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大家好,我是Icey,從業多年的心理人。

對于家長們來說,養育這代孩子最大的不同與挑戰,就是「以手機為基礎的童年」的興起。

網絡是工具,讓我們與萬千世界相連,但也充滿着誘惑,比如被算法控制吸引人不斷沉迷其中卻幾乎沒有營養的短視訊。

我們曾經做過一次上萬名家長參與的投票,40%以上孩子每天刷短視訊一小時以上,22.8%的孩子每天沉迷短視訊3小時及以上。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前陣子,美國專注于青少年數字産品使用的公益組織Common Sense Media釋出了一份長達64頁的報告,給出的資料更是吓人:

上課期間,97%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中位數為43分鐘(最低幾分鐘,最高6小時)。

半數參與者每天收到237個

或更多通知,最多的孩子每天收到4500多條通知(包括短信、APP通知、社交媒體聊天等)。

青少年們短視訊使用時間的中位數為1小時52分鐘,有的孩子每天看7小時以上。

一周内玩過657款不同的手機遊戲,其中211款遊戲帶有暴力。

45%的孩子使用過僅供18歲以上的APP,包括Pornhub、夢幻體育/博彩應用程式、賭場遊戲或暴力遊戲。

為什麼孩子會沉迷手機?不是年齡限制不管用?孩子玩手機時真的開心嗎?

在資料之外,這份學術資料難得地從孩子視角入手,揭開了一個令家長有些心碎的真相:

沉迷手機已經不隻是意志力的問題,

智能手機正在以無比隐秘的方式悄悄把越來越多孩子變成「僵屍一代」,操縱着他們的時間、大腦和心理健康。

孩子們在玩手機時候也很困擾,并不開心,用了各種方式來自救,卻也常常不被家長了解而躲回網絡中。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科技巨頭的奴隸

Common Sense的調查資料顯示,大約43%的8-12歲美國兒童,和88%-95%的13-18歲青少年都擁有自己的手機。

手機如此普及,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孩子們的同學都有手機:「沒有朋友對我來說意味着徹底完蛋,我甯願和爸媽吵架,也要擁有自己的手機」。

這份報告裡,研究人員招募了203名11至17歲的青少年,在監護人的同意下,在孩子手機上安裝了一款提供不同APP使用時長的資料的程式。

結果發現了一些比較吓人的資料: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上課期間,

97% 的參與者使用手機的時間中位數為43分鐘(最低幾分鐘,最高6小時)。

參與者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中位數約為4.5個小時,近10%每天用10小時以上,中午和晚間是高峰時段,有很多16-17歲的孩子半夜12點還在玩手機。

半數參與者每天收到237個或更多通知,最多的孩子每天收到4500多條通知(包括短信、APP通知、社交媒體聊天等),

約有23%的通知是在上課時間發送的。

青少年們每天拿起手機的次數,中位數為51次,從每天2次到498次不等,尤其是中午和放學都會定期看手機。

年齡較小的孩子頻率就比較低(11 至 12歲),可能是因為被父母管控得多。

孩子們到底都用手機幹嘛呢?

先說一個比較出乎意料的用途——當作背景音。

并非所有的時間都在全神貫注地看手機,而是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播放音樂、視訊或電腦,比如有孩子說,同學們寫作業的時候打開Tiktok,隻想在做作業的時候刺激一下大腦。

研究者說,「智能手機占據了孩子們醒着的大部分時間,以獨特的方式與年輕人的生活交織在一起,既是前景,也是背景」。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有部落客在哈佛校園采訪大家最愛用的APP是什麼,Tiktok同樣位列榜首

從對APP的使用的追蹤來看,數量同樣驚人。

一周内,203名青少年總共使用了1644個不同的APP。每人打開5-125 個,一周平均用了約40個APP。

最受所有11-17歲青少年歡迎、使用時間最長的是短視訊Tiktok。50%的參與者使用過 TikTok,每天使用時間的中位數為1小時52分鐘,有的孩子每天看7小時以上,甚至上課、熬夜也要刷。

