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壽研究聲 | 2023年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作者:中國人壽

【摘要】2023年,M1與M2增速背離明顯,社融與M2同比增速之差持續縮窄,資負規模增速企穩回升,國有大行大象起舞,持續拉開與股份行規模增速的距離。人民币貸款餘額237.59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居民中長期貸款持續疲軟,企事業貸款增長仍居高位,票據融資增速低位趨緩。人民币存款餘額284.26萬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較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住戶存款增長較快,财政存款增速持續回暖。利潤增速整體提升,淨息差延續收窄趨勢,經營效率整體下降,不良率整體平穩,資産充足率止跌回升,撥備覆寫率保持增長态勢。政策方面: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全面部署未來一段時期金融工作,綱舉目張推動重要細化政策陸續出台,推動銀行業經營結構優化;貨币政策持續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政策整體穩中偏松;金融監管體系持續完善,金融風險防控水準不斷提高;區域政策接連落地,助力銀行業服務高水準對外開放。展望2024年,貨币政策總基調保持穩健,流動性合理充裕,社融信貸總量适度增長;貨币市場利率穩中趨降,存貸款利率或将結構性下行;消費金融業務延續修複态勢,對公業務持續強化重點領域,金市業務需做好前瞻性研判;營收增長乏力,利潤增長仍然面臨較大壓力;強監管、嚴監管、細監管主基調不變,監管立法或将出台;風險防控挑戰仍存,智能風控體系建設加速。

一、發展回顧

(一)M1與M2增速背離明顯,社融與M2同比增速之差持續縮窄

社融增速整體回落。2023年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78.09萬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年初下降0.1個百分點。M1與M2增速背離明顯,12月末廣義貨币供給(M2)餘額292.27萬億元,同比增長9.7%,狹義貨币供給(M1)同比增速連續3月低于2%,M1與M2同比增速之差由1月末的5.9%提升到12月末的8.4%,主要原因在于房地産銷售遇冷、企業經營不善、融資意願及管道受限導緻企業活期存款減少;同時市場預期較弱,實體部門信心仍待提振,貨币貯藏性需求高,流通速度偏低。社融與M2同比增速之差持續縮窄,社融與M2增速剪刀差從年初的3.2%持續收窄至12月末的0.2%,反映了2023年大陸貨币供需缺口緩解,貨币供求關系進一步平衡。

國壽研究聲 | 2023年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M1與M2增速背離明顯

貨币供求關系逐漸趨于平衡

(二)資負規模增速企穩回升,國有大行大象起舞,居民中長期貸款持續疲軟,企事業貸款增長仍居高位,住戶存款增長較快,财政存款增速持續回暖

資産規模增速企穩回升,國有大行大象起舞,進一步拉大與股份行增速的距離。截至12月末,商業銀行境内總資産規模達347.4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較年初提升0.1個百分點。從下圖還可以看出,2023年以來國有大行與股份行資産增速差距整體呈現拉大趨勢,國有大行資産增速呈現企穩回升态勢,且處于高速增長,股份行總資産規模增速處于低位,城商行資産規模增速整體呈進一步擴張态勢,但12月份資産規模增速大幅度下降至10.66%,農商行資産增速整體延續下滑趨勢,12月份資産規模增速有所上升。

國壽研究聲 | 2023年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2023年以來商業銀行資産增速整體趨緩

人民币各項貸款增速持續下滑,居民中長期貸款持續疲軟,企(事)業貸款增長仍居高位,票據融資增速低位趨緩。2023年末,人民币貸款餘額237.59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較年初下降0.5個百分點。分部門看,居民短期貸款餘額20.7萬億元,同比增速12.53%,超年初6.3個百分點,反映了2023年随着疫情的消散,居民的消費明顯回暖;企(事)業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分别同比增長為10.93%和15.91%,分别較年初提升1.37和1.18個百分點,其中,企(事)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在四季度有所減緩,企(事)業短期貸款增速趨于平穩。票據融資增速2.66%,較年初大幅下降27.36個百分點。從新增情況看,2023年人民币貸款增加22.75萬億元,同比多增1.31萬億元。住戶貸款增加4.33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78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55萬億元;企(事)業機關貸款增加17.9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92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3.57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410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928億元。

