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部崛起”20年,國常會再部署

作者:南方周末
“中部崛起”20年,國常會再部署

武漢在中部崛起戰略中處于重要位置,圖為武漢光谷。(人民視覺供圖)

“中部崛起”戰略提出20周年之際,國務院再次作出相關部署。

2024年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有關工作,“支援中部地區把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斷提升整體實力和競争力。”

一個月前,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剛在長沙召開。會議指出,中部區域經濟總體平穩,創新發展動能不斷增強,産業基礎明顯改善,但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在武漢大學中國中部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磊看來,内外環境都時不我待,中部地區具有四通八達的區位優勢,“不能隻停留在地理上的位置,而是要起到撬動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作用”。

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關于“中部崛起”的完整表述,正在發生變化,最早的提法是“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近年已演化成“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

“并不是追求占全國GDP比重更高”

2004年全國人大會議召開期間,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确提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至此,中國四大區域形成了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的格局。

一年後,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出“抓緊研究制定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規劃和措施”。

200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幹意見》,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稱為“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指出這有利于提高糧食和能源保障能力,不斷擴大内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品質發展的意見》,就建構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産業體系、增強城鄉區域發展協同性、形成内陸高水準開放新體制等内容,提出23條具體舉措。

20年來,中部地區崛起的成果在數字上展現的很明顯。

公開資料顯示,過去5年,中部地區生産總值占全國GDP總量的比重基本在22%上下波動,2023年較2003年上升3個百分點。

不過,王磊認為,中部地區崛起并不是追求做大經濟總量,占全國GDP比重更高,而是要對全國的發展格局起到支撐的作用,“通過中部地區崛起,把其它地區的發展全部盤活”。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陳耀也持相近觀點,他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部地區與其它3個區域最大的不同在于糧食生産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産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的戰略定位。

以糧食生産基地為例,中部地區6個省份中,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都是中國糧食主産區。

在制造業方面,陳耀認為,中部地區基礎好,從能源、原材料到深度加工,産業鍊條長、門類齊全,同時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交通區位優勢,使得中部地區具有較低的物流成本。

此外,中部地區以10.7%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國約25%的人口。在陳耀看來,中部地區“内部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在暢通國内大循環上能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提升區域協同程度

擁有優勢,但中部地區要崛起也面臨挑戰。

王磊注意到,中部地區長期存在沒有充分發揮科教和制造業優勢的問題,在科技創新向産業創新的轉化通道上還有堵點。他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這與民營經濟占比低、龍頭性民營企業數量過少、市場環境不太活躍有關。

陳耀也發現,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是中部地區的短闆。科技成果出現後,需要大量的資金,成果轉化遇到阻力,還有創業投資類機構不足的原因,“在科技金融方面支援的力度不夠”。

另一個問題在于中部區域協同的程度亟待提高。

在陳耀看來,中部6個省份産業同質化現象突出,缺少基于技術條件、産業基礎的差異化分工,“現在競争還是大于合作”。他舉例,中部地區一體化程度較低,資源基本在本省範圍内配置,還存在一些地方保護現象,跨省的要素流動不暢,市場分割的現象比較嚴重。

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在2024年3月召開的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就特别指出了這一問題,要求全面清理糾正地方保護行為,推動各種生産力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更好參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4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指出,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強區域協調關聯,着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王磊的看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的制度優勢,但中部地區内不像長三角地區組織的效率比較高,很難集中力量。他打了個比方,如果推舉出一個班長,中部地區都會受益,“問題是誰來當班長?”

從過去20年的實踐來看,完全靠中部地區自身,在功能性的突破上還是存在局限,需要中央層面進一步加大支援。

陳耀認同這一觀點。在中國4個區域中,中部地區并不是發展水準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方法,過去并沒有針對中部地區的專門政策,而是以西部和東北地區政策為參照。

在陳耀看來,不僅中央層面需要研究針對中部地區的政策,中部地區也要有機遇意識,明确表達針對性強、對中部地區真正管用的政策訴求。

南方周末記者 杜寒三

責編 錢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