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塑造了贛南?

作者:中國旅遊地圖

#我來唠家常#

什麼塑造了贛南?

▲ 龍南縣南武當山。攝影/林的邊際

-風物君語-

贛州

地處江西省南部

南鄰廣東,西接湖南,東邊則是福建

四省交彙,群山環繞

這裡的故事足夠精彩

天氣越來越熱,竹鼠中暑的幾率越來越高,不知道它們是否還好。

将近一年以前,網絡視訊部落客、竹鼠養殖戶華農兄弟因為吃竹鼠的各種奇怪理由爆紅,也讓更多人把目光投注到真實的農村生活上。

什麼塑造了贛南?

▲ 贛縣區陽埠鄉黃沙村,真·曬年貨。攝影/鐘常仔

在此之前,贛州,特别是農村地區,留給人們的印象很單薄。贛南臍橙,革命老區,好像幾個簡單的符号就概括了這裡的一切。跳出鏡頭、甩開符号的贛州,是什麼樣子呢?

什麼塑造了贛南?

山,贛南的搖籃

贛州多山。華農兄弟的養殖場建于一片蔥郁的山谷之中,在他們的家鄉贛州,這樣的山谷到處可見。

什麼塑造了贛南?

▲ 贛州地形圖。繪圖/Paprika

通常所說的贛南,基本就是指如今的江西省贛州市,下轄3區、14縣、1縣級市,是江西省最大的地級行政區。山地丘陵占到了全市土地的八成以上。其中,九連山與大庾嶺構成了贛粵兩省的天然分界線。贛州以及江西的高光時刻,都離不開這連綿的山嶺。

什麼塑造了贛南?

▲ 龍南縣九連山,黃牛石主峰頂。九連山是客家人聚居地,記得最近爆紅的客家樂隊“九連真人”麼?攝影/淩家譜

有山,當然也有水。章江與貢江的源頭均在贛州市境内,二者于贛州主城區章貢區的八境台下相彙為贛江,一路北流,入鄱陽湖,連通長江。五嶺以南,珠江支流東江也發源于贛州境内,自尋烏縣一路向南入南海。

什麼塑造了贛南?

▲ 已有800多年曆史的贛州古浮橋。攝影/黃欣儀

山對于贛州的影響極為深遠。阻礙,屏障,家園,寶庫,不同的時期,山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可以說,沒有山,也就沒有了贛州。

什麼塑造了贛南?

水陸要沖,贛南的大崛起

贛南仍是有待開發的處女地時,山既是阻礙,又是通路。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過程中,經江西越南嶺,統一百越。贛州就是這條路線上的重要關隘所在地。戰争過後設立的南壄縣,正是贛南建制的起始。

什麼塑造了贛南?

▲ 龍南縣,客家圍屋。 攝影/李舒蘭

贛州的治所移到今章貢區所在地要等到晉朝永和五年(349),此時,晉朝衣冠南渡,南方迎來了大規模的開發,贛州容納大批北方難民,贛州(時稱南康郡)随之逐漸走向崛起。

傳統中國以農業為主,人口與經濟息息相關,勞動力越多,土地的開墾也就相應越充分。贛州是個典型的移民地區,如今贛州人口的九成以上都是客家人。今天贛州人的先祖很多是為了躲避戰亂,來到群山環繞的贛州定居。贛州人鐘紹京在唐隆之變中扮演關鍵角色,又成為江南第一宰相。他就出身于中原颍川士族,先祖是與王羲之并稱“鐘王”的書法家曹魏太傅鐘繇。北宋晚期的贛州地區(時稱虔州),穩居全國人口戶數的前十位,是江南地區的重鎮。

什麼塑造了贛南?

▲ 信豐縣,有幾百年曆史的客家“子孫龍”民俗傳統,于每年正月初二至元宵節期間舉行。 攝影/李舒蘭

贛南在宋朝異軍突起并不令人意外。除了人口增加的刺激,扼守梅關,連接配接嶺南與中原的戰略位置,也是重要因素。梅關道在唐朝宰相張九齡的主持下,一經整治開拓,便成為連接配接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原本作為地理分界線的大庾嶺,一下變成了繁忙的商路所在,贛南地位相應也得到了提高。

什麼塑造了贛南?

