與科技體制等方面的改革,破除阻礙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制度藩籬,打通束縛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堵點卡點。

  新質生産力是改革命題

  一定的生産關系(交往形式)的總和是在一定時期的生産力的基礎上産生的,它适合于生産力的性質并構成生産力發展的條件,其後又逐漸成為阻礙生産力進一步發展的桎梏,與生産力發生沖突。解決這個沖突的辦法就是“已成為桎梏的舊的交往形式被适應于比較發達的生産力,因而也适應于進步的個人自主活動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馬克思和恩格斯發現的生産關系必須适應生産力這一規律的基本原理,在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得到了經典表述。

  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内生動力,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科學結論。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的沖突運動規律是中國改革的基本邏輯。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賴于不斷地改革不符合生産力發展狀況的生産關系和不符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的上層建築,進而推進了大陸生産力的飛速發展。

  随着科技不斷融入生産系統,機器大工業生産方式進一步發展為現代科技型生産方式,進而使蘊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深層次沖突變得更加複雜和突出,新質生産力的發展呼喚新型生産關系的形成。在這樣的現實面前,應當沿着中國改革的唯物史觀邏輯,着眼于新質生産力發展對生産關系提出的新要求,将這些新要求落地為具體的改革舉措。生産關系一定要适合生産力的發展,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但這絕不是說,在有了新質生産力的前提後,新型生産關系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是以,在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過程中,總是要通過主動的改革才能促進新型生産關系的出現。是以,新質生産力是發展命題,更是一個改革命題。

  新型生産關系呈現新特征

  “分工的每一個階段還決定個人在勞動材料、勞動工具和勞動産品方面的互相關系。”這句話時常被視作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生産關系結構的認識。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生産關系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生産關系指的是直接生産過程中的關系,廣義的生産關系又稱經濟關系,包括生産資料所有關系(所有制)、人們在直接生産過程中的互相關系以及産品的交換關系和配置設定關系。這啟示我們,與新質生産力相适應的新型生産關系可具體表現為以上四種關系。

  生産方式發展的曆史過程就是人類勞動發展的曆史過程,展現的是勞動的種類、結構、組織形式、生産方式的差别與變化,展現的是生産什麼、用什麼生産和怎樣實作生産的差别與變化。從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發展到現在,生産力構成要素的組合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由以物質生産為主體的生産力發展為以科技勞動為主體的生産力,而與其相适應的生産關系也必然随之發生變化。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生産、交換、消費、配置設定的各個環節都已成為科技的具體應用場所,特别是在生産領域出現了越來越深入的科技滲透,呈現出經濟科技化的特征。經濟的科技化和科技的經濟化,使得科技型生産方式得到了快速發展。新質生産力與新型生産關系是科技型生産方式在大陸的最新展現。是以,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完善科技融入經濟系統的方式,充分發揮科技的生産力功能,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紮實制度支撐,是形成與新質生産力相适應的新型生産關系的基本要求。

  新質生産力條件下的新型生産工具對大陸生産關系的調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生産要素如土地、資本等具有排他性,而數智化的生産工具和資料要素更多具有公共産品屬性,較少或不具有排他性。新質生産力推動的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集中表現出一種社會融合效應,這要求在所有制形式上進一步實作數智化生産資料和資料要素的共享和融合。一方面,資料生産力是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表現,資料生産要素的發展要求明晰資料産權和按資料配置設定。另一方面,在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過程中,數字平台已然成為一種新型的生産工具。例如,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能夠持續對工業生産過程的經驗、資料和模型進行提煉、沉澱、疊代、拓展和豐富。又如,數字平台帶動就業及創業的比重不斷上升,因新業态而産生的新職業就超過70種。數字平台加速了人們網絡活動的商品化過程、勞動技能的數字化過程、勞動方式的平台化過程、使用者集體智慧的無酬勞動化過程。可見,數字平台對勞動過程的重塑,也要求更好推進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

  與發展新質生産力相适應的新型生産關系,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在生産關系體系上的新特征,表現為人民至上性、社會融合性、集體協作性和配置設定多元性。這種新型生産關系必須堅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促進科技創新和管理水準的提升、推動分工協作和生産組織的現代化等方式,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

  以改革促新型生産關系

  新質生産力的提出,不僅為國内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也為全球發展與合作提供了新契機。為适應新質生産力的發展要求,在所有制方面,大陸要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基礎上,明晰資料産權,進一步實作數智化生産資料和資料要素的共享和融合。在直接生産過程中人們的互相關系方面,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規範和引導資本的健康發展,保障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在交換關系方面,要建立高标準市場體系,推進高水準開放。在配置設定關系方面,要實行按資料要素配置設定,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相較于傳統生産力,新質生産力更加強調組織的靈活性和适應性,要素的創新性配置對組織架構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極具活力的市場經濟體制,同時也要用創新的思維統籌經濟發展。一是要建立高标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産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産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産力順暢流動。建設高标準市場體系是建構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舉措,也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産力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培育壯大新興産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産業,完善現代化産業體系。但發展新質生産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産業,而是要堅持傳統産業轉型更新,防止一哄而上和泡沫化。三是要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産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産業鍊供應鍊的協同發展,對于拓寬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空間進而加快建構新發展格局至關重要。是以,要通過深化産業鍊供應鍊合作,加強上下遊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制定差異化的國際市場營銷政策,提高本土産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大陸對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為解決發展新質生産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打通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通道,最大限度地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産力、創新作為第一動力的巨大潛能,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聚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建構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新動能,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重點做好共性基礎技術供給和技術轉化應用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進一步完善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解決科技與經濟結合不緊問題的關鍵,是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和協同創新的合力。二是要改革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評價和激勵機制,建構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将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本質要求。三是要完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制度,加大對科研成果轉化的激勵力度,建構服務支撐體系,打通成果轉化通道,通過成果應用展現創新價值,通過成果轉化創造财富。

  需要指出的是,生産關系對生産力發展的反作用,并不意味着生産關系決定生産力,生産關系并不是生産力發展的決定性力量。生産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生産力發展的根本動力在生産力内部,生産力諸要素的内在沖突和解決是生産力發展的重要源泉。形成新型生産關系的改革由新質生産力技術特點決定的内生要求推動,由新質生産力發展程序中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之間的内在沖突推動。可以說,新質生産力的提出,是根據新時代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實踐對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産力要素的内涵作出了新的拓展和深化,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分析大陸生産力發展的根本動因和現實條件以及分析新時代大陸生産力發展的理論機制和實踐路徑的理論産物。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産黨上司中國式現代化的曆程與經驗研究”(23&ZD031)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24年4月17日第2874期 作者:胡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