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停工24年後,金牛這座爛尾樓何以起死回生?

作者:掌上金牛

彙成大廈位于成都市金牛區解放北路二段,是一座著名的爛尾樓。2023年10月31日,停工達24年之久的彙成大廈正式全面複工續建,在20多年的漫長等待中,這座成都北門的“爛尾樓”突然“複活”了。

停工24年後,金牛這座爛尾樓何以起死回生?

1999年,陳明還是旁邊成都市第八中學的一名高中生,如今他已經步入中年。“我讀高中的時候這棟樓就爛尾了,這麼多年了,沒想到還能複工!”看着被腳手架包圍的彙成大廈,陳明感慨地說。

為何爛尾24年?

雙業主之下

混亂不清的債權債務關系成攔路虎

彙成大廈所處的區域位置,無論是放在20多年前還是現在,都相當優越:一環之内,旁邊就是學校,當初吸引了衆多的購房者。

彙成大廈項目于1997年12月動工修建,1999年4月因資金不足停工。大廈停工之後,引發民生陣痛。該項目停工前已經售出房屋90餘套,購房群衆想着早點入住新房,結果爛尾20餘年。

“群衆急,我們也急,這些年來,不是沒有想辦法。”據金牛區住建局機關黨委書記李君先介紹,彙成大廈情況特殊,由兩個業主公司共同開發。停工之後,兩家公司的賬已經算不清楚,許多有意向的投資人是以望而卻步,擔心投了錢,結果打了水漂。雙業主公司之間理不清的債權債務關系成為彙成大廈複工的攔路虎。

“我們又嘗試對彙成大廈執行拍賣,然後再引入新的投資人。”金牛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徐孝介紹說,結果這個辦法也行不通,主要是因為項目并未完工,執行拍賣的金額并不高,當初的購房者能拿回的補償并不多。

為何不一“破”了之?

為保障當初購房群衆的利益

此時,隻剩破産清算一條路可走

金牛區政法委副書記文強舉了個例子,破産清算猶如一位已經病入膏肓的病人,醫生覺得已經沒有搶救的必要了。實行破産清算,就是把賬算了,把錢分了,就完事了。但最終為何沒有選擇這種一“破”了之的方式呢?“這種方式,傷害的是當初購房群衆的利益,他們能分到多少錢?”文強反問道。

2022年7月,中央首次提出“保交樓”政策,202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指出,要紮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等各項工作。

停工24年後,金牛這座爛尾樓何以起死回生?

2022年,成都把服務保障“三保”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持續推動依法适用破産程式化解房地産領域沖突糾紛,建構完善危困市場主體救治、無效低效市場主體破産退出等6項機制,從根源上盤活停工爛尾項目,積極促進房地産企業“保交房、保民生、保穩定”。

“從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方針,給我們重新指明了方向。”徐孝說,彙成大廈項目也是以納入了全市第二批依法适用破産程式化解房地産停工項目沖突糾紛試點項目。

彙成大廈有了新的解法——重整式清算。文強解釋說,為了救活這個項目,為了保障群衆的利益,金牛區對原開發商先進行重整,救活項目,讓群衆拿到房子之後,最後再宣布破産。同時,引入共益債權人(施工方),讓新進入的資金隻能用于複工續建,有效破解雙業主之間債權債務關系混亂、難以引進資金推動複工續建的難題。

如何能突破重重困難?

府院關聯,上下關聯

攻破一個個難題

2012年,雙業主中的一家公司已經被登出,為了救活項目,必須要恢複其營業執照。此時,府院關聯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金牛區人民法院、金牛區住建交局、市場監管局等多家機關共同參與,上下關聯,最終恢複了該公司的市場主體身份。

新的施工方準備進場,問題又來了。20多年前彙成大廈停工,當時的施工方并沒有拿全工程款,便安排了兩個人守在項目上,這兩人一守就是20多年。他們态度堅決,要想施工,必須先給工程款。工作組上門溝通多次,但收效甚微。眼看距離預定的複工日期越來越近,徐孝提到,他們甚至做好了強制騰退的準備。

2023年10月28日下午,當工作組不知第多少次與兩人溝通時,終于做通了兩人的工作,他們同意搬離。“道理很簡單,如果不複工,他們的工程款不可能拿得到。”徐孝說。

停工24年後,金牛這座爛尾樓何以起死回生?

4月11日,項目建設的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據中鐵二局集團建築有限公司彙成大廈執行經理王建軍介紹,預計在今年10月份,可以達到竣工傳遞的條件。(綜合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嶽樂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