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實控人被查,牽出兩大頭部券商!中核钛白一字跌停

作者:國際金融報

4月14日,萬億央企中核集團釋出聲明,中核集團與中核钛白不存在任何關聯,以免廣大公衆混淆和誤認,維護公司合法權益。 而這則聲明中的另一方中核钛白已在4月12日公告稱,實控人王澤龍因涉嫌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開發行股票、資訊披露違法等違法違規行為被證監會立案。

正值新“國九條”釋出,上述事項還牽涉兩大頭部券商——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同日,兩家券商均釋出公告稱,因在相關主體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過程中涉嫌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兩家公司進行立案。

4月15日開盤,中核钛白一字跌停。截至收盤,該股報3.95元,跌幅10.02%,總市值152.91億元。

實控人被查,牽出兩大頭部券商!中核钛白一字跌停

定增違規涉及兩大券商

梳理多個公告來看,涉及兩大券商的定增由中核钛白在2021年提出。

彼時,該公司拟募資70.91億元,用于循環化钛白粉深加工項目、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資源循環項目、年産50萬噸磷酸鐵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2023年2月24日,該定增獲批發行,但規模縮水至52.88億元,定增價格為5.92元/股,較當日公司股票收盤價7.30元/股折讓了18.9%。公告顯示,該非公開發行項目的保薦人為中信證券,海通證券是該項目16家認購對象之一,其認購金額為5.47億元。認購對象的定增認購股票鎖定期為六個月,即2023年3月9日至2023年9月8日。

另外,最近涉及王澤龍認購中核钛白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公告是在去年10月。根據公司最初披露的非公開發行股票解除限售暨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公司向王澤龍非公開定向發行4.6億股,發行價格為3.46元/股,限售期為新增股份上市之日起36個月(即2020年9月30日至2023年9月29日)。但在去年10月公告中的特别提示一欄,這一解除限售股份的上市流通日為2023年10月17日。

公告還顯示,中信證券作為持續督導機構,對中核钛白本次限售股份解除限售上市流通事項無異議。王澤龍也表示嚴格履行相關承諾,不存在相關承諾未履行而影響本次限售股份解除限售的情況。

但綜合來看,在該公司上述定增股票上市時和解禁前後,出現了多個異常現象。

首先是增發股解禁日期有變,且并未解釋原因。關于王澤龍的增發股解禁時間,由最初披露的2023年9月30日變更為了2023年10月17日。海通證券方面,其持股鎖定期為6個月,2023年9月11日(非交易日順延後)應該是限售股解禁日,但中核钛白在2023年三季報中提及,限售股上市流通日是2023年9月20日。

其次是融券量異動。從中核钛白融券資料、轉融券資料、定增時間等來看,在定增前,上市公司融券量出現約10倍激增;但在持股鎖定期解禁前後,融券量峰值卻出現大幅下滑。以2023年9月11日到9月20日為例,中核钛白的融券餘量維持在最高5.554億元(融券餘量9303萬股)、最低2.276億元(4791萬股)的規模。随後,中核钛白的融券餘量回到不足千萬股規模的常态。

其中,2023年9月18日、9月21日和9月22日,當日融券淨賣出量最少達1131.45萬股(占總成交8.81%),最多達3197.26萬股(占總成交31.99%)。與此同時,市場出現資金大量償還融券,融券償還量與淨賣出量幾乎持平。

最後是股價異常。2023年9月13日到9月26日,中核钛白股價出現異動。9月11日,即海通證券鎖定期到期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中核钛白股價以漲停收盤。9月13日到9月26日,公司股價跌幅達27.14%。9月27日,中核钛白收盤價為4.37元/股,較海通證券認購的增發價已大幅折價。

細究涉案三方最新公告,相關方或許正是利用解禁日期的沖突,在中核钛白定增股份的限售期内對相關股票進行了轉讓。

有業内人士指出,上述異常現象與過去市場上的“定增+做空”套利模式非常相似,即定增前借券,解禁後用認購股還券。據其分析,通常融券和定增是同步進行,因為定增是折價認購,是以一開始的無風險套利就已鎖定,認購方看似會因市價大幅低于增發價而受損,實際上是對沖了股價下跌風險。