國壽研究聲 | 2023年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居民短期貸款回暖

企(事)業中長期貸款高增

票據融資增速下滑

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服務不斷加強。普惠小微和涉農方面,截至2023年末,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3.5%,較年初下降0.3個百分點,涉農貸款同比增長14.9%,較年初提升0.9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11月末,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餘額分别為6292億元、15850億元和5245億元,累計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提供激勵資金526億元,支援其增加普惠小微貸款共計28680億元。綠色信貸方面,綠色信貸同比增長36.5%,截至11月末,碳減排支援工具餘額4911億元,累計支援金融機構向碳減排等領域發放符合要求的貸款10194億元,支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餘額2695億元,累計支援金融機構向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領域發放符合要求的貸款2903億元。房地産貸款方面,截至2023年末,房地産貸款同比下降1%,較年初下降2.5個百分點,其中個人購房貸款同比下降1.6%,2023年1月至11月,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4.1%,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創設1000億元租賃住房貸款支援計劃,延續實施2000億元保交樓貸款支援計劃至2024年5月,新增抵押補充貸款額度5000億元,為政策性開發性銀行發放“三大工程”建設項目貸款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援。

國壽研究聲 | 2023年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普惠、綠色和涉農貸款較快增長

房地産貸款增速為負

商業銀行總負債增速企穩回升,國有大行和城商行總負債增速均呈現加快态勢,股份行和農商行總負債增速在低位運作。2023年末,商業銀行總負債為320.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26%,較年初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分别同比增長13.36%、6.91%、11.94%、8.65%,較年初分别變化-0.59百分點、+0.17百分點、+0.9百分點、-1.37百分點,國有大行總負債增速在四季度提升較為明顯,股份行增速仍處于低位運作,國有大行與股份行負債增速差距呈現擴大态勢。

國壽研究聲 | 2023年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國有大行與股份行

負債增速差距呈現擴大态勢

人民币存款增速呈現下滑趨勢,住戶存款增長較快,财政存款增速持續回暖,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速企穩回升。2023年末,人民币存款餘額284.26萬億元,同比增長10%,較年初下降1.3個百分點,其中,住戶存款同比增速較高為13.84%,較年初下降3.57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存款同比增長5.52%,較年初下降1.64個百分點;政府财政存款同比增長15.84%,較年初大幅提升16.59個百分點。

國壽研究聲 | 2023年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住戶存款增速略有減緩

财政存款增速持續提升

從存款增量來看,居民存款定期化趨勢延續,企業存款活化程度不足。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5.74萬億元,同比少增510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6.67萬億元,定期同比少增1.1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前10月累計增量為3.55萬億,同比減少1.16萬億,其中活期存款累計減少1.06萬億,同比多減7132億元,反映企業資金活化程度不足,擴大再生産意願不強。

(三)利潤增速整體提升,淨息差延續收窄趨勢,經營效率整體下降

利潤增速整體提升,農商行增速修複,2023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合計實作淨利潤1.86萬億元,同比增長9%,相比2022年同期增速高7.73個百分點,為2022年一季度以來最大同比增速;分銀行類型來看,國有大行淨利潤同比增長1.8%,股份行同比下降1.8%,城商行同比增長8.2%;農商行由于去年同期低基數(同比下滑57.7%)及不良率改善,淨利潤大幅增長164.6%。

國壽研究聲 | 2023年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利潤整體提升 農商行增速修複

淨息差延續收窄趨勢。2023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淨息差為1.725%,較年初下降18.9bp,其中,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分别下降23.5bp、17.9bp、6.7bp、20.9bp。

國壽研究聲 | 2023年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淨息差水準延續收窄趨勢

經營效率整體下降。2023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ROA為0.74%,較上年下降0.015個百分點。國有大行、股份行ROA較上年分别下降了0.074和0.013個百分點,城商行和農商行分别較上年增長0.076、0.094個百分點。2023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ROE為9.45%,較上年增長0.12個百分點。

國壽研究聲 | 2023年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經營效率環比下降

(四)商業銀行不良率穩中有降,資本充足率止跌回升,撥備覆寫率保持整體增長态勢

商業銀行不良率穩中有降。2023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61%,較年初下降2.3bp;分闆塊看,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分别為1.27%、1.30%、1.91%和3.18%,國有大行、股份行、農商行較年初分别下降4.7bp、2.3bp、3.5bp,城商行較年初增長6.5bp。