▲ 大餘縣梅關道,深藏在群山之中。 攝影/陳彥

北宋初年,虔州下轄的大庾、南康、上猶三縣被單獨劃出,設立南安軍,借以加強對于章水和梅關驿道接駁的這一段水陸要沖。供宋室宮廷享用的海外物産都是沿這條線路北運。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文學家周敦頤的名篇《愛蓮說》正是創作于虔州通判任上。宋徽宗在位期間,因為“虔州地接廣東,江山險阻,私鑄盜販習以成俗,嘯聚出沒,民受其害”增設江南西路兵馬都監駐虔州,加強管制,穩定局勢。

什麼塑造了贛南?

▲ 章貢區,郁孤台街區,四賢坊、軍門樓等建築,人頭攢動。“四賢”是指曾深刻影響贛州曆史程序的四個人:趙抃、劉彜、周敦頤、文天祥。 攝影/胡師文

事實證明,宋朝重視對于虔州的控制并非沒有道理。北宋末年時局一亂,這裡成為避難地之一,連宋哲宗的皇後都一路逃難到了虔州。同時,也有不少人依托贛南複雜的地形地勢起義,引得官軍大舉進入江西平亂。南宋初年的名将嶽飛就是虔州平亂的主帥。對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來說,江西是财賦重地,不容有失。

什麼塑造了贛南?

▲ 建春門古城牆與浮橋同框。 攝影/吳健

什麼塑造了贛南?

▲ 贛州保留至今的四座古城門:建春門、湧金門、北門、西津門。 攝影/盧文

如今,矗立于章貢彙流之地的宋代城牆就是虔州城輝煌的見證者。蘇轼曾為八境台題詩作文,說這裡“東望七閩,南望五嶺,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一句話說破了贛南獨特的地理位置。辛棄疾一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讓郁孤台的名字深深刻在了曆史之中。文天祥率軍在贛南大敗元軍,人心振奮。可惜的是,贛州的地位,也有被沖擊的那一天。

什麼塑造了贛南?

▲ 郁孤台。 攝影/盧文

什麼塑造了贛南?

從頂峰到再度落後

明清兩朝是傳統中國的最後一個頂峰,此後中國的衰退,也讓贛州從巅峰跌落。

什麼塑造了贛南?

▲ 龍南縣,造型外圓内方的客家烏石圍。 攝影/盧文

明朝初建,贛南因戰亂和疫病已是人口大減。時人記載稱贛南:“民少而散處山溪間”,仿佛又變回了秦以前地廣人稀的邊陲之地。大量抛荒土地,吸引了贛中、贛北的無地農民客居贛南。此外,廣東、福建兩省人口沿着山嶺進入贛南,定居并融入當地社會,構成了閩粵籍客家人的主體。有關學者将贛州各縣劃分為純客縣和非純客縣,其中西部、南部、東南部的純客縣幾乎都是由閩粵兩省移民所組成。

什麼塑造了贛南?

▲ 安遠縣鎮崗鄉東生圍,建于清道光年間。這裡是中國最大的方形圍屋。攝影/陳羅昌

同時,雖然梅關-贛江的商路依舊繁忙,但贛州的日子并不太平。明朝正德年間,贛南與福建、廣東交界的地帶曾多次爆發民變,當時巡撫贛南的王陽明受命平亂。王陽明治理贛南八年(今崇義縣即在其任上設縣),也在此實踐了自己“知行合一”的理念。當時也有不少贛南學子仰慕陽明學說,進入書院學習,甚至直接拜王陽明為師,贛南學風為之一振。

什麼塑造了贛南?

▲ 全南縣天龍山。王陽明登天龍山,曾賦詩一首:“天龍山峰插雲霄,桃江曲折環山繞,四季不凋青春色,人傑地靈出英豪”。攝影/錢衛民

明清兩朝都有極強的不安全感,海禁政策相應變得嚴格。廣州一口通商的情況下,贛州受惠于梅關驿道,一直保持着在經貿中的關鍵地位。每年都有大批諸如景德鎮瓷器的商品由此運往廣州出口,年稅額達到幾萬兩白銀的規模。英國馬嘎爾尼使團朝觐乾隆皇帝傳回途中,也路過了梅關。這種地位一直保持到鴉片戰争爆發,五口通商後,廣州的商品被分流,梅關的作用弱化,贛州的經貿地位也應聲下滑。太平天國運動對于江西經濟社會的破壞,更使得贛州的狀況雪上加霜。

什麼塑造了贛南?

