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想要的,中方還是沒有松口,沉默11天後,莫迪對華措辭變了

作者:王濤峰

印度想要的,中方還是沒有松口;沉默11天後,莫迪對華措辭發生改變。為什麼說印方想要的,中方一直沒有松口?面對日益嚴峻的邊境形勢,莫斯政府的措辭又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第二十一輪軍長級會議結束後,莫迪政府在中國藏南地區搞出了一系列“小動作”,讓原本已經趨于穩定的邊境局勢生出了不穩定因素。有鑒于印方的所做作為,3月30日,中國民政部釋出了第566号公告,增補了第四批共30個增補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名,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那些被印方強占的土地是實實在在的中國領土,所謂“阿魯納恰爾邦”并不存在。

印度想要的,中方還是沒有松口,沉默11天後,莫迪對華措辭變了

有分析認為,民政部之是以選在中印邊境局勢出現“雜音”之際,公布這份增補地名數量最多的公告,就是希望新德裡方面認清形勢,停止“拱火”邊境緊張。要知道,從印度總理莫迪赴“阿魯納恰爾邦”出席隧道揭幕儀式起,印方就開始圍繞争議地區主權問題向中方“發難”,妄圖将邊境局勢升溫的責任全數推到中方頭上。

如今中方正面做出回應,就是希望莫迪政府明白,印方想要的“讓步”,中方不可能松口,事關主權紅線,中方必将寸步不讓。雖然中方已經把話說的很明白了,但印度及其背後的美國顯然沒有就此罷手的意思。消息顯示,近半個月以來,新德裡方面就中方“重新命名”藏南地區地名一事多次表态。

印度想要的,中方還是沒有松口,沉默11天後,莫迪對華措辭變了

印度外長蘇傑生稱,印方不會在邊境問題上妥協,隻有通過恢複正常或傳統的部隊部署才能實作雙邊關系正常化。蘇傑生表示,“阿魯納恰爾邦”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印度的一個邦,改名字不會有任何好處。

透過印方這番強勢表态,不難看出莫迪政府的最終目的,就是逼迫中方在邊界問題上做出讓步,承認印方對邊境實控地區的主權。用印度防長辛格的話來說,就是如果印度有類似企圖,是否會導緻中國的這些地區成為“印度領土的一部分?”至于印度背後的美國,則是在以“強烈反對”的姿态為盟友“撐腰”,慫恿印度對華繼續挑釁。

印度想要的,中方還是沒有松口,沉默11天後,莫迪對華措辭變了

不過美印兩國的“小算盤”這次怕是要落空了,因為中方公布新的地名并不隻是在鬥氣,而是在鄭重警告印方,繼續“越界”必将招緻中方反擊。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指出,中印邊界從未劃定,藏南地區曆來是中國領土,這一基本事實不容否定。中方希望明白,通過完善的涉邊機制,和溝通管道協商解決邊界問題才是正途,一味挑釁中方隻會适得其反,讓中印關系面臨嚴峻挑戰。

面對中方的再三警告,日前,莫迪政府的措辭終于發生了改變。路透社報道顯示,當地時間4月10日,印度總理莫迪在采訪報道中表示,中印兩國應“抓緊解決”兩國曠日持久的邊界問題。

印度想要的,中方還是沒有松口,沉默11天後,莫迪對華措辭變了

報道稱,莫迪在中印雙邊關系問題上的語氣出現了明顯軟化,“将雙邊互動中不正常現象抛諸身後”的措辭,更是說明了印方有意給邊境局勢降溫,避免事态繼續更新惡化。随着莫迪政府發出中印穩定與和平的關系,對整個地區和世界都很重要的聲音,相信中印邊境問題還是有協商解決的空間的。

有分析指出,主動轉變口風的莫迪政府向中方釋放了和談信号,讓外界看到了從外交層面解決邊境問題,增進雙邊接觸的可能,這對雙方都算是一個好消息。如果印方能将承諾落到實處,通過積極和建設性的接觸恢複、維持邊境和平,相信藏南地區緊張局勢将得到有效緩和。

繼續閱讀