國壽研究聲 | 2023年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商業銀行不良率穩中有降

資本充足率止跌回升。2023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4.77%,較年初下降39.8bp。分闆塊看,國有大行、城商行、股份行、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分别較年初下降66.4bp、34.7bp、7.7bp、30.1bp,但分季度看有止跌回升态勢。

國壽研究聲 | 2023年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資産充足率止跌回升

撥備覆寫率保持整體增長态勢。2023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撥備覆寫率207.89%,較年初上升2.04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保持平穩。分闆塊看,國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撥備覆寫率分别為251.3%、219.4%、186.1%、142.9%,較年初分别變化6.3%、5.2%、-5.6%、-0.3%。

國壽研究聲 | 2023年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

撥備覆寫率保持整體增長态勢

二、政策回顧

2023年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力支援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有效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前三季度金融政策持續支援抓改革、防風險、補短闆、促發展、保民生,引導銀行業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抓改革方面,3月16日,《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對金融業監管架構做出重大改革調整,5月18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正式揭牌,7月20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省市兩級派出機構統一挂牌,推動實作金融監管全覆寫。防風險方面,《商業銀行金融資産風險分類辦法》《銀行保險機構操作風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相繼釋出。補短闆方面,《關于進一步做好聯合授信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品質的通知》等政策接連出台。促發展方面,《關于進一步做好交通物流領域金融支援與服務的通知》《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通知》等促進經濟發展政策陸續落地。保民生方面,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釋出《關于金融消費者反映事項辦理工作安排的公告》《關于調整優化差别化住房信貸政策的通知》和《關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等重要政策檔案。區域政策方面,《關于金融支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意見》《關于金融支援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内地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等區域重大政策落地實施。2023年四季度,《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銀行保險機構涉刑案件風險防控管理辦法》《關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貨物有關進出口稅收政策的通知》《關于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的通知》《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等金融監管措施或管理辦法相繼釋出,有力保障和促進銀行業穩健經營。

(一)“五篇文章”細化政策陸續出台,推動銀行業經營結構優化

2023年10月30日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着力營造良好的貨币金融環境,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大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文章”。會後相關細化政策相繼出台。其中科技金融方面,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于2024年1月12日釋出《關于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的通知》,從持續深化科技金融組織管理機制建設、形成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紮實做好金融風險防控、加強組織保障和政策協同等方面,對做好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提出了細化要求。商業銀行應更加聚焦科技金融領域,在服務科創企業高品質發展、助力制造業當家、支援戰略性重點及新興産業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助力服務科技創新發展。綠色金融方面,黨中央國務院2023年12月27日釋出《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圍繞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持續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提升生态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範樣闆、開展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加強黨的全面上司等八個方面提出了33條意見。商業銀行應聚焦綠色經濟、污染防治攻堅等領域,加強清潔能源、綠色建築、節能環保等項目營銷力度,積極利用央行碳減排支援工具,逐漸提升新增貸款中綠色信貸業務占比。養老金融方面,國務院辦公廳2024年1月15日釋出《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發展民生事業、擴大産品供給,聚焦多樣化需求、強化要素保障等4個方面26項舉措。商業銀行應圍繞老年人金融服務、銀發經濟産業發展等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金融服務,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促進銀發經濟發展壯大。

