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房貸利率會降到什麼水準?

作者:地産裁員

近期,樓市有兩件事情值得關注!

一是,50多個城市首套房貸利率不設下限;

二是,30多個城市啟動二手房“以舊換新”。

直接原因,新房賣不動了!

背後的原因是,二手去化不了,“賣一買一”的換房鍊條斷了!

現在,新房供應大戶型多,偏改善。多數買家要賣掉手上的二手房,才能有換房的資金。【首套房貸利率不設下限+二手房“以舊換新”】的組合,刺激剛需入場,消化掉二手住房。

于是,新房也能賣得掉了!

現在,阻礙樓市良性循環(剛需和改善、新房和二手房)的,一是剛需的“接盤”能力,二是換房的動力。從資料看,剛需确實嗷嗷待哺,比如深圳住房自有率僅30%,1000萬人住城中村。

但是,潛力需求≠有效需求。

這兩年,樓市不景氣,但二手住房确實在回升,顯示剛需(不得不買房)在入場。但剖析交易結構,發現成交的二手房,都是總價和單價都“可控”的房源,比如廣州300萬以下的二手房交易占比65%。另外,隻有價格“跌到位”的房子才能賣得掉。所謂跌到位,或是跌到買家的心理價位,或是比小區同戶型售價(或上一套售價)低的房源,才能交易得掉。

試想,“價最低者”才能成交,這個市場的規模很難放量。因為,濃重的價格下跌預期下,除了不得不買房的(比如結婚、學位等),最佳選擇是“推遲買房”,因為明年價格可能更低。

房貸利率會降到什麼水準?

資料來源:《2023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

是以,今年一季度和去年一季度很類似,積累的剛需(不得不買房)消化掉了超低價房源,剩下的賣家不願意降價,而剛需在短期内也被消耗掉了,市場就再次進入到低位徘徊的狀态。

也是漫長的情緒消耗期!

目前,二手房交易周期約150天-400天。業主越來越撐不住。在來年的一季度,再次形成二手房“小陽春”。

改善型需求也很龐大。但從上一輪周期開始(2016年),随着房價上漲,剛需已被擠出去了,改善型需求開始主導。到現在,改善型需求已經釋放了好幾年了。當下,要麼是因為房價不漲,不願意改善(反正有住的地方),要麼是因為收入和就業的預期不穩,無能力改善。

房貸利率會降到什麼水準?

資料來源:《2023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

總之,市場體量萎縮的趨勢很明顯!

近期,國家不斷強調,“用好調控自主權,因地制宜調整優化地産政策”!

當下,剛需主導市場,并成為了樓市的發動機。因為,隻有剛需消化二手房,才能帶動改善和新房銷售。

面對疲弱的剛需,預計按揭利率還會持續下行!

很簡單,盡管目前按揭利率已降至曆史最低了,但明顯高于銀行定期利率或保本理财利率。現在,在銀行想找到收益率高于3%的保本理财産品,已經很難了。但首套房的按揭利率最低也得3.75%(LPR-20)。拿一個高的利率,買一個價格下跌的資産,這是很不劃算的。

是以,預計越來越多的城市,不設首套房貸利率下限了。中期内,按揭利率或将會降到至少和保本理财利率相同的水準上,大約在2.5%-3%。這樣,手上有一筆錢,買房的成本和理财是收益是對等的。“不買房,而是去理财”,這個帳沒那麼劃算了,對買房是一個激勵。

房貸利率會降到什麼水準?

資料來源:wind

這可能還不夠!

畢竟房貸還有成本。如果房價還在下跌,買房并持有還是不劃算的。是以,當房地産從“單邊上漲”的上半場轉入“下半場”,挂牌賣房的傾向很難改變。未來,存款利率可能要降至1%左右了。隻有這樣,挂牌賣房才是不劃算的,因為持有房屋并出租,還能獲得1%左右的收益率。

這樣,帶來的效果是,賣房就沒啥必要了,因為存銀行也不賺錢,還不如繼續把房租出去賺房租。

這個局面,很快就到來了。上面的圖顯示,2012年存款搬家到理财之前,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能到5%以上。後來,金融創新風起雲湧,存款大規模搬家到各種理财産品。現在,随着資管新規落地,理财淨值化轉型,理财出現“存款化”趨勢,能獲得的保本收益隻有2%左右。

就當下的經濟局面,存款利率繼續大幅度下行,是必然趨勢,1%左右可能就在前面!