上海海彙律師事務所婁霄雲律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2023年9月20日海通證券持有股解禁,到9月26日中核钛白披露的前十大股東中已經沒有海通證券,意味着其在短短6天時間内完成股份減持。以此來看,海通證券通過“定增+做空”進行融券套利的可能性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涉案公告披露正是在新“國九條”釋出之際。婁霄雲表示,本次中核钛白實控人及兩家券商被立案調查,正是響應新“國九條”中提及的“嚴肅查處操縱市場惡意做空等違法違規行為,強化震懾警示”。

關于後續影響,婁霄雲認為,由于該項違規并不是涉及中核钛白公司基本面,對于股價的影響更多是短期恐慌性下跌所緻,其餘内容仍需要等待證監會的具體調查結果。

實控人還涉嫌信披違規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23歲的王澤龍出資16.36億元,購買中核钛白原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李建鋒所持有的4.31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7.05%),取得中核钛白控制權。2020年,王澤龍再次出資16億元,包攬中核钛白定增,其持股比例上升至43.48%,坐穩實控人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入主中核钛白之時,王澤龍還同步減持了另一家钛白粉龍頭龍佰集團股份。此前,王澤龍也曾借定增出現在該公司2016年前十大股東名單中,以持股1.88億股股份位列第四大股東。

相較2023年半年報資料,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王澤龍的持股數未有變動。據悉,中核钛白2023年年報将于4月18日披露,屆時将能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王澤龍的具體持股數。

除了涉嫌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王澤龍還涉及資訊披露違法行為。

盡管中核钛白尚未披露具體事件,但有猜測稱,這或許與去年11月的攀枝花小黑箐經質钛鐵礦拍賣有關。彼時,會理市小黑菁經質钛鐵礦采礦權的競拍價攀升至65億元,遠超市場預估合理價格,連上市公司安甯股份也放棄競拍,最後卻由注冊資本僅3000萬元的西藏盈晟實業有限公司競拍成功。

企查查顯示,該公司的法人是張志淩,其“同名者”是已于去年5月登出的成都龍利智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利智礦業)的法人、股東。而王澤龍也是龍利智礦業股東(持股99%),該公司監事俞毅坤則與中核钛白副總裁同名。

在互動平台上,還曾有投資者向中核钛白提問是否參與攀枝花小黑箐經質钛鐵礦拍賣,公司未作正面回應,僅回答“攀枝花市經質礦産有限責任公司及其關聯企業重整投資人資格拍賣已結束”。

業績股價齊“變臉”

根據官網資訊,中核钛白成立于2001年,2007年在深交所主機闆上市,其主營業務是金紅石型钛白粉的研發、生産和銷售,公司主要産品包括金紅石型钛白粉、銳钛型钛白粉系列、七水硫酸亞鐵産品,主要消費群體為塗料(含油漆)行業、造紙行業和塑膠和橡膠行業等。

自王澤龍入主後,中核钛白的經營業績較為穩定。2019年至2021年,公司實作的營業收入分别為33.77億元、37.16億元、53.74億元,同比增長9.33%、10.03%、44.6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别為4.31億元、4.75億元、12.17億元,同比增長6.92%、10.27%、156.03%。

但這一情況自2022年開始出現變動。該年度,中核钛白實作營業收入為54.81億元,創下曆史新高,但當年淨利潤僅6.43億元,同比下降47.14%。最新業績報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作營業收入為35.94億元,同比下降12.04%;淨利潤為3.34億元,同比下降45.83%。

關于業績下滑原因,中核钛白解釋稱,自2022年三季度起,公司現有主營産品金紅石型钛白粉市場受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新增産能逐漸釋放、部分下遊行業需求疲軟等因素的影響,呈現“整體供需偏弱、價格階段下滑”的業态并延續至今,行業整體盈利水準下降。

此外,2023年3月,公司全資子公司(現有主營産品主要生産基地)因意外事件停産,導緻主營産品産量下降,綜合成本上升。公司持續開拓國内外市場的新客戶,強化與中大型下遊企業的合作關系以確定擴産後的産銷平衡,産品銷售價格受到階段性影響。

在業績“變臉”後,中核钛白股價也下滑至相對低位,自2023年2月階段高點至今,其股價累計最大跌幅已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