(二)貨币政策持續加大逆周期調節,整體穩中偏松

2023年,大陸經濟仍處于恢複過程中,國内信貸需求有所放緩,貸款平穩可持續投放難度增大,穩貨币穩信貸挑戰增多。央行着力支援擴大内需,穩健的貨币政策精準有力,加大逆周期調節,統籌運用降準、降息、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操作等總量與結構、數量與價格工具,有力支援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一是總量型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靈活有力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央行前瞻靈活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及時對沖政府債券發行、繳稅、繳準、季末監管考核等因素影響,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截至11月24日,央行年内累計開展逆回購操作超34萬億元。三季度末,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為1.4%,與上年同期持平。每月到期超額續作中期借貸便利(MLF),保障中長期流動性合理供給。2023年以來,央行每月常态化超額續作MLF,12月末MLF餘額7.07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53萬億元,增幅55.5%。二是價格型政策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兩次下調政策利率,帶動LPR利率持續下行。6月以來,随着經濟增長動能減弱,央行分别于6月、8月兩次降低政策利率,截至11月末,OMO(公開市場操作)和MLF(中期借貸便利)中标利率分别為1.8%和2.5%,較年初累計下降20BP和25BP,帶動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20BP和10BP至3.45%和4.2%的低位。其中,5年期以上LPR降幅更小,尤其是8月未跟随MLF利率下調,主要原因是需統籌協調存量和增量利率關系,在存量房貸利率已下調、商業銀行息差收窄至曆史低位背景下,5年以上LPR少降有助于延緩資産收益率過快下降,維護息差相對穩定。三是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聚焦重點、合理适度、有進有退,推動優化信貸結構。四季度,階段性貨币政策工具持續發力,充分發揮信貸政策引導效能,繼續用好實施期内的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加大對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精準滴灌,加大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基礎設施、保障房等金融支援,助力穩定消費、投資和宏觀經濟大盤。

(三)積極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加向民生領域傾斜

2023年财政政策總體落實“加力提效,注重精準、更可持續”,在收入有限增長尤其是土地出讓收入負增長的情況下,仍保證了一定的支出強度推動經濟增長、防範化解風險,緊平衡态勢有所加劇。收入端更加精準有力,減稅降費突出對科技創新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支援,同時優化稅收優惠政策促進消費;支出端結構不斷優化,向民生短闆領域傾斜;中央政府增發萬億國債轉移給地方,保障地方财政可持續性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财政在支援經濟恢複發展、穩定就業、改善民生、促進科技創新、防範重大風險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2023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長較快,前10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75萬億元,同比增長8.1%,較2022年同期提升12.6個百分點,主要是2022年4月開始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集中退稅較多,拉低基數,2023年相關退稅恢複常态,受此影響,稅收收入特别是國内增值稅大幅增長,相應拉高财政收入增幅。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節奏加快,基建和民生是地方債的主要資金投向。2023年以來,城鄉市政産業園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民生服務是地方政府專項債的主要投向,占比分别為30.25%、17.93%、14.31%。财政支出更加向民生領域傾斜,2023年前10月,教育、社保就業、衛生健康三大民生性支出總額達8.35萬億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38.7%,創近年來同期新高,民生相關支出累計同比增速達到6.0%,高出整體增速1.4個百分點。

(四)金融監管體系持續完善,風控水準不斷提高

四季度以來,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持續抓金融改革和防控金融風險,引導銀行業穩健發展。

金融監管體制持續完善。2023年10月21日《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提出,強化審慎監管,深化跨部門監管執法協作,嚴厲打擊金融犯罪,工作情況的報告》提出,強化審慎監“無照駕駛”和超範圍經營,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監管處置非法金融活動,確定金融監管全覆寫、無例外。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嚴格執法、敢于亮劍,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11月1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強調:一是積極建構中國特色金融監管體系,推動出台系列制度檔案,加快補齊制度短闆,全面強化“五大監管”;二是防範化解四大風險,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建立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促進金融與房地産良性循環;三是堅決落實強監管嚴監管要求,推進金融監管實強監管嚴監管要求,範化堅決懲治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結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預計未來監管部門将全面強化“五大監管”制度保障,更加注重提升金融監管專業性、有效性和全面性,督促金融回歸傳統和本源,影子銀行等“僞創新”“假創新”業務很難有生存空間。

精準防控措施陸續出台。圍繞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金融監管專業性、有效性和全面性,督促相關政策措施已陸續推出:房地産方面,2024年1月初,住建部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城市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要求各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推動房地産開發企業和金融機構精準對接,每季度彙總相關情況報送住建部與金融監管總局;金融機構滿足優質項目合理融資需求,對開發建設暫時遇到困難但資金基本能夠平衡的項目,做到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精準支援房地産項目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方面,2024年1月2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釋出會上指出,金融監管部門将與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密切協作,合力做好中小銀行的改革和風險防控,不斷提升中小銀行經營管理水準,重點從五個方面發力:一是強化公司治理;二是選配選優地方中小銀行的高管和關鍵崗位的重要人員;三是對農信社、城商行分類施策深化改革;四是聚焦中小銀行主責主業;五是堅持目标導向、問題導向,穩中求進、标本兼治,全面加強監管,防範化解風險。