讓我非常疑惑的是,貌似房子越賣越多!

比如,一季度開發商新推盤的去化率隻有31%。2019年,新推盤去化率為68%,2023年為38%。

房企在售項目,55%以上的房源是2022年及之前的“舊庫存”!

房貸利率會降到什麼水準?

資料來源:克而瑞地産研究

狹義庫存方面,一二線城市的去化周期在25個月左右,25個城市消化周期超過18個月的警戒線;廣義庫存(未開工+在建)來看,全國的消化周期51.5個月,很多城市在5年以上。

房貸利率會降到什麼水準?

資料來源:克而瑞地産研究

二手房方面,無論供給還是需求,目前已超過新房,成為樓市的主導。挂牌方面,熱點一二線城市普遍在15-20萬套,重慶二手房在售量超過40萬套,每月新增2萬套,庫存是新房在售量的5倍以上。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等也大緻如此。這個挂牌規模,消化周期估計得數年。

過去20多年,樓市處在“上半場”,似乎多少房子都不夠賣,大家都在“做多”(All In)。現在,市場進入“下半場”了,都出來賣房,除了小業主挂牌賣房外,之前被開發商捂着惜售的房子,政府手上的房子,上市公司手裡的房子,國企/城投的房子,都拿出來賣了。

說白了,過去20多年,房子被整個社會當成了最重要的财富載體,于是千方百計想擴大供應。都說地産有地段性(Location),即核心地段的房子是稀缺的,進而具有價值保持或增值的特性。比如,上海新天地、杭州西湖。但這個地段性、稀缺性在國内被最大限度地捋直、拉平。

什麼意思?就是地方政府想方設法創造一些稀缺性的,具有獨特價值的片區,比如各種CBD、功能區、新區等等。同時,開發商、金融機構配合這種“人為規劃”,大量資金進入,給市場一種“規劃兌現”的錯覺,微觀群體跟着入場。于是,供給創造需求,需求牽引供給。

比如,過去都說中心區土地資源匮乏,但這個道理近年來不成立了。因為,中心區大規模舊改、土地功能可以調整(比如工改住、商辦改住),極大提升了供地彈性。在廣州,這幾年中心區新盤供給非常内卷,不僅新盤内部打起來價格戰,而且與周邊二手房也打價格戰。

以筆者所在的廣州CBD天河為例,2020年在售新盤隻有5個。現在,在售新盤高達30個,基本上集中在有新增供地潛力的天河東片區。根據目前公示的樓盤資料,已驗證還未售的房源6800多套(不包括還沒開盤,或沒拿預售證的)。2023年,天河共銷售2820套新房。

房貸利率會降到什麼水準?

資料來源:公衆号“廣州房産”

這意味着,天河在售新房需要約2年半才能賣完!

過去,大家都認為,天河區是中心區、是CBD,地少、房子少,房價長期升值。于是,地方政府順應這種需求和看法,做各種各樣的規劃、大量賣地和供應房子。于是,本來稀缺的東西,也不稀缺了。這就意味着,本具有區位價值、不可擴大的不動産,也可以大批量供應了。

比如,優質的學位房,本來可以保值增值。但現在,“教育均等化+出生率下降+教育内卷+高等教育經濟回報率下降”等,導緻學位房神話被打破。近幾年,一線城市學位房價格跌幅居前。當然,很多父母也在想,投入巨額資金和精力、情緒價值,賭上孩子的童年,到底值不值?

同時,各個新盤,基本上都實作了名校加持,或特殊景觀打造!

無法擴大供應或稀缺性,才是财富的載體(比如黃金)!

一旦這種屬性被磨掉了,可以擴大供應、不再稀缺,财富載體的特性不再被認可。于是,過去,大家“做多”(All In)的情緒開始逆轉。這就是為何,突然之間,就出來那麼多主體要賣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