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學曆越高的子女越容易不孝順,真相簡直不要太紮心
對于父母來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才,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即便沒有達到這麼高的能力,也希望孩子能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走得更遠,為此不惜付出自己的所有精力,時間,金錢。但父母在為孩子付出的同時,卻容易忽略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關于養老的問題。
大陸自古以來就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在父母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會把最好的給予子女,但随着年齡的不斷增大,父母會逐漸老去,這時候就換做子女盡孝了。雖然話是這麼說的,但現實生活當中,依然有很多子女會因各種原因而無法在父母面前盡孝。據研究發現:越是學曆高的子女,越容易出現不孝順的情況,真相簡直不要太紮心。
難回故巢。
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而事實也确實如此。每個人都希望擁有更好的生活,但擁有好生活的前提,就是得有足夠的能力才可以。對于學曆比較高的子女來講,他們所接觸的社會層次和教育也會比普通人更高,随着社會的不斷發展,他們所接觸的世界也會越來越大。當他們見識過外面的繁華之後,就不願意再回到老家發展了。并不是說他們不孝順,而是因為現實原因,讓他們不得不停留在外面。
溝通困難。
衆所周知,一個人想要取得好的發展,就必須要有高認知才可以,但認知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随着外界的圈子,知識的積累而逐漸發生變化。如果一個人的學曆特别高,那他的認知也會得以提升,當認知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願意再往下相容那些低認知的人群了,這是為什麼很多高學曆人群跟父母會出現思想差異的原因。
當他們思想出現差異之後,溝通也會變得特别困難,甚至會覺得父母不可理喻,難以接受原生家庭的一些觀念和做法。随着沖突的不斷加深,子女跟父母之間的感情也會出現變化,甚至還會變得陌生和難以接近。若放着其發展下去,子女又怎麼可能會孝順呢?
情感淡化。
對于那些高學曆的子女來講,他們通常更注重于事業的發展,會将事業視為自己的全部甚至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到事業上,在他們看來,隻有事業成功之後才可以給予家人更好的回報。甚至還會把金錢跟孝順父母劃上等号,認為隻要把錢給父母之後就是盡孝心了。殊不知父母看重的并不是金錢,而是子女的陪伴。
畢竟人家上了年紀之後,難免會出現内心寂寞、胡思亂想等多種問題,他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時不時到身旁盡孝。如果子女并沒有那麼優秀,或許還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對于子女過于優秀的人來講,就很難實作了。因為他們有大把的事情要做,不可能把精力花費在陪伴父母這件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