短視訊的算法能在數十秒内精準定位每個人的喜好,随時按照需求調整,激發大腦中的多巴胺,甚至很多孩子會因為大腦被過度刺激而難以入睡。

「Tiktok的算法似乎比其他APP都精準,更吸引我,随時随地給我提供小劑量的樂趣,還可以給朋友分享 」。

還有孩子說出了被短視訊控制的掙紮内心:「一堆短視訊裡的資訊流進大腦,讓我覺得不知所措,也心存愧疚。我該去做家庭作業,還是繼續浪費20分鐘看視訊?」

即便Tiktok和Youtube會定時提醒,大腦已經被多巴胺綁架的孩子也無法停止,輕輕一點關掉提醒,繼續看。

因為刷短視訊太多,有孩子表示已經無法忍受30秒視訊了,隻看那些10秒以内的。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國外已經有了專屬名詞「Tiktok brain」,大腦在看被算法精密推送過來的短視訊時,會激發出多巴胺,産生幸福快樂的感覺

而到了晚上睡覺前,孩子們最愛看的則成了Youtube(占晚上使手機時間的 47%)、社交媒體(39%)和遊戲(29%)。

年齡較小的孩子最愛玩遊戲。一周内共玩過 657 款不同的手機遊戲,其中211款遊戲(32%)帶有暴力内容評級。

這個過程中,遊戲商家暴露出了雞賊特質——每天給孩子手機發送通知,促使他們打開遊戲,還有各種各樣激勵方式,使得孩子必須每天定時回來保持進度,與隊友聯絡。

「因為我朋友都是每天打開遊戲的,我也就堅持不懈地每天回來看看」。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最近發生的事情,後續是遊戲公司全額退款

觀察了這些青少年的手機使用狀況後,研究者總結上述APP裡的諸多細節都是精心設計過的,就是為了鼓勵使用者長時間參與:

算法精密,可以照顧到孩子當時的感受;

内容短小精悍,适合在課間、吃飯時、回家路上、睡覺前随時觀看;

無限滾動

,沒有盡頭,最大化争奪注意力;

無需搜尋,不用思考,不給使用者一丁點暫停的時間。

「開發APP的公司有動機設計一些功能,來吸引孩子們更長時間的注意力(比如希望獲得更多廣告收入或手機更多資料來進行針對性營銷),是以孩子們并不隻是因為“缺乏意志力”才一直使用手機」。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Facebook和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去年10月遭到三十多個州起訴,原因是設計了心理操縱性的功能,用無限滑動和提醒功能誘使兒童長時間使用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形同虛設的年齡限制

在這個報告中,研究者還發現了一個困擾了許多成年人的問題:上述APP都聲稱自己有年齡限制,但為什麼孩子們還能如此超長時間地使用?

這是因為,從應用商店到APP注冊,門檻幾乎都是形同虛設,隻要手動改掉出生日期,就可以充當成年人蒙混過關,輕松進入本來屬于成年人的内容領域。

研究者發現:

45%的孩子使用過僅供18歲以上的APP,包括Pornhub、夢幻體育/博彩應用程式、賭場遊戲或暴力遊戲。

47個APP内容涉及性主題、裸體或暗示性主題;

14個孩子使用了有風險功能的社交媒體APP,比如可以與陌生人發資訊、照片和視訊聊天

小于13歲的孩子中,68%的人至少使用過一款需要更大年齡,甚至成人才能使用的APP,這些有可能使兒童和青少年使用者與他人進行不安全或剝削性的互動。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更令人讨厭的是,孩子們手機上的APP,以近乎「騷擾」的頻率不停發送通知,分散注意力。

報告發現,孩子們手機每天收到的通知中位數為237個,他們看到或參與了其中的46個。上午時段猛增,下午和晚上達到頂峰。

其中,用來聊天的APP發送的通知最多,比如Snapchat(閱後即焚聊天軟體)、Instagram(分享圖檔的社交軟體)和Discord(遊戲玩家聚集的社群)。

尤其是Snapchat,被國外家長認為最「有毒」的APP之一。因為資訊閱後即焚,就引導孩子們在收到資訊的第一時間打開,也正是因為這個功能,使用者會經常發送不健康的資訊,看完以後再撤回。

有孩子說,「最讓我興奮的就是Snapchat的通知,誰發來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條通知都是針對我的資訊,不像其他的APP都是一堆無關緊要的通知。」。