金融風險防控不斷加強。11月1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釋出《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重視計量和管理“兩手硬”,強調制度審慎、管理有效是準确風險計量的前提,為銀行夯實經營管理基礎、提升管理精細化水準提供正向激勵,銀行業資本充足水準總體穩定,平均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11月10日,釋出《銀行保險機構涉刑案件風險防控管理辦法》,明确銀行保險機構涉刑案件風險防控主要任務,強調銀行保險機構應建立健全涉刑案件風險防控重點制度,研判本機構涉刑案件風險防控重點領域,完善涉刑案件風險防控重點措施,加強資訊化建設,并及時開展涉刑案件風險防控評估。

(五)區域政策接連落地,助力銀行業服務高水準對外開放

四季度以來,區域政策尤其是廣東自貿區政策接連落地,為銀行業發展自貿區業務拓寬空間。為貫徹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支援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區開發開放,2024年1月4日,财政部等三部門釋出《關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貨物有關進出口稅收政策的通知》,明确橫琴與澳門特别行政區之間為“一線”,橫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内其他地區之間設為“二線”,合作區實施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稅收政策,與合作區現行貨物進口稅收政策相比,此次政策作出如下調整:一方面,從“一線”放款調整為“一線”放開,擴大享受免稅或保稅政策的主體和貨物範圍,促進“一線”貨物高效便捷流動。另一方面,優化完善“二線”管住政策,在此前政策基礎上,增加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鼓勵合作區内開展加工制造,促進澳門經濟适度多元發展。對于銀行業而言,應搶抓稅收優惠政策機遇,深化與海外機構協同關聯,提升境内外本外币綜合化跨境融資金融服務,多元化資金參與到合作區建設中,利用跨境資産轉讓、風參直貸、海外代付等産品,降低融資成本,支援橫琴粵澳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

2024年1月19日廣東省人民政府釋出《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行動方案》,從建成高水準對外開放引領區、打造高标準國際貿易樞紐區、形成高能級現代化産業聚集區、建設粵港澳高度協同發展示範區,圍繞提升制度型開放水準、提升國際貿易競争新優勢、提升金融開放創新能級、提升産業鍊現代化水準、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競争力、提升輻射帶動能力等六大方面提出了20項具體措施。商業銀行應把握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部署機遇,聚焦基礎設施及先進制造、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民生金融與财富管理、對外開放及跨境金融等5大領域,并以拓展本外币合一、自由貿易(FT)等賬戶體系等功能和應用、建立輻射帶動創新發展自創區等為支撐,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疊加效應,有效實作産融結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三、2024年展望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4年要圍繞推動高品質發展,着力擴大國内需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推動城鄉融合,深入推進生态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目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做好五篇文章。展望2024年,銀行業應積極主動把握政策“視窗期”,聚焦“五篇文章”和金融風險防範,開展政策前瞻研判和深入解讀,做好服務實體經濟、擴大内需戰略、金融改革創新等業務布局,同時,積極應對同業競争加劇、房地産信用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以及外部環境等帶來的挑戰。

(一)貨币政策穩中偏松,社融及信貸保持平穩增長

展望2024年,貨币政策基調由2023年的“精準有力”調整為“靈活适度,精準有效”,反映貨币政策總體寬松力度較2023年或有所回落,更加關注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實際效果,推動提升金融資源使用效率。央行将統籌運用總量與結構、數量與價格工具,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營造良好貨币金融環境。社融信貸方面,一是社融信貸規模保持适度平穩增長,但增速料将穩中有降,央行指出在下一階段要保持貨币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運用多種貨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币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比對。預計2024年社融增量在35-36萬億元區間,同比增速9.3%-9.5%;人民币貸款增量預計在22.5-23萬億元之間,增速9.5%-9.7%;M2增速預計在9.1%-9.3%左右,“M2-社融”剪刀差或将出現倒挂。二是信貸投放節奏更加平穩,信貸季度波動進一步減弱。2024年信貸投放節奏或将會更平穩,波動性有所弱化。季度信貸投放節奏或回歸2018-2021年平均節奏,2024年一季度社融和信貸新增量或将出現同比少增的現象。三是信貸結構持續優化,貸款投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進一步深化。随着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文章做出部署,預計後續科技創新、制造業、綠色發展、普惠小微等重點領域貸款增速進一步提高,貸款占比進一步加大,房地産貸款下滑趨勢企穩。

