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目星:營收創新高,成長煩惱顯現,近20億定增擴産計劃存疑|看财報

作者:钛媒體APP
海目星:營收創新高,成長煩惱顯現,近20億定增擴産計劃存疑|看财報

日前,海目星(688559.SH)披露了2023年年報。2023年,公司實作營收48.05億元,同比增長17.03%;歸母淨利潤3.22億元,同比下降15.42%;扣非淨利潤2.49億元,同比下降15.08%;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9.93億元,上年同期為4.89億元。

對于業績增收不增利,公司曾表示,主要系年内驗收客戶和項目增加,營收與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持續加大産品研發投入和管理變革,加大海外業務拓展,本年營業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此外,公司股份支付費用為5449.18萬元。

近年來,乘着新能源的東風,作為動力電池雷射智能裝備制造商的海目星業績也是水漲船高。2023年公司營收更是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不過,钛媒體APP注意到,漂亮的營收之下,公司在存貨、應收賬款、資産負債率等方面的煩惱卻已然顯現。

或為應對憂心的财務狀況,同時擴充業務版圖,公司正在推進近20億元定增募資事宜。隻是,從募投項目及項目所處行業狀況來看,本次定增事項似乎存疑。

營收新高下的煩惱

海目星成立于2008年,2020年9月登陸資本市場,是一家雷射智能裝備制造商。公司産品主要應用于動力電池、3C消費電子、钣金加工三大領域。同時,公司正在開拓光伏、新型顯示等領域。

近年來,由于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類電子等下遊行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上遊雷射及自動化裝置産業的蓬勃發展。财務資料顯示,2020—2023年,公司營收分别為13.21億元、19.84億元、41.05億元、48.05億元。

同時,随着公司業務規模增長,其在手訂單也較為充足。财報顯示,2023年公司全年新簽訂單約48億元(含稅),截至2023年年末,在手訂單約為75億元(含稅)。

不過,當公司駛入快車道并取得不錯成績的同時,其背後的諸多風險也已然顯現。

首先,在公司發展過程中,資金需求始終是一大瓶頸。通常情況下,锂電裝置生産企業前期資金墊付較多,生産周期長,加之應收賬款周期,營業周期通常在1.5年—2年,這給其資金造成巨大的壓力。截至2023年末,公司貨币資金10.59億元,短期借款20.01億元,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高達25.81億元。

同時,公司資産負債率也逐年攀升,并且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準。2019—2023年,公司資産負債率分别為69.77%、61.79%、72.50%、77.95%、78.48%,行業(東方财富chioce資料端)年資産負債率均值約為45%。

其次,公司還存在對大客戶的依賴。财報顯示,公司的客戶主要為消費電子、新能源電池等應用領域龍頭或知名企業客戶。2023年公司前五名客戶銷售額29.44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61.29%。

海目星:營收創新高,成長煩惱顯現,近20億定增擴産計劃存疑|看财報

最後,公司應收賬款也在不斷增加。截至2023年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餘額15.25億元,較期初增長約40%。同時,公司賬齡為1年以上應收賬款餘額為59616.1萬元,較2022年末增加26619.12萬元,賬齡為1年以上應收賬款占比從2022年末的27.25%上升至33.96%。

需要說明的是,2023年公司對賬齡為1年以上應收賬款已計提壞賬準備為17320.93萬元,如賬齡為1年以上的應收賬款無法回收,将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經營性現金流等産生不利影響。

公司存貨同樣出現大幅增長。财務資料顯示,2020—2023年,公司的存貨餘額分别為9.07億元、18.79億元、34.34億元和48.52億元。如果未來公司産品無法達到合同約定的驗收标準,導緻存貨無法實作銷售,或者存貨性能無法滿足産品要求,價值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公司可能将面臨存貨跌價風險。

疑點重重的定增

或為優化公司财務結構,2023年公司多次釋出定增相關公告。不過,據年報顯示,該定增事項能否落地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據了解,2023年9月,公司拟定增募資不超過20億元,其中9億元用于西部雷射智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一期)(下稱“項目一”)、5.5億元用于海目星雷射智能中心項目(下稱“項目二”)、5.1億元補流。

海目星:營收創新高,成長煩惱顯現,近20億定增擴産計劃存疑|看财報

進一步研究公司兩大募投項目之後,钛媒體APP發現其中疑點重重。

公告顯示,項目一和項目二中均有提升公司锂電應用領域的雷射及自動化裝置生産産能,但其相關行業狀況似乎不太樂觀。

據高工锂電資料,2023年新能源汽車産量達到900萬輛,與2022年同比增長34%左右,這一增速将大大低于57%。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即将告别爆發式增長時代,迎來平穩發展階段。而且,此前産能暴增的锂電池将可能面臨産能過剩,那麼作為其上遊的锂電裝置也将面臨行業周期之痛。

如此背景之下,公司此次擴産之舉是否會導緻新增産能無法得到消化?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定增預案中僅披露2022年的動力電力出貨量。實際上,高工産業研究院在公司定增之前已經對2023年動力電池作出預判,預計當年動力電池出貨增速放緩,并且2024年增速繼續下降,同比增速在20%—30%。另外,從釋出定增時間來看,此前已經有2023年上半年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資料,且增速也已經放緩,但公司卻并沒選擇當年最新資料和相關預測資料。

海目星:營收創新高,成長煩惱顯現,近20億定增擴産計劃存疑|看财報

另外,項目一還新增3C消費電子和光伏等應用領域的雷射及自動化裝置生産産能。對此,公司卻稱此次新産品線屬于對其主業投資。

然而,從年報來看,锂電裝置業務依舊是公司的核心業務。财報顯示,動力電池雷射及自動化裝置占營業收入的76.60%;3C消費類電子雷射及自動化裝置占營業收入的12.71%;光伏行業雷射及自動化裝置占營業收入的0.3%。

由此來看,本次新的募投項目似乎與公司主營業務的相關性及協同性不是很高,那麼是否符合募集資金主要投向主業的相關規定?

更為關鍵的是,2023年以來,随着光伏産業鍊降價、供給過剩、政策面,持倉集中等種種因素,擔憂情緒一直彌漫着整個光伏裝置闆塊。而且,光伏行業産能過剩可能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如此情況之下,本次擴充光伏裝置的産能規劃是否合理?是否也存在産能消化風險?

此外,項目二與前次募投項目“雷射及自動化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建設内容整體較為一緻,而公司将前次募投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态的時間延長至2024年6月。

海目星:營收創新高,成長煩惱顯現,近20億定增擴産計劃存疑|看财報

在前募産能尚未釋放、本募與前募産品相似的情況下,實施“項目二”募投項目是否屬于重複建設,是否過度融資?(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翟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