也有孩子看透了科技公司如此狂轟濫炸的用意:「我認為這是一種重新激發使用者興趣的方式,也是一種讓使用者繼續使用APP的方式,因為發送大量随機資訊,總有一條會引起使用者的興趣」。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美國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很強,即便是不允許帶手機的學校,也有65%的孩子随身帶着

2023年美國衛生局釋出了一份長達19頁的報告,細緻地盤點了過早接觸社交媒體對兒童帶來了「深遠的傷害風險」。

青春期的大腦發育是傷害其中之一。

10歲到19歲的青少年正處于大腦發育的高度敏感、脆弱時期,冒險行為達到頂峰,幸福感波動最大,抑郁症等心理健康問題通常也會出現。 

此外,青春期早期是身份和自我價值感形成的時期,大腦發育特别容易受到社會壓力、同伴意見和同伴比較的影響。頻繁使用社交媒體可能與發育中的大腦杏仁核(對情緒學習和行為很重要)和前額葉皮層(對沖動控制、情緒調節和調節社交行為很重要)的明顯變化有關。

在一項針對大學生的實驗中,社交媒體的使用被發現與抑郁增加9%、焦慮增加12%有關。

大學生都如此,更何況年齡小的孩子。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孩子們也心存愧疚

在當下,抨擊沉迷網絡和手機的孩子,仿佛成了一種無懈可擊的正确。「是他們不懂事、不愛學習隻愛玩、不考慮身體和前途,以及沒有意志力」。

但從Common Sense這份報告,我聽到了孩子們不一樣的聲音。

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孩子表示,「經常」手機妨礙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讓自己無法睡覺,影響了自己的社交、學習,也經常用手機來逃避應盡的義務和負面情緒。

正如《紐約時報》中一篇評論所說,這一代的孩子比他們的父輩遭遇更多的不确定性,預見的是更糟糕的經濟未來。加上直升機父母,他們在應該探索自主生活的時候受到了限制。

而逃入網絡世界,意味着無限制的自由。

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們并沒有失去探索真實生活的欲望,尤其是十六七歲的大孩子:

「對于10-12歲的孩子,他們可能剛剛拿到第一部手機,隻想瘋狂玩兒。但随着年齡增加,我更知道玩手機的時間、地點是有講究的,上課不應該玩,睡前不能刷短視訊。我們知道玩手機不好,也在努力嘗試擺脫」。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有孩子想出了一些政策來控制自己。

比如開啟勿擾功能,關閉或删除不需要的應用通知,社交媒體隻和固定的幾個親朋好友聊天,不理會遊戲APP的推送。以及晚上寫作業的時候設為飛行模式,睡覺的時候把手機拿出卧室。

更加令人覺得難得的是,這些孩子告訴大人們,為什麼爸媽的管控、逼迫甚至暴力沒收電子裝置常常沒用。

「父母每次試圖限制我用手機時,反而激起了我的逆反心,我不願意讓他們拿走,是以用得更多了。後來我意識到自己在手機上花的時間太長,主動限制自己,效果好了很多」。

「我給手機一個新的設定:植物。當我不碰它,它就會長大」。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手機沉迷」已經不隻是個人意志力的問題,背後有科技公司基于人性的操縱陷阱,有利益驅動的刻意引誘,也有青少年社交需求的内在驅動。

正如暢銷書《嬌慣的心靈》作者、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教授Jonathan Haidt在新書《焦慮的一代》中寫的那樣:

從2010/2012年起,全世界的青少年焦慮、抑郁、自殺率都開始出現了明顯激增,成為了一場席卷全球的「精神疾病大流行」,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甚至幸福國度丹麥、芬蘭都未能幸免。

一個明确主因,就是随着手機普及之後的移動網際網路興起,社交媒體風靡全球青少年,令越來越多孩子上瘾。

一個好消息是,已經有人在行動。

在美國,今年3月佛羅裡達州推出了一項法案,禁止該州 14 歲以下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賬戶,并要求平台删除所有已建立的賬戶,而14 至16歲的兒童必須征得父母同意才能擁有賬戶。

在英國,一項民意調查發現77% 的國小适齡兒童家長希望對 16 歲以下的孩子實施智能手機禁令。 

期待這場席卷所有孩子的「心理風暴」早日停歇。下一代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絕不能在青少年時期過早折翼。

入侵200名孩子的手機後,美國研究發現了一個心碎的共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