▲ 信豐縣小江鎮,永吉圍。攝影/呂述銘

什麼塑造了贛南?

贛南有個“小莫斯科”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葉坪村召開。這标志着中國土地革命的中心轉移到了江西,也開啟了贛州千年曆史上最特殊的一個時期。

瑞金地處贛州東南,與福建省相鄰,雖然隻是個方圓幾裡的小城,在地理上卻可以輻射贛、閩、粵的二十多個縣。縣委書記鄧小平上司有方,局勢穩定,是以瑞金被選擇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首都所在,小小縣城集黨政指揮機構、學校、兵工廠等于一身,有“小莫斯科”的稱号。

什麼塑造了贛南?

▲ 瑞金市沙洲壩“二蘇大”舊址。攝影/李穗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雖然中央蘇區取得了迅速的發展,但是面對國民政府的封鎖和圍剿,以及一系列決策的失誤,最終不得不做出放棄根據地,實行戰略轉移的決定。贛南的紅色暫時蒙上了一層陰影。

紅軍主力轉移之後,仍有一部分幹部率軍留守,在極為艱苦的情況下繼續戰鬥。日後成為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當時率部于贛南山區進行了三年遊擊戰争。面對國民黨一個師的圍困,在“餘傷病伏叢莽間二十餘日”這樣近乎絕境的情況下,他卻寫出了“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的慷慨豪壯之語。這稱得上是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在贛南這片土地上的最佳展現。

什麼塑造了贛南?

▲ 正因為有人在不斷創造着曆史,城市的發展才能得以延續,生生不息。攝影/曾華榮

紅軍轉移之後的贛南,迎來了蔣介石之子蔣經國。從蘇聯傳回國内的蔣經國,經曆了一個時期的修養、學習後,被安排到贛南主政。蔣經國頂着“太子”的名頭來到贛南後,也算是頗有作為,推行減稅、禁黃賭毒、掃除文盲等等一系列措施,被稱為“贛南新政”。幾十年後他治理台灣的行事風格,甚至也能看到贛南時期的影子。隻不過在日寇侵略,國民黨腐敗的大環境下,蔣經國的嘗試隻能是空中樓閣,昙花一現。

什麼塑造了贛南?

山,贛州面對的困局

贛州如今面對着群山,恐怕有種極為複雜的心情。

1936年粵漢鐵路通車之後,隻能依靠車馬運輸的梅關驿道迅速荒廢,贛州再度變得閉塞。平原地區享受着高鐵帶來的便利時,身處群山環繞之中的贛州依然在等待高鐵的到來(2019年6月3日,昌贛高鐵全線鋪軌貫通,準備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什麼塑造了贛南?

▲ 崇義縣,上堡客家梯田。攝影/楊昕

贛州人的生活豐富而悠閑。不管是千年宋城、紅色首都、客家圍屋,還是贛南富饒的物産和藏于街頭巷尾的道地美味,都值得所有人欣賞。可如果沒有便利的交通,贛州的風景與文化就難以得到有效利用。很多人也選擇離開家鄉,到鄰近的廣東省謀生。

什麼塑造了贛南?

▲ 古浮橋邊的漁民。攝影/黃欣儀

什麼塑造了贛南?

▲ 大餘縣的南安闆鴨獨具特色,與江蘇南京闆鴨、福建建瓯闆鴨、四川建昌闆鴨并列中國四大闆鴨。攝影/宋洪濤

山倒是沒有那麼吝啬,它還賦予了贛州人另一份禮物——礦産。贛南素有“世界鎢都”的稱号,這裡是全國乃至全球的重要鎢産地。鎢礦在土地革命時期就是中央蘇區重要的經濟來源。豐富的稀土産量更是讓贛南在今天複雜的世界局勢中受到了特殊的關注。但是,如何最大化地保護陪伴了贛州人上千年的秀水青山,也是今人需要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什麼塑造了贛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