(二)存貸款利率或将結構性下行,但空間有限

展望2024年,一是貨币市場利率有望穩中趨降,進一步向政策利率靠攏。在貨币政策進一步疏通利率體系以及央行引導貨币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平穩運作的政策導向下,預計貨币市場流動性有望邊際寬松,貨币市場利率将向政策利率進一步靠攏,進而進一步降低商業銀行同業負債成本。二是存貸款利率預計仍将結構性下行,但下行空間相對較窄。結合2023年三季度貨币政策執行報告等,後續央行将健全“市場利率+央行引導→LPR→貸款利率”和“LPR+國債收益率→存款利率”的利率傳導機制:一方面,持續引導發揮LPR改革效能,增強LPR對實際貸款利率的指導性,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規範貸款利率定價秩序;發揮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态調整機制作用,繼續有序拓寬房貸利率自主定價空間。另一方面,引導金融機構根據市場利率變化,合理确定存款利率水準,穩定銀行負債成本,增強支援實體經濟的能力和可持續性。預計在政策引導及居民消費修複緩慢下,房貸、消費貸利率仍将結構性下行,企業貸款利率低位持穩,下行空間極為有限,央行有意引導穩定企業貸款利率來規範市場秩序,避免惡性價格競争;同時,在維持息差穩定、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的政策導向下,央行将繼續引導存款端利率尤其是定期存款、協定存款等高定價産品穩中有降。

(三)消費金融延續修複态勢,對公業務持續強化重點領域支援力度,金融市場業務需做好前瞻性研判

零售金融方面,一方面,伴随着居民就業和收入的持續回暖,居民預期和消費傾向的持續改善,耐用消費品分期消費與教育、文化和娛樂支出有望提升,另一方面,經濟不确定性導緻消費者對購買決策變得更加審慎。預計2024年消費金融延續修複态勢。商業銀行應不斷創新和豐富消費金融場景,提高居民消費金融便利性,積極挖掘消費金融需求,提升金融對居民消費的支援力度。

對公業務方面,緊跟政策導向,積極把握政策機會,突出發展科創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聚力做好五篇文章。一是科技金融将更加突出模式創新。銀行業将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短闆,不斷更新多元化接力式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為科技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保障,持續推動“科技一産業一金融”良性循環,助力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實施。二是綠色金融将更加突出精準滴灌。銀行業将立足區域資源禀賦與經濟發展需求,進一步探索創新産品和服務模式,持續擴大在ESG領域的影響力,精準服務節能環保、低碳交通等領域,大力支援清潔能源的研發、投資、推廣應用,為國家能源安全、碳達峰做出金融貢獻。三是普惠金融将更加普潤實體、惠及民生。銀行業将持續加大支援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力度,進一步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加大普惠金融創新産品和服務,滿足市民及新形态就業者全方位金融需求,促進共同富裕邁上新台階。四是養老金融融資需求将更趨多元化。銀行業将積極創新适合養老服務業特點的信貸産品和服務,支援拓寬有利于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多元化融資管道,着力提高居民養老領域的金融服務能力和水準,加大對養老産業、健康産業、銀發經濟的金融服務力度,不斷豐富養老金融産品供給,更好地滿足日益多元化的養老金融需求。五是數字金融轉型步伐加快。銀行業将持續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将數字思維、數字元素持續注入金融服務流程,形成與數字時代相适應的金融服務能力,為更好服務數字經濟發展、助力數字中國建設貢獻中行力量。

金市業務方面,債券發行規模持續加大,拓寬銀行業金融機構資金來源管道,11月27日,央行等八部門聯合釋出《關于強化金融支援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強調以提高櫃台業務的便利度和參與機構的積極性,便利更多企業和居民持有國債,實作國債投資主體多元化,既有效保障政府債券順利發行,又加快促進直接融資發展。國債收益率維持區間震蕩,伴随着經濟溫和複蘇,貨币政策需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化債任務仍較重,10年期國債收益率較難打破2.6%左右底部區間,利率運作中樞在2.6%-2.75%區間。人民币對美元匯率貶值壓力緩解,綜合考慮兩國經濟基本面之差、貨币政策差、國際收支狀況等因素2024年主流經濟體經濟、利率、通貨膨脹等因素,人民币對美元匯率有望延續小幅升值趨勢,人民币對美元匯率将大機率呈現出雙向寬幅波動走勢。黃金價格持續小幅上漲,全球央行的避險情緒仍存,有可能繼續購入黃金,黃金價格在2024年周期内仍有上漲空間。銀行業加強對中美利差、人民币匯率走勢的市場預判能力,密切關注金融市場波動,提前做好風險對沖,通過提升限額管理、頭寸管理的水準來降低貨币錯配程度,規避匯率風險,加強市場調研與客戶深耕,積極推進産品創新,争取結構性業務機會。

(四)營收增長乏力,利潤增長仍然面臨較大壓力

營收方面,受經濟增速放緩、資産重定價、市場利率下行影響,2024年上半年,銀行營收增長動力不足。息差方面,受前期中國人民銀行利率引導政策影響,息差或将繼續收窄,負債端付息率壓降效果難以對沖資産端收益率下行影響,利息淨收入增速或進一步走低。中收方面,資本市場波動及經濟預期偏弱,投資者避險情緒升高,财富管理類中收大幅下降,以及銀行業持續落實減費讓利政策,非利息收入增長乏力。淨利潤方面,受營收增長乏力,淨息差和不良壓力仍存,淨利潤較難實作大幅度增長。

(五)監管強、嚴、細的主基調不變,監管立法或将出台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延續了2017年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強監管”政策基調,并将“全面加強監管、防範化解風險”作為目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金融工作的重點,突出強調“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意味着強監管、嚴監管、細監管态勢仍是2024年金融監管主基調,新的監管改革舉措和立法或将不斷落地。具體展現以下三方面:一是堅決落實強監管嚴監管要求,堅決懲治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出,将金融機構準入、日常監管、退出、稽查、行政處罰等監管職能分開,設立監管機構監管司統籌理财公司、信托公司、保險資管等機構監督,突出展現了“五大監管”方向,結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預計未來監管部門将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制度保障,更加注重提升金融監管的專業性、有效性和全面性,督促金融回歸傳統和本源,影子銀行等“僞創新”“假創新”業務很難有生存空間。二是機構改革繼續推進,監管效能持續優化:在機構改革落實和今後具體監管中,仍有諸多細節有待進一步明确,具體包括優化部分業務交叉監管、明确具體部門權責劃分,出台明确規則界定市場經營類機構,做到政、監、商互相剝離,出台權威具體操作流程指導地方監管工作展開,落實對金融消費者的監管政策優化。此外,黨中央上司下的監管體系全面覆寫了金融宏觀和微觀審慎監管,尤其是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監管職責,明确覆寫了新興科技金融及泛金融行為,形成金融全面監管,有效解決了金融監管不充分問題。三是完善市場法律制度,加速消除監管空白:預計2024年可能有包括《金融穩定法》在内的重要檔案釋出,結合金融業務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現有金融監管法律規則體系,推動金融市場的穩定運作和高品質發展。

(六)風險防控挑戰仍存,智能風控體系建設加速

2024年,資産品質管控将進一步成為各銀行面臨的重要課題。随着經濟發展不斷恢複,市場主體的信用狀況将持續改善,銀行資産品質壓力長期有望得到一定緩解,但房地産、地方債、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的風險防範仍需特别注意。在零售及信用卡方面,不同群體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零售及信用卡業務需強化資訊研判,全力做優業務的同時做好相關領域風險管理。自2022年《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實施以來,疊加其他内外部因素,大陸信用卡行業發夾量持續低迷,信用卡消費交易額、透支金額分化加劇,部分銀行出現明顯負增長,信用卡不良率也面臨上升壓力,對各發夾行加強精細化經營、博弈存量時代提出緊迫需求。在地緣政治風險方面,俄烏沖突、巴以沖突等地緣政治局勢,以及2024年美國大選事件對于全球市場的影響存在較大不确定性。為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壓實風險主體責任,定期對各類風險進行全面識别和評估,確定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國别風險等的有效監控,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将進一步加速,要求商業銀行通過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監控與評估系統,逐漸實作對各類風險的實時監控和量化分析。

著作權歸

廣發銀行戰略規劃部

廣發金融研